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hunan.ifeng.com/a/20170626/5773085_0.shtml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6日讯一大早,孟艳辉驾驶着越野车,从济南市区赶往长清区归北村。在那里,有一位“大客户”在等着他。
这几天,济南气温高升,正是收割麦子的大好时节。路上有不少农机手,整理着收割好的麦子。开着车的孟艳辉时不时停下来,跟这些农机手唠上两句。
“姐,小麦收的多少钱一亩啊?”“站着的是60元,半倒着的80,全倒的!”
“哥,你家呢?你家里收的麦子多少钱一亩?”
“!”
“?这么贵吗?!”听到农户说雇佣农机手收割麦子,一亩地最少也要60多块钱,这让孟艳辉很惊讶。
“哎呀,太贵了,我的天哪。”
辗转一个多小时,孟艳辉到达了目的地。他要见的人叫赵健,是济南市长清区归北村兆大壮家庭农场的农场主。此时此刻,他正指挥着雇来的农机手,收割着自己的亩小麦。让人意料不到的是,赵健雇的农机手,割一亩地的小麦只需要30元钱。赵健告诉我们,自己雇的农机手,并不是一直这么便宜。只是这两年,他才摸清楚这其中的“道道”。
年,赵健就承包了多亩小麦地。那时,每每到了收割的季节,赵健就要从河南等地联系农机手,或者将土地托管给农业经济合作社,让合作社来帮忙收割。赵健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土地多,每亩地收费有优惠价格,是40元一亩。“如果是散户,那就贵多了”。
到处联系农机手,让赵健花费不少功夫,他心里也明白,这40元并不算一个特别划算的价格。但是那个时候,除了这两种方式,别无它法。
直到有一天,赵健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说,他有一个平台,他说能节约成本。”电话的那一头,正是孟艳辉。
这一通电话刚打过来,赵健也是一头雾水。“很是怀疑,得去落实呀。”因为对方给的条件实在是比现在的市面价格要优惠很多,赵健立马去了济南找到了孟艳辉的公司。在劝说下,去年麦子收割季,赵健试着下了第一单。
“通过这个种地保,提前预约农机手,他们把我们的电话号码、信息给过去,对方就来联系我们。”这一试不打紧,赵健真正地尝到了甜头。
“通过这个平台,去年连飞防加上麦子的收割,每亩地才40块钱。肥料、种子我都是直接和厂家对接,减少了中间的环节。每亩地节约了20块钱,一共节约了1万6千元,相当于挣了1万6。”现在想起来,赵健还是喜不自禁。
享受到了优惠,赵健立马把“种地保”这个app推荐给了身边的朋友。
“种地保”:改掉农民种植恶习提供数据指导中国农民有了种地“云管家”
赵建提到的种地保app,创建者正是孟艳辉。在这个农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上,能够针对农民种植的不同作物,提供农机、农机手预约、农资品牌选购等服务。
“类似于农业服务领域的滴滴打车。一端我连接种植户,一端连接农机手,一端让种植户他的整个种植成本降低,另一端让农机手他的农机少闲置,多干活多赚钱。”孟艳辉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年,是淘宝天猫双十一狂欢节的第三年,天猫成交额直冲55亿。相比前一年的9亿多交易额,猛增46亿。这让一直从事互联网行业、又是农民出身的孟艳辉,内心既震惊又蠢蠢欲动。
“互联网改造传统农行业,我们国家做的都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农业这个领域里面,基本上是没有人去做尝试。”
“因为一提到种地,大家就觉得又脏又累。大家还经常讲,种地不赚钱,那么种地不赚钱那会怎么样?以后大家都不种地。”
“种地到底能不能赚钱?怎么样才能让种地赚钱呢?”
念头一萌生,孟艳辉立马开始行走在全国各地的田间地头,他要给自己的想法找点出路。这一下地,倒真的让他发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与农民的种植习惯、文化习惯、小麦的种子特性息息相关。针对这些问题,孟艳辉立马创建种地保互联网数据平台,增加相关功能。
“拿小麦种植举个例子。大约30年前,我们每亩地播种需要30斤种子。30年间,每一年,国家都会孕育出来新品种,种子的性能是越来越高。但是我们的农民为什么播种一亩地,还是用30斤种子?”
