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师如此,满园桃李竞芳菲长清区实验中学初

三周前我接任九年级13班的班主任。这个班我并不陌生,我从初一教这个班历史,整整两年时间,而真正走入这群孩子身边还是在最近两周。我用一周的时间熟悉班里每一个学生。总体来说,这个班被韩老师带的很好。班干部培养的基本不错,他们能各司其职,班里的很多事都是他们在做。正近学期中,家访更需要,我想借这个机会更好的了解学生,带好这个班,我初步定了首次家访的名单:王斌乜文卓王天禹王晓宇李衍凯陈浩磊焦京平张毅张宇轩李庚建郭浩哲赫小虎

11.12家访房子骏记(周四上午)

家访房子骏是个偶然。周四下午大课间,我接到孙主任的电话,房子骏在学校不注意影响,做事有些出格。让我带着他去一楼主任室。我从五楼爬到一楼,期间和房子骏进行了交流,我大概能猜到什么事。听了孙鹏主任的陈述后,我决定家访。

房子骏如他的名字一样,内心藏着一匹小骏马。这匹骏马在没有约束的时候总是跑出来溜达溜达。像诸多这个年龄的孩子一样,喜欢耍酷,画画,弹吉他,上网聊天玩游戏,当然还有些情感上的纠结。他的家在峰山路头南山脚下,周围没有娱乐的地方,没有篮球场,没有闹事的街区。只有淳朴的邻居。后来我们的照片还是孩子找来的邻居给拍摄的。房子骏的妈妈十分难堪,但那个淳朴邻居却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犯糊涂,但得努力改正,走正路。我猜想他是看着房子骏长大的,对孩子是相当的有信心。反而衬托的家长总是抱怨:周末手机不离手,晚上不睡觉补作业,没有兴趣,没有长性等等。家长对他只有学习这个要求,只要学习掉不下去,什么都可以。回来后和房子骏又交流了一下,相似的是孩子也在抱怨父母。嫌他们只关心他的学习。和母亲的交流还行,但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话聊。亲子关系的紧张使这个孩子不断放纵自己心理的那匹骏马。

但应该说房子骏是个懂事的孩子,虽然和父母关系不融洽,但他懂感恩。我骑电动车带着他,到他家时电动车没有电了,孩子悄悄的给车冲上了电,我很欣慰。会感恩的孩子应该都不会差。

试着了解自己的孩子,是我给他父母的建议。而学会克制是一个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这是我给房子骏的忠告。

11.13家访王斌记(周五5:00-6:00)

王斌是我计划家访的第一个学生。这个孩子问题挺多,不听课,小毛病挺多,阳奉阴违,好违纪甚至触碰电子烟这类的东西。对他的家访我是提前告知的。他不抵触。

中午王斌把家里里外外的收拾的很干净,他妈妈回来时挺吃惊,因为王斌没有这么勤快过。我原本以为王斌家就在学校附近,但他家离学校很远,在南关新村。而且一路全是大车,上学很不安全。一路上,我和王斌一直交谈,在进他家门的时候,我基本了解了他家的情况。

家境算是不错,自己盖了几栋楼房,卖了六套,王斌有个妹妹很可爱也很吵闹。母亲对他的要求挺严,看的出王斌怕她妈妈,王斌的爸爸自己开了个店,回家不太及时,中午王斌回去他奶奶家吃饭,父母忙管不上他。王斌学习落下功课很多,这和他对学习的态度有关。初二生地会考是他妈妈硬逼着他,和他一起背才过的关。也是一个让父母操碎了心的孩子。除了学习,这孩子在家一切还好,什么活都能帮父母去干。另外他还是个音乐小能人,架子鼓过十级,吉他弹得也挺好。

多看孩子优点,对孩子的坏习惯父母要试图帮他改正,忙工作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成长过程。至于学习,尽力就好。这是我对此次家访对王斌母亲的建议。

11.13家访汪一凯(周五6:20-7:30)

