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午,位于长清大学城常春藤小区的山东师范大学大学城实验学校,迎来建校后第一批包括四个初中班和一个小学班在内的名学生。该校不仅是今年长清区新开学的学校,也是济南市首个直接与山东师范大学合作办学的学校。而从实验学校再往前,占地医院一期工程土方施工即将全面展开。
“完善基础教育、高端医疗和商业服务配套,只是长清区全力服务大学城、借力大学城、谋求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长清区委书记王勤光告诉记者,进驻大学城的12所院校20万师生是济南西部新区的活力之源,更是长清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智力引擎。
年,为加快全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省、市规划建设了长清大学城,规划面积43.11平方公里。自年进驻高校招生以来,大学城各高校之间、各高校与驻地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校地合作、产城融合发展缓慢,大学城的人才智力、研发成果等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利用……美丽的大学城成了“候鸟之城”“科教孤岛”。
为激发长清大学城发展活力,长清区委、区政府将其定位为全区六大功能分区中的“创新创业示范区”。专门成立大学城建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充实强化大学城建设管理指挥部,列编增设了直属区政府的大学城管理服务中心。先后建立大学城工作周例会、校地对接月例会、长清区与负责大学城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城建集团项目建设周例会和高层对接月例会,理顺了服务大学城、借力大学城的工作推进机制。
“今年以来,长清区已与市城建集团7次对接,与进驻高校4次对接,在各高校提出的急需解决的7个方面99个问题中,涉及长清区地方层面的有48个。”据长清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居安介绍,长清区以是否达到高校满意为衡量标准,建立了工作督查台账和销号制度。目前,交通安全设施不全、大学商业街管理不规范等48个实际问题已销号31个。涉及市级层面的如征地、供热等问题,长清区也在积极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向前推动中。 为充分利用好高校的人才、科研等优势,长清区决定从打造特色小镇入手,推进产城融合。山东交通学院结合开设的交通运输、轨道运营与管理等优势专业及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积极探索构建智慧交通小镇;山东中医药大学以医药健康、中药研发、信息科技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结合当前重点扶持“中医药+”创业项目,深度探讨建设颐养小镇;山东师范大学则计划建设15万平方米相对独立的园区建筑组团,打造齐鲁创业园小镇等。
加快产学研融合是长清区和大学城各高校合作的重点。长清区计划用好全国产学研示范区和全国产学研示范镇暨梦翔小镇两大载体,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发展基金平台、激励政策平台、对接交流平台四大服务平台,先后成立校地双创联盟、校企联盟、未来工匠联盟、移动互联联盟、智能焊接联盟和机器人六大联盟,目前已实施合作项目36项。
(来源:长清大学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