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全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发布年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主持人: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王若峰
发布人:
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怀明
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朱晓力
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李倩
济南构建四级专利导航体系!围绕重点产业开展企业专利导航
年6月,我市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建设周期为年至年,启动了全市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三年来,实力跃升,我市知识产权综合水平实现大跨越。在年组织的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绩效评价中,我市入选“优秀”城市名单;在去年5月份公布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考核结果中,我市知识产权指标取得全省第一、全国第六好成绩,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在第21、22、23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我市23项高价值专利获奖,其中三项发明专利获中国专利金奖,市知识产权局获第21届中国专利奖最佳组织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副省级城市。
在推动知识产权创新创造上聚焦发力。制定《济南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年)》《济南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出资4亿多元,加大对高价值知识产权创新创造等资助力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水平。建设中国(济南)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审查、确权、维权,目前家企事业单位已完成预审主体备案,经预审合格的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压缩9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提速到最快22个工作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商标业务济南受理窗口,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活力。全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已增长至80家;26家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入选山东专利创新企业百强。
在推动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上聚焦发力。实施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工程,与山东大学等驻济高校院所签订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培育12个校企深度合作的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在6所高校院所和14家企业实施高价值专利技术转移转化项目,引导开展高价值专利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建设齐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济南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转化交易平台,形成以高校院所为龙头,齐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为平台,省级以上开发区企业群为依托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新体系。开展“济南知识产权强省会创新大赛”,提升高价值专利创新活力和转移转化率,全市知识产权转让许可年均增长84.3%。
在推动四级专利导航建设上聚焦发力。构建以城市发展类—主导产业类—区域特色产业类—重点企业类为内核的四级专利导航体系,明确指引关键核心技术发展路径、方向和战略布局,促进全市产业能级提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编制全市创新能力报告和城市创新发展(上市公司板块)知识产权导航报告,为党委政府和产业政策制定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实施77项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专利导航,在重点产业园区广泛应用。围绕重点产业梳理个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开展企业专利导航,助企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水平,形成33项国际领先引领产业发展的高价值专利组合。成立全国首个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和地方性专利导航信息共享平台。
在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提升上聚焦发力。发起设立全省首只市级层面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首批资金规模2个亿,撬动社会资本实现数倍放大,现已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投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5家。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纳入全市20个亿的风险补偿池。常态化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等银企对接活动,建立质押融资推介制度,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便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推进知识产权保险,拓展知识产权保险范围,解决企业知识产权维权后顾之忧。
在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上聚焦发力。突出核心区域带动作用,按照立足济南、服务山东、辐射华东地区和黄河流域的原则,建设济南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除引进国内外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金融机构、法律机构入驻外,还设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站式受理平台、知识产权科普文化展示平台等,形成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制高点。将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和重要产业园区密切关联,建立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带动关键核心产业知识产权运营能力提升。同时,结合知识产权托管服务项目,建设知识产权托管服务站,形成一核两翼多点布局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建设体系。
济南知识产权机构达家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万机构8家
在知识产权强企培育上聚焦发力。开展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提升行动,按照“政府买单送智,企业发展受益”思路,建设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服务超市,设立11家托管服务站,供中小微企业自主选择。托管期内,免费提供知识产权管理、运营、交易、金融等方面专业咨询,以及风险预警、战略规划、人才培训等“一揽子”托管服务。目前,已服务中小微企业家。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入库培育工程,先后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达80家,其中培育上市企业33家、瞪羚企业35家、准独角兽企业3家、独角兽企业1家。26家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入选山东专利创新企业百强,21家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先后获得省(市)长质量奖。
在推动地理标志产业赋能上聚焦发力。建设中国地理标志产业大厦,形成立足山东和黄河流域、面向全国的国家级地理标志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成立黄河流域地理标志产业联盟,助力沿黄九省地理标志产品协同发展、有效流通。章丘大葱、莱芜黑猪地理标志产品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平阴玫瑰入选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联系指导名录和全省首批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情况纳入我市“双随机、一公开”年度监督抽查计划,持续加强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各环节有效监管。
在推动知识产权全域保护上聚焦发力。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查处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等违法案件。入选全省首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建设试点,建立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形成行政调解、技术支撑、专家咨询、行政裁决于一体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模式。开展冬奥会奥林匹克标志等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和展会知识产权执法。深入开展“蓝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恶意商标注册申请行为。依托中国(济南)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启专利维权“绿色通道”。建立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知识产权纠纷快速维权机制,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海外侵权风险防控。
在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能力提升上聚焦发力。开展专业化高端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培育,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实现运营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拓展知识产权投融资、保险等增值服务,促进知识产权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培育在全国全省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加大高端机构和人才引进。目前,我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家,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万机构8家。
