1月3日,记者获悉,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委员会评审认定,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7部门日前决定将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对外公布。这次山东省共38个村落列入了公布名单。其中,济南市共4个,分别是长清区归德街道双乳村、孝里镇方峪村、章丘区普集街道博平村、文祖街道三德范村。这4个村落历史悠久,景象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村中的古建筑和历史遗存保护较好,至今仍基本保持着当年的风貌,这次入选“国家队”在情理之中。
今天,小编就带你认识这几个美美的村子吧~
长清双乳村:王陵、石头屋古井等遗存保护完好1
长清区归德街道办事处的双乳村,村子的名称源自村子是建在两座小山上,这两座山的山头很像是女人的乳房,因此起名双乳村。史料记载,西汉时期,这里是诸侯国济北国的属地,济北国最后一代王刘宽的坟墓就建在双乳山山顶上,就是现在的“济北王墓”。
走进双乳山村,立刻就让体会到一种古朴的村落味道。在这个村落,石头的应用可谓发挥到了极致。
村西还有一口古井,水井深约20多米,曾是村里唯一的一口水井,已经有多年的历史,现在这口古井虽已不再使用,但其印证着村子的历史。村里还有着10多棵古槐,最大的一棵古槐有一千多年历史。此外,还有着鼓楼、古桥、家庙、族谱碑等遗存。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还发生过伏击鬼子的阻击战,打响了长清抗日的第一枪……
方峪村:古井口的石板被井绳磨出深深的印记2
长清区孝里镇的方峪村,位于长清区孝里镇政府驻地东南8公里的鹁鸽寨山东脚下。据《山东省长清县地名志》记载,明洪武年间,王氏建村,因为村子坐落在山峪中,故命名为“王峪庄”,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后来,王氏人脉不旺,方氏村民便更名为“方峪”。清光绪文献记载,该村当时已叫“方峪”,现在的方峪村90%的村民都姓方。。该村南边有一口古水井,是乾隆年间所立,井口上的石板被井绳磨出了深深的印记,见证着村民取水的经历。水井旁的一块石碑,记载着水井修建的时间和来历。方峪村是一个长方形的村落,坐落在山峪里,只有一个出口,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这样一个原汁原味的古朴村落,近年来很受驴友青睐,慕名前来旅游光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老保》、《大寒小寒》、《法官老张轶事》等多部影视剧也曾来此取景拍摄。
博平村:有明确记载的多年古村落3
章丘区普集街道的博平村历史悠久。公元年,刘裕建立南朝宋政权后,向北扩张,山东省东南大部归属刘宋。在江南侨置的山东郡县纷纷回迁。由于聊城的博平县旧址在黄河另一侧,尚未归刘宋,因此博平县被侨置在今章丘市普集街道办事处博平村一带。清末民初,博平村位于周村、明水、绣惠、济南这条黄金商贾路线的中间,古代的官道就通过博平村中央的东西北街。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来往客商给村民带来的耳濡目染,村里几乎家家都有人经商,在外地开棉花行、药铺、商行等等。外出经商的村民将钱款运回家乡置地建房,为博平村留下了许多堪称豪宅的房舍。据统计,解放前该村有大门楼的四合院有多座。东西走向的古官道——东西北街,如今已经基本废弃了,只剩下一个个依然很气派的老门楼,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忙。在一条短短的老街上,接连有十几个别致的老门楼,这在济南的其他村落很难见到。
三德范村:村中青石板路曾是章莱古官道4
位于章丘区文祖街道的三德范村,古称“三队反”、“三敌反”、“三坠反”、“三推饭”。据明代《张氏墓碑》:“清乾隆八年()《锦屏山碑》载:村名三队反。”清道光二十三年(),重修禹王庙碑记上首见“三德范”之名。据传,该村有三兄弟取宣扬道德流传后世之义,改村名三德范,沿用至今。据《三德范庄志》记载,明初,因花子军之乱,版籍虚脱,本邑之民十有九迁自河北直隶真定府枣强冀州。三德范也不例外,原属地居民只有车、袁二家。村中古迹众多,有太平门、玄帝阁、禹王庙等。
来源:生活日报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5毛!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让更多人获取需要的咨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好消息!
章丘广播电视台与山东喜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合,于章丘广播电视台北京哪个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