“这是30年来,农民养成的种植习惯。他们从观念上很难做出改变。”孟艳辉创建的种地保平台,以数字化种植管理,实现整个农业种植过程的增产科学指导。
孟艳辉还向我们“科普”,一些小麦品种,到了每年4月份左右,会容易得病。这个时候,种地保收集农户数据,对农户及时地进行推送,什么品种在什么时间段容易得病,及时进行预防,减少更多的损失,保障粮食的安全。
种地保要做的不仅是如此。在平台发展的过程中,孟艳辉敏锐地发现了农民“借贷”的难处。
“我们很多城市人群,他们会使用花呗和借呗。花呗和借呗会根据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和消费,形成数字分析和授信额度。”但是孟艳辉发现,农民的消费数据和行为很难被收集到,所以农民很难受益到这些普惠金融。于是,孟艳辉立马带领团队行动,在平台数据库里收集种植户在种植过程的耕种管收数据、购买消费种子、农药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变成征信数据,将数据对接金融机构。“告诉这些金融机构,这个种植户每年的年收入是多少?投入是多少?他连续多少年在什么地方种了多少亩地?让这些金融机构,在做信贷的时候,心里有数。”
目前,种地保达成了与蚂蚁金服等金融服务机构的合作。种地保平台用户依据自己在平台的信誉数据,可以自动得到蚂蚁金服的授信度,实现3分钟授信1分钟放款0人工干预。
“小公司”起步遇到“大问题”:两天两夜没合眼
年9月11日,是种地保正式上线的日子。因为定位准、方法得当、行业市场没有先例,这让孟艳辉取得了非常大的先机。仅仅半年,种地保就赢得了第一批种子用户,适应了农村市场,用数字推动农业种植产业升级,在市面上站稳了脚跟。
然而,正是因为没有先例,没有经验,一次突发事件,让刚尝到甜头的公司,差点翻了个跟头。
那一次,公司签了一个在聊城的十几万亩地大单。种植户和农机手双方都已经交了保证金和定金,万事俱备,只等着农机手前往聊城收割。但是,谁都没有想到,聊城下了大暴雨、刮了大风,十几万亩地的麦子,一夜之间全部倒地了。
孟艳辉形容当时的心情:“晴天霹雳”。
如果是普通情况下的麦子收割,一般的农机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是倒下的麦子,这种机器就非常不合适了。“所有的机器都没法下地。”
“愁啊,太愁了。一方面已经收了人家的钱了,那就要把事情做好。另一方面,长了一年的小麦要是收不下来,那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这些农户一年的收成都没有了。”
情急之下,孟艳辉和团队两天两夜没有睡觉。公司刚起步,平台的用户数并不多,他们打电话、加QQ群,联系农机手,同时迅速从南方调来一批可以收割倒伏小麦的履带机……紧急解决了问题,这些倒地小麦,全部成功被收割。
但是孟艳辉没有给农户抬高太多价格,按照每亩60元钱,对农户进行收费。这个价格是目前市面上收割正常小麦的最低价。那一单,孟艳辉赔了不少。
“这些所有的履带机农机手来了以后,我们还很兴奋的,早上去给大家买了油条和豆浆,去给这些所有的农机手去送豆浆送油条,也是很兴奋,根本就不知道困不知道睡觉这件事情。”现在想起来孟艳辉还是很兴奋。
同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孟艳辉告诉我们,也是公司刚起步的时候,一个有着亩地的种植户,在平台购买了肥料。运输当天,司机却出了状况。孟艳辉和公司就自己赔钱、加价,找“货拉拉”等搬家公司,用行业的最高价格把肥料运到了农户的田间地头。
钱没赚到,赚到了信誉。年,公司进入了飞跃式发展,获得了很多知名机构数千万元的投资。
推动“农业——互联网+发展”引领农业产业升级
就在同一年,因为看到了机遇,同类行业迅速崛起,竞品层出不穷。面临巨大市场压力的孟艳辉却抛开竞争心理,再一次下沉到田间地头,研发农产品、为农户寻找更大的利润,更好用的机器。“我很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