济南年争创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年,我市正在积极争创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今后我市将持续发挥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效益,以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建设为主线,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助推“六个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澎湃动力,为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持续打造知识产权强市新标杆。在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基础上,统筹做好国家知识产权强国试点示范区县、试点示范园区建设,共同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一方阵。
(二)持续打造知识产权创造策源地。印发《济南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济南市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导向,让更多创新成果脱颖而出,激励带动高价值知识产权产出。
(三)持续打通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积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让各类主体有信心有恒心来济创业、在济创新。
(四)持续打造知识产权运营升级版。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效应,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突出知识产权价值转化导向,把知识产权优势真正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和高质量发展优势。
(五)持续打造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紧扣市场主体创新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布局,完善多层次知识产权服务供给体系,推动市场化知识产权服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让政务服务更便捷、公共服务更完善、市场服务更活跃,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六)持续推动知识产权护航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健全涉外知识产权防控体系,加强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培训和宣传,建立健全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防范机制。
(七)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创新支持新旧动能转换。深化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建设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专利库。加强新旧动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在重点区域、园区建设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区。
涉及肯德基、龙口粉丝等!济南发布年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年,全市知识产权部门大力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持续提升执法办案质效,依法查办了一批知识产权违法案件,有力打击了侵权假冒行为,保护了企业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选取了其中一部分典型案例面向社会公示,并进行简单解读,希望能够对广大市场主体,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依法保护意识,起到警示和启示作用。
一、查处网络销售侵犯“肯德基”等系列注册商标专用权案
年2月,收到举报,济南市某个体工商户在一网络平台上销售涉嫌侵犯“肯德基”“KFC”等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济南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依法对该店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其网络销售数据余条,实际成交余条,违法经营额为4.6万余元。当事人网络销售行为未取得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授权,违反了《商标法》,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同时,当事人采购食品未查验供货者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属于食品经营者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的行为,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警告和罚款的行政处罚。
该案涉及到商标侵权、食品安全、产品质量、虚假宣传等多个行政执法领域,警示各类市场主体网络绝不是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的法外之地,不论案件多么复杂,涉及法律法规再多,市场监管部门都将依法查处,一查到底。
二、查处山东某锅炉公司销售侵犯“Pyroniao”(派诺尼奥)注册商标专用权案
年5月28日,长清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山东某锅炉公司销售涉嫌侵犯商标专用权燃烧机进行检查。经查,该锅炉公司向两家食品公司销售锅炉设备,并约定锅炉设备使用派诺尼奥美国品牌的燃烧机。该锅炉公司在山东某公司购进两台燃烧机,并私自将内容为“Pyroniao”(派诺尼奥)字样的产品标签粘贴在锅炉设备燃烧机外壳上。其行为侵犯了注册商标专用权,违法经营额合计为元,市场监管部门对其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
该案警示市场主体在生产过程中要守法经营,不要心存侥幸,“傍名牌”、“搭便车”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随着市场监管部门对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不断加强,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力度将不断加大,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将越来越无处可藏。
三、处理“锚固钉”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
济南某公司为ZL.5“锚固钉”外观设计专利权人,发现山东某公司制造、销售的产品涉嫌侵犯其外观设计专利权,年9月27日,济南某公司向济南市市场监管局提起行政裁决处理请求。经依法立案、调查核实、开庭审理,根据双方当事人意向和相关法律规定,市局对案件进行了调解,以案说法,使双方当事人充分了解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增强保护知识产权的自觉性。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了协议内容,圆满解决了双方争议。
企业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有多种途径可以选择。该案达到了双方当事人满意的良好执法效果,充分显现出调解制度在专利纠纷中的灵活性、便捷性。
四、查处山东某生物工程公司销售假冒专利产品案
年3月30日,根据移交线索,济南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当事人在“拼多多”网店中销售的两款涉嫌假冒专利产品进行执法检查。经查,当事人委托生产和销售的两款产品外包装盒上分别标有“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号4”等专利标识,该专利号法律状态为专利申请阶段,尚未授权,属于“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行为,构成假冒专利行为,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
本案启示有关市场主体,申请专利不代表拥有专利,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也是违法行为,知识产权“红线”不能踩。
五、查处济南某干货批发商行销售冒用“龙口粉丝”地理标志产品案
年7月22日,槐荫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时发现,济南某干货批发商行销售的“昕龙洋龙口粉丝”,包装正面标注:龙口粉丝,背面标注品名:粉丝,产地:河南商丘。该商行销售“昕龙洋龙口粉丝”的行为,经市场监管部门查证,构成销售冒用地理标志产品的违法行为,依法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地理标志是特定地区的宝贵资源和财富。违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不仅损害地理标志声誉,也严重侵害特定地区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本案的查处,展现了地理标志同保护理念,营造了诚信经营和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
六、查处曾某生产、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白酒案
年6月,根据举报,天桥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公安机关对某物流处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扣押侵权白酒箱,又连夜捣毁当事人曾某的制假窝点一处,公安机关现场控制了当事人曾某。经调查,当事人曾某未取得商标持有人授权,擅自采购白酒、酒瓶、标签、包材等原材料,生产、销售侵犯趵突泉、扳倒井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白酒,低价对外销售谋利,涉案金额达80余万元。当事人因涉案金额巨大,涉嫌构成犯罪,天桥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将该案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本案的查处,充分发挥了两法衔接机制的优势,体现了行政执法部门和刑事司法部门联合打击商标违法犯罪行为所取得的成果,对商标违法犯罪行为起到了有力震慑作用。同时也警示违法经营者,制售假冒侵权商品的行为达到商标犯罪量刑标准,都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查处专利代理机构违规从业行为案
年5月26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移交线索,济南市市场监管局对某专利代理机构进行现场调查。经查,当事人代理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申请的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非正常专利申请,该行为违反了《专利代理条例》和《专利代理管理办法》规定,构成专利代理机构违规从业行为,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作出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
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是维护知识产权制度稳定运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该案依法打击了专利代理机构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专利申请行为,提升专利申请质量,更有效发挥专利制度激励创新的作用。
八、查处济南某医疗器械公司销售假冒专利产品案
年12月13日,市中区市场监管局在执法检查时发现,济南某医疗器械公司现场销售的医用冷敷贴包装上标有“国家外观专利:.5”字样,该款医用冷敷贴生产日期为年8月2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查询显示该专利权自年终止。当事人销售专利终止后继续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的医用冷敷贴的行为,构成销售假冒专利产品的违法行为,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并予公告,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该案启示广大经营者要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进货和销售环节,严把商品质量的同时,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