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糖炒栗子
看到这张图是不是就已经垂涎三尺了呢?糖炒栗子在济南的街头巷尾可是到处都是,足以见得济南人是多爱吃这个。古时栗子多半是烤食或蒸食,糖炒栗子这种吃法大约是在北宋年间兴起,经过战乱流传至北方地区。北方栗子甜糯,特别适宜糖炒,又因其“中实充满,壳极柔脆,手微剥之,壳肉易离而皮膜不沾”,而被老百姓喜称为“灌香糖”。店前的炉灶上摆着一口大铁锅,店家挑选大小均匀的生板栗,放进盛有铁砂的锅里,一遍撒着饴糖,一边用小铁锹不停地翻炒着,等到有香香甜甜的栗子香味飘出来了,就可以用专门勺子盛出来放进木箱中,再用棉被盖严实了。现在有专门炒栗子的机器,放进原材料之后,机器就会自动的翻转,很方便,不过潮哥还是觉得人工的糖炒栗子最好吃。济南有几家糖炒栗子的商铺是久负盛名:像是北坦大街的荣氏栗子,十几年手工炒栗子的老字号。还有洪楼广场对面的阳光板栗盛文甘栗,济南好几家分店长清五峰路胖嫂家的栗子解放桥北公交站牌附近的开口栗子交校路凯司令蛋糕门口糖炒栗子摊解放桥5路车终点站糖炒栗子棚芙蓉街金栗子宾谷街心连心超市对面糖炒栗子潘氏金栗王经一纬八炒货店...太多了!有很多十几年的老店,也有一些无名的小摊。炒好的栗子皮呈深棕色,油光锃亮,皮脆易剥,香甜可口,又糯又香。即使是拿回家放凉了,口感也不会差。捧着刚出锅热乎的栗子,你说幸糊不幸糊。Second烤地瓜明万历年间,番薯从南方沿海地区,随人流迁徙传入内地。老济南称之为地瓜,河南人叫红薯。老济南吃地瓜主要方法就是烤,蒸,煮,炸。
烤地瓜是最朴素的一样小吃。地瓜分红瓤、白瓤两种。白瓤的瓤色中透着些许淡黄色,水分少、糖分少,吃起来比较面,有些噎人,略带栗子香味。烤地瓜最好用红瓤的,水分多、糖分多,烤出来瓤肉金红,糖分、水分渗入烤焦的地瓜皮,仿佛在皮上浇了几层蜜汁,甘甜滋润,妙不可言。
街头巷尾的烤地瓜的小摊多是一些老大爷大妈,他们在用废铁皮油桶改制的炉膛内,整齐地码放着洗得干干净净的地瓜。烤好的地瓜又香又甜,隔着老远就能闻到那股气味,令人垂涎三尺。尤其在寒冬腊月、冰天雪地之时,吃一口刚出炉的烤地瓜,又解馋、又抵饿。
济南那些好吃的烤地瓜根据地:历东兆英烤地瓜解放桥烤地瓜舜耕路口烤地瓜好再来烤地瓜山师对面烤地瓜洪家楼教堂西侧烤地瓜纬二路口王家烤地瓜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门口省图门口南侧烤地瓜泉城新时代宋胖子地瓜坊...捧着刚出锅香甜滚烫的热地瓜,你说幸糊不幸糊。Third冰糖葫芦小时候经常听老爸唱一首歌: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
酸里面它裹着甜
都说冰糖葫芦儿甜
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
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
象征幸福和团圆
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
没有愁来没有烦
...
没错,就是冰糖葫芦。
山楂也叫山里红、红果、胭脂果,质硬,果肉薄,酸甜适中,风味独特。山楂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老年人常吃山楂制品能增强食欲,改善睡眠,保持骨骼和血液中钙的恒定,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山楂被视为“长寿食品”。说起山楂来,潮哥就已经快要倒牙了,大家都知道那酸酸的感觉,因为山楂果比较酸,很多人接受不了,智慧的劳动人民就想出了这样的吃法:将山楂果用竹签串成串之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酸甜适口,老少皆宜,它不仅好吃,而且还十分好看,红彤彤的山植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上,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只只糖葫芦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像一颗结满硕果的小树,煞是诱人。冰糖葫芦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相传起源于大约八百年前的南宋绍熙年间。每当提起冰糖葫芦,很多人就能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那又酸又甜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被红红的果实压弯了的竹签子,拿在手中一颤一颤的,更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而近几年出现的各种水果、瓜子、芝麻、果仁等种类繁多的糖葫芦也进入了济南人的生活,让口味不再单一,且营养更加丰富。济南那些敲好次的冰糖葫芦:胜利大街小吃街和经七路相接的路口东侧燕子山路老乡村对面经三大纬二路交叉路口往西路南山东财经大学舜耕校区对面小吃街北口侯记糖葫芦堤口路与矿院路口建行门口的老太太卖的冰糖葫芦文化西路上朝山街与佛山街之间洪楼大润发里面经二纬三路口有一家卖糖葫芦的老东门西边十字路口南边路东花店街康洁洗衣店门口老大爷卖的冰糖葫芦大观园南门彩票站的门口...举着一支沉甸甸的糖葫芦,你说幸糊不幸糊。这些济南人秋冬必备小吃,吃货们都看到了么~认路的自己找路去,不认路的闻着味儿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