从王斌家出来,天已经黑了。因为中午和一凯的爸爸约好要去他家,我不能食言。王斌家在最西边,汪一凯家在最东边,一路上我在想选择他们两家的理由是什么?我想起两人曾经打过仗,双方在教室里就动了手,还打的头破血流的。我那时不是他们班主任,但是我是知道这段经历的。那件事闹得挺大,老师们几乎都知道。王斌直,汪一凯有东北人的豪放,大大咧咧的。当然选择两个学生之前我没有想这么多,只是路途远想想,给自己找个坚持下去的理由罢了。

汪一凯家在凤凰山庄西区一栋楼的6楼。我有几年在这个小区住过,但是南区。当时我住的时候,这个小区没有分南区,西区。所以我仗着熟,跑到了南区六楼,后来打过电话才知道自己跑错了。汪一凯为我的到来特意备好几样水果,东北人好客和豪放在这个小少年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卧室很小,很明显是一间较大的卧室隔成了两间,里屋妹妹住,外屋哥哥住,衣柜里放书,书桌放在客厅里。屋子虽小但看上去挺温馨。

汪一凯学习上的问题是主动性太差,不会合理利用时间,字写得很张扬,像他的性格。正因为如此,他的所有记忆性的学科考的都不理想,特别是英语。在和其父母的交谈中,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会利用学习网课的时间偷偷玩游戏,父母对他很焦虑。我记住他父亲的一句话:只要成绩上来,你要什么都会满足的。这是中国父母的典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以成绩去作为交换的条件。这样的教育很简单无效。

汪一凯的父母在归德开超市,平时忙着挣钱。孩子一有问题,特别是成绩一出,就焦虑,在整个家访的过程中,我看不到父母的微笑,只有皱眉焦虑。因为忙,孩子上学又远,因此早晨和中午都是孩子自己在外边吃。班里很多孩子和汪一凯一样,中午早早到校,疏于监管。一天时间,只有晚上才能和父母说上话,使得汪一凯生活的独立性强,自主性过强,但学习的很多好的习惯没有养成。

想起《安家》中一句话:成人的世界,谁不是一边打伞,一边奔跑。但选择为人父母,就该把陪伴孩子成长当成一生最重要的职业。我在家访汪一凯的最后也委婉的提出了我的这个建议。

11.14家访赫小虎记(下午3:15—4:15)

赫小虎一直是级部前50名的学生,但这次的成绩有些下滑。他是甘肃移居过来的,回族。父母经营了一个小小的面馆。因为不方便,晚饭不在学校吃,但他会随班级同学到食堂,默默地坐在同学的后面,做作业什么的。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尊重小虎的意见,我没有去他的卧室看看,应该是住房紧张,和父母刚刚挤到一起住。小虎的妈妈一身民族服饰,很友好,小虎随妈妈的性格。也是一个不善言辞的腼腆的大男孩。和他妈妈交谈了半个小时,基本上都是我问,他妈妈答。小虎下楼来见到我时倒是没怎么吃惊,很自然的把刚刚一个人拉面后的空碗收拾了起来,十分自然,没有我们的要求,看来小虎做家务是常态。这是很多学生所不能及他的地方。这是一个懂事,体谅父母的孩子。从这一点来看小虎父母家庭教育的成功。

一个人的头等大事是承担家庭责任。这不是我说的,而是著名教育学家魏书生说的。人一定要学会用行动去心疼父母,一个孩子从小心疼父母了,长大了自然而然会疼百姓,心疼集体和国家。至于小虎的成绩,我帮他分析自己丢分的原因。和他妈妈一起给小虎帮助他树立信心。

11.14家访王晓宇记(下午4:30-5:30)

晓宇的家在钢窗厂家属院,属于那种50,60年代的老平方,阴暗潮湿,家具简陋。晓宇的卧室更暗,白天也亮着灯。地面湿乎乎的,卧室里放着两张床,一张是他妈妈的,晚上监督晓宇学习,一张是晓宇自己的。

