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里治疗效果好 https://m-mip.39.net/nk/mip_4643028.html
古城村,位于济南市槐荫区西南部,经十西路北侧,玉符河西岸,为玉清湖街道办事处驻地,毗邻济南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润华汽车园、医院。解放前古城村总面积达亩,截至年,全村总面积.75亩,共户人家(槐荫区人民政府年官方数据)。附近有K20、K56、K78、K、K、济长巴士1路等多趟公交线路,距京沪高铁济南西站及济南长途汽车西站直线距离仅5公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被槐荫区人民政府评为“生态文明单位”,是济南西部较为有名的大村。
已经不多见的老济南门牌
古城地处华北平原,平均海拔38米,原为周代诸侯国祝国国都,《槐荫区志》记载:古城,位于大金庄西南4公里,原位祝阿(柯)古城址。清道光十四年(年)《长清县志·地舆志》记载:祝柯,县东北境,本祝国,黄帝之后,周武王所封。春秋襄公十九年,盟于祝柯,《左传》所谓“督杨”者也。周武王封帝尧之后于祝,是为祝阿。后属齐国,为祝柯地。汉置县,改为祝阿,属平原郡。魏晋改属济南郡。南北朝改属东太原郡。隋,属齐州。唐天宝初,改祝阿为禹城县。唐乾元三年,安史之乱,李铣决河以陷贼,县为水坏,徙禹城于迁善村,而旧县遂呼“古城”。年12月,古城遗址被列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遗址被列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古代在地方上实行保甲制度,古城村在清代与大金庄、小金庄、大饮马、小饮马、前孟王庄、后孟王庄、小高庄(现三村已合为一村)、小董庄、魏里(今位里)、赵庄(今油牌赵庄)、担山屯、宋庄、王庄(今河头王庄)、周王庄(今已分为前周王庄、后周王庄)、朱庄、石头庄、油里(今由李)等17村同属东仓时保,范围大致相当于后来的段店镇。新中国成立后,古城曾先后隶属长清、历城、郊区,80年代划归槐荫区,隶属于段店镇,年改属玉清湖街道办事处。古城一带水草丰美,人文荟萃,有历史记载的名人众多。笔者查阅众多古代文献,总结出清代及民国时期古城村名人及周边地区部分名人,详见下文。
古城名人:
陈昌宗(出生于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间),字宏先,性醇厚,好善乐施,自古城迁居青保车箱峪(今属长清区张夏镇),峪四围皆山,附近大小数十村,约二百余家,鲜读书者。公家不甚绕,乃建塾,延师劝峪中子弟从学,有贫不自给或雨不克回家者,辄资助饮食之。殁后,子若孙奉行不怠,峪内渐化为书乡。曾孙自平入泮,人皆谓三世劝学之报云。
(大意:古城村民陈昌宗为人忠厚、乐于助人,后来搬到了车箱峪(今属长清区张夏镇)居住,村庄四面环山,附近十几个村庄,二百多户人家很少有读书的。后来建了私塾,陈昌宗劝当地的小孩读书,家里穷的就资助他们吃饭。陈昌宗去世后,儿子继续做这项事业,村庄渐渐变成了书乡。后来陈昌宗的曾孙参加入学典礼,人们都说这是他们家三代劝小孩读书的报答。)
陈若芬(大约生于清道光年间(-)),学名嘉猷,字东尹,古城人,庠生,光禄寺署正。先生敦宗睦族,济困扶危,具有热诚。本庄建筑圩城,先生襄助之力居多。
(大意:陈若芬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咸丰年间古城村修建城墙,陈若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陈若茳(大约生于清道光年间(-)),学名炳南,自义少,古城人,廪贡生,候选训导,光禄寺署正。先生宅心忠厚,见义勇为,倡议建筑古城城圩,光绪九年(年)奉旨以存心济世匾额旌其门。
