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pf.39.net/bdfyy/bdfyw/180130/6032495.html
新年伊始,河南省突遭“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侵袭,1月5医院接到区卫健局关于选派检验人员支援河南的通知。检验科主管技师王恩敏主动请缨,代表区卫健系统星夜驰援郑州。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王恩敏甚至来不及打点行囊,回家简单交代几句,安顿好孩子和老人,当晚11时接到紧急集合的通知。6日凌晨5时,天还没亮,她和战友们便踏上了去往河南郑州的大巴……
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医院“检验铁军”中的一员,王恩敏早已习惯这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工作模式,核酸检测、冷链检测、紧急驰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检验铁军”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次又一次“逆行出征”,义无反顾地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以生命赴使命、用奉献护苍生,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月6日上午11时,王恩敏和她的战友们到达河南郑州,简单休整后,马不停蹄地进入医院PCR实验室工作。有着丰富核酸采样检测经验的王恩敏负责封控、管控区的单人单管的核酸检测工作。由于疫情形势严峻,王恩敏和在PCR实验室的其他战友们随即进入“白+黑”工作模式。
据了解,一份样本一般要经过8个流程:标本采集、标本转运、标本签收及录入、配制试剂、加样、提取核酸、转板及核酸扩散。每一份样本流动路线都有严格的规定,尽管流程繁琐,影响因素众多,但王恩敏对待每一份样本都一丝不苟。因为她深知,手中的不仅仅是一份样本,更事关着每一个人的健康,事关着一座城市的平安。“如果说检测结果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指令,检验人握在手里的就是‘信号枪’,所以说检测结果必须准确,绝不能发布任何错误的信号。”王恩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PCR实验室,直面病毒,需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里面呆的时间长了就会缺氧、疲劳、眼睛不舒服。样本量检测巨大,王恩敏每天连续工作8个小时以上,日均检测样本数量管。实在累了就在实验室眯一会儿,三餐不定。这些,都只是核酸检测人员的常态,只是抗击新冠疫情战场上检验人的微小一幕。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中重要的一环,王恩敏和她的检验战友们充当着疫情防控“瞄准镜”,不停探寻新冠病毒的“蛛丝马迹”,为群众绿码提供真实可靠的检测数据,用责任和爱心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1月6日到14日王恩敏日夜奋医院PCR实验室,14日晚间,王恩敏和她的战友们转战到了安阳方舱实验室,继续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当中。在驰援河南的19天时间里,王恩敏通宵达旦地工作使她鲜少有时间与家人联系,每次加班到凌晨的时候她便拍一张当地夜晚的天空发给丈夫,这已经成为夫妻两人的默契约定,在离开郑州前的最后一个夜晚,她照例拍了一张照片,你可见过凌晨四点的星空吗?微熹晨光与点点星光交相辉映,东方即将破晓,我们也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来源:山东省医院
审核:张勇
编辑:臧家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