(大意:陈若茳为人忠厚,咸丰年间倡议修建古城村城墙,光绪九年奉旨将存心济世匾挂在城门上。)
陈飞凤,原名陈可凤,字飞凤,古城人,道光十四年(年)武举人。
陈英魁,古城人,咸丰五年(年)武举人。
陈梦魁,古城人,咸丰八年(年)武举人。
陈万魁,字梅卿,古城人,同治元年(年)武举人。
陈源寿,字仁山,古城人,清代云南镇南州吏目。
陈春田,古城人,清代贡生。
陈芝田,古城人,清代贡生。
陈继儒,字席珍,古城人,清代赏戴花翎,候补同知。
陈继芬,字子馥,古城人,清代河南某县知县。
陈兆峻,字一峰,古城人,清代河南候补知州。
陈兆祺,字寿彭,古城人,光绪二十年(年)举人,广东候补盐场大使,试用知县,西安议会议长。
陈兆桐,字筱坡,古城人,清赏戴花翎,候选道,民国十二年(年)曾任山东实业厅咨议。
陈兆岗,字振千,古城人,清赏戴花翎,中宪大夫,度支部廉奉司主事人,民国改授简任职。
陈兆崮,古城人,民国山东实业厅咨议。
陈衍汶,古城人,民国山东实业厅咨议。
陈衍增,字竹荪,古城人,民国廌任职任用。
《道光长清县志》中关于陈兆桐、陈兆岗、陈衍增的记载
民国二十一年(年),陈筱坡(陈兆桐)捐款50元,陈兆崮、陈衍汶共捐款元在泰山西峪昭君岭下香油湾修桥,泰山西溪建岱桥下的大石壁上有石刻记载。原文如下:
佳山水成于天,菲成于人,以人工夺天工则伤地脉。然未可概论,扇子崖巉岩绝壑,多不可登,自修盘道,架长桥,香侣便之。而山足阙如,亦属遗憾。民国丙寅冬,桥工竣,因果之愿始慰。
邑人范梦九谨志,张福云敬书。
山东实业厅咨议陈兆崮、陈衍汶共捐洋五百元,章丘刘振山捐洋一百元。
水势豪雄,怒激桥虹;
重修便涉,利济无穷。
济南:陈筱坡五十元,嘏建奎四十五元,王玉珊三十元,李云导二十元,刘鲁中二十元,徐汉卿二十元,刘宾廷二十元。
泰安:美以美会五十元,圣公会二十五元。
济南:魏仙峰十元,东纲公所十元,孙懋卿十元,周志泉十元,张碧圣五元,李明道五元,李玉亭五元,李门李氏五元,孙□□五元。
泰安:张德润五元,李烟庚五元,王镜潋三元。
济南:夏子贤三元,傅寿臣四元,葛突珍四元,张德臣三元,张汉钟四元,高鼎元四元。
石工刘忠智,梁鸿峻募化。民国二十一年夏历花月上浣吉立。
泰山上记载陈筱坡(陈兆桐)、陈兆崮、陈衍汶等捐资修桥的石刻(年刻)
陈双庆继妻朱氏,二十三岁夫故,守节六十年如一日,寿八十四岁,病殁,宣统元年(年)奉旨旌表建坊。
陈万魁妻周氏,十九岁于归,二十岁夫亡,守节。
邱逢奎妻周氏,十九岁于归,二十四岁夫亡,守节年六十余。
陈德慎妻潘氏,十九岁于归,二十六岁夫殁,志矢柏舟,寿八十五,奏请旌表。
陈雨田妻艾氏,周王庄贡生艾象恒之胞妹也。二十二岁于归,二十四岁夫故,有子在抱,因侍夫病,失育,寻殁,梵梵无依,痛不欲生。为舅姑年高,血嗣莫续,遂矢志守节,代夫尽孝娣姒三人氏,晨昏奉侍,气静神恬不以,分而稍贷,故甚得舅姑欢,后继姪为嗣,适值分爨氏,冰蘖抚子课读完婚,勤恳无甯日。现年七十六岁,子孙绕膝欢娱一室,乡里咸景之,以为苦节纯孝之报云。
陈可式妻汪氏,年十九岁于归,二十四岁夫殁,苦守贞节,事翁姑至孝,寿七十二岁,无疾终,远近称德焉。
陈继坛妻李氏,年十八岁于归,十九岁夫殁,苦守贞洁六十七年,疾殁乡里,称贤。
陈兆莪妻史氏,年二十六岁夫殁,无子。女事姑色养备至,过犹子承祧,教以义方,无愧克家。孝子尤能慈善为怀,夏捨茶水,冬施衣食,乡里远近称盛德焉。
古城周边地区名人(部分):
清代
进士:
杨迺滨,担山屯人,道光十六年(年)进士,曾任江苏徐州府铜山知县、扬州府兴化知县。
武进士:
周鹤龄,回族,小金庄人,嘉庆十九年(年)武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曾任宿马营都司。
马大勇,回族,杜家庙人,康熙六十年(年)武进士,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曾任浙江湖州游撃,乾隆初年任江苏江宁游撃,后升为参将。县志记载雍正十三年(年)雍正皇帝驾崩后,马大勇曾在陵前痛哭。
张丕振,字心铎,号梅菴,丰齐人,康熙四十八年(年)武进士,曾任湖南辰州府施州卫守备。
举人:
杨晋春,大金庄人,乾隆五十三年(年)举人,曾任江苏嘉定(今属上海)知县。
杨同春,大金庄人,杨晋春弟,嘉庆十五年(年)举人。
杨潾,担山屯人,嘉庆六年(年)举人,曾任山东平度州训导、泗水县训导、聊城县教谕。
杨龙云,大金庄人,嘉庆六年(年)举人。
王应谦,字藴山,号牧堂,潘村人,嘉庆十五年(年)举人。
杨迺实,大金庄人,道光二年(年)举人。
逯九峰,字云溪,于庄人,道光五年(年)举人。
金策,字书贤,号惠泉,回族,常旗屯人,道光十一年(年)举人。
金宝符,回族,小金庄人,道光二十三年(年)举人,历任河南光州直隶州知州,加道衔,后迁居历城西关(今济南回民小区)。
张澍之,字仲生,位里庄人,咸丰九年(年)举人,曾任贵州镇远知县。
杨敬廷,大金庄人,同治元年(年)举人。
杨政敏,担山屯人,同治十二年(年)举人。
张澧之,字叔元,位里庄人,光绪十五年(年)举人,曾任山东兖州府滋阳县教谕。
杨恕祺,字谦斋,担山屯人,光绪二十三年(年)举人,曾任广东番禺知县,后迁居泺口。
武举、武杂进:
周学亮,回族,小金庄人,乾隆五十四年(年)武举人。曾任山东寿光千总。
周清甯,回族,小金庄人,乾隆五十七年(年)武举人,曾任山东即墨营把总。
杨寿春,担山屯人,乾隆五十九年(年)武举人,曾任江苏兴武卫千总、浙江温州卫守备,加都司衔。
金洪烈,字建功,号兰圃,回族,常旗屯人,嘉庆三年(年)武举人,曾任山东莱州西海汎把总、福山汎把总、昌邑汎千总。
金洪杰,字英功,号蕙圃,回族,常旗屯人,嘉庆十三年(年)武举人,曾任宁福营千总。
金洪翮,字鹏九,号菊圃,回族,常旗屯人,清代武杂进,由即墨营千总出师川楚,因军功历升湖北武昌营游撃、湖北提标参将、四川夔州协副将,署四川川北镇总兵,护理湖北提督,御赐扳指二、玉壶一。
贡生:
杨家幹,担山屯人,乾隆三十年(年)贡生,曾任山东临朐县训导、直隶东明(今属山东)知县、顺义(今属北京)知县
陈继樟,字豫生,赵庄人,光绪十七年(年)贡生,曾任河南巩县、南召、鄢陵知县。
其他:
张景昌,段店人,咸丰间携眷避粤寇于大涧沟,因家焉其弟处玉函山阳,居民众苦无水,昔人屡掘不能得,景昌居是地久,熟察地脉,立志掘井以济人。初施工未就,求淄川异人李济清指示,得地于村西西低区,乃召将开凿穿石六丈余,越五年工成得水可千斛,名曰十全井,一方感其德焉。
(大意:段店人张景昌,清咸丰年间(-年)携家眷来到大涧沟(今属市中区十六里河办事处)躲避太平军,地处玉函山南,居民没有水喝,前人挖过好几次井但是一直没有出水,张景昌在这里时间长了,对地形比较熟悉了,立志要为百姓挖井,一开始施工没有成功,请求淄川人李济清指导,在村西低洼处开凿了六丈深,总共挖了五年终于有了水,起名为十全井,百姓非常感激)
贾之禄,字驭富,宋庄人,善贾好施,周王庄创修通济桥,捐银一千五百两,勷桥落成,其弟之忠又捐银五百两重修峨眉山碧霞元君殿,至若赒给贫乏,少数捨施犹难备录。
艾寿泉,字起元,周王庄人,家素封,好施济,戚族待举火者数十家。建庙宇,修桥圩,时有捐助。每岁冬施粥,乞人云集,家赀中落,犹称贷勉为之,乞人曰:“余辈累公,如此心实不堪,遂相率不至。”里人欲送“乐善好施”匾,公力辞弗受,后曾孙象恒恩贡。
艾象恒,字子占,号冀山,周王庄人,艾寿泉曾孙,光绪二十八年(年)贡生,乐善好义,寒暑施茶粥,灾疫施汤药,修废塚,补圮路,(峨)嵋山修文昌阁,首捐资材以为之倡,又购名家医书善籍,分散劝人,一时乡里悉化仁厚之风,以艾善人呼之,著有《宝善说略》、《普渡船》、《指南车》、《二十四孝、二十四节、二十四义新编》等。
艾象豫,字建侯,周王庄人,清代太学生,周王庄西有祝阿涧(今玉符河),上汇三川,下注黄流,东连省会,西达晋秦,每值作汎,山水涌洶,辄阻行旅,公甚悯之。爰倡修通济桥十五孔,露宿风餐,募款数万,经营八载,工始竣,至今行商利赖,口碑犹载道焉。
(大意:艾象豫,字建侯,周王庄人,周王庄西临玉符河,上游由三条河流汇聚而成,注入黄河,东连济南,西连山西、陕西,每到雨季山洪暴发,阻断了人们出行的道路,艾象豫非常可怜他们,于是倡议修通济桥,风餐露宿,筹集了数万两百银,修了八年才竣工,至今人们仍在使用,口碑非常好。)
郭泰,字子安,水屯人,公先世籍直隶枣强,授迁山东,遂为长清县人。生有異稟,处世和平,有远度而又乐赒贷贫乏,如冯博梁清皆公之表兄弟,悯其贫苦,收与同居数十余年,未有衅隙,各饶裕而去。道光丙申邑大饥,乡村率不举火,公出所余量按户賙给,不索息,不求偿,赖以存活者甚众,公岁八十五岁而终。
李文藻,字仪廷,潘村人,清代邑庠生,父母殁,与弟瀚藻析箸未几,弟经营不善,将所有产业荡费罄尽,妻殁,子幼养赡无资,文藻友于情笃,将弟父子收入同居,并给姪成婚,如未析居者然。
王玉德女,殷家林人,咸丰十一年(年)八月十三日捻匪犯境,庄北有凤凰山,胥避乱于其上,匪至赴山虏掠,士女老幼四散奔逃,被虏者甚多,该女为贼所逼,急投湾而死。
刘维钧,字叔衡,陡沟人,善书,名冠一时。寡言笑,行事坚决,不苟合,犹存三代遗风焉。
民国年间
张愚,字豁然,号谦斋,周王庄人,民国时历任临清县公署司法科科长,兼承审员,泰兖矿政局局长,羊角沟釐金局长。
张立,字卓然,周王庄人,民国任长清县党部常务委员、县立中学事务主任。
胡有德,田庄人,民国时陆军某部五师三营排长。
胡世广,田庄人,民国时某部五师三营排长。
胡世贤,字子愚,田庄人,民国时任中校团长。
金士翰,回族,小金庄人,民国时任兖州镇守使署副官长,陆军中校,六等文虎章。
范毓英,字育三,藤槐树屯(今长清区藤屯)人,民国时任泗水县政府第一科科长。
王荣吉,字斌甫,别号双桨,藤槐树屯(今长清区藤屯)人,君生有夙慧,年十三应童子试,辄冠其曹,笔下如涌泉,对客挥毫,万言立就,人贤以才子目之,工词章,尤精六法,随意涉笔,秀逸绝伦,著有《双桨词话》,卒年二十四,才长寿短,时人惜之。
刘保镛,陡沟人,民国时任第五师连排长、第一旅团长。
王良田,陡沟人,民国时任浙江督理公署卫队团长。
刘春瑞,陡沟人,民国时任陆军连长。
王致中,陡沟人,民国时任奉军连长,东洋留学军官毕业升任团长,复升旅长。
周秉权,字勋成,彭庄人,民国时任江西宪兵司令。
王玉符,彭庄人,民国步兵上尉。
李秉甲,石马庄人,民国时任直隶马队一连连长。
孙寿山,字祝南,小饮马人,民国步兵上尉。
参考文献
[1]舒化民、徐德城.《道光长清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年
[2]李起元、王连儒等.《民国长清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年
[3]毛承霖.《民国续修历城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年
[4]济南市槐荫区志编纂委员会.《槐荫区志》[M].济南:济南出版社,年
[5]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政府.《济南市槐荫区村庄概览》[M].济南:济南出版社,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