见到晓宇的时候,他刚刚上辅导班回来。因为要做青年大学习(这是他们给我的解释),班里两个孩子(李庚键和邢子元)和他在一起,我调侃说我今天收获满满。走访一家,便见到三个孩子。李庚键和王晓宇的成绩差不多,性格相仿,属于那种阳光大气健康而又有点害羞的孩子。我的到来让这几个孩子有点紧张,晓宇紧张的更是头上冒出了冷汗。

尽管家境贫寒,晓宇妈妈对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晓宇的主动性差,晓宇妈妈便监督他,但效果甚微,一不监督,晓宇就放松,成绩就下滑的厉害,这次的英语和政治考的都很差。晓宇的学习动力不足,主动性差,表现在学校里便是不会利用自习和零碎的时间学习。

上辅导班不一定提成绩,前提是孩子要接受这种强度的学习,如果上辅导班是为了见同学,被动的学习,起不到该有的效果。跳出学习去抓孩子的学习,用每日的交流代替监督,促使孩子主动学习,是我给晓宇妈妈的建议。

11.15上午家访张毅和张宇轩

张毅家在清河街蔬菜公司家属院,和张宇轩住一个单元一个四楼,一个五楼,因此我把两人的家访放在一起。

张毅自己在家。爸爸平日在肥城建筑工地上,妈妈工作很忙,周末加班,平时早晨给张毅做好饭,中午不回家。张毅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大部分时候都能自觉学习,对自己的要求较严。我和张毅聊了一会,他的爸爸妈妈就赶回来了,从这一点上讲,两人对孩子的教育很上心。但是因为都忙,中午这个时间是个空挡。这次家访我除了要求张毅严格要求自己外,利用零碎时间补差之外,对父母提出了我的一点建议:现在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关键期,父母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有侧重的倾向孩子的教育。帮助孩子度过人生的关键期。

宇轩没在家,上辅导班去了,我给他妈妈打过电话,妈妈一会赶了回来。和他妈妈交流了40多分钟,发现孩子的问题很多。首先,孩子期中没考好,昨天我把成绩一一发给了学生,但宇轩给妈妈说成绩没出来。我除了告知宇轩妈妈孩子的成绩后,特别嘱咐不要责怪孩子。妈妈说不会,但很伤心。因为宇轩一直在上英语的辅导班,但英语考的极差。有病乱投医是现在父母犯得通病。父母忙,把孩子交给了辅导班,以为就可以提成绩,结果造成孩子累,家长伤。

宇轩的最大问题是他不知道他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家长也不知道。家长经常做到的是不停的唠叨要学习,别贪玩。但很少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我经常看到宇轩很努力的学习,但效果很差,我知道他不会学习。在学校问起他时,这个1米90的大个子往往腼腆的脸红一阵,性格内向,因此遇到学习上的问题不会请教。在家我没见到张宇轩,我想上学的时候好好和他谈谈他的问题。

11.15上午10:00-11:00家访焦京平

家访焦京平也是在我的计划之中,我担任班主任不长时间,但对于这个孩子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果不出这个病,孩子应该上高一了。焦京平因为是插班过来,性格特别,在班里没有一个朋友,刚上初一那会儿,焦京平病刚恢复,妈妈怕她再受欺负,有一个学期一直在学校陪着她。刚开始在教室,后来怕影响孩子学习,就到走廊里陪着她。我因为办公室和她的教室挨着,每次上下楼都能看到她妈妈的身影。是个伟大的母亲。

焦京平的眼睛清澈。略略的有点蓝色。她也是那种很简单的孩子。在她的世界里只有学习和打工挣钱。很懂事又很让人心疼的孩子。她妈妈在学校附近租的房子,房子属于那种80年代的大杂院,一排房子住5,6户,邻里之间很和睦。京平妈妈也是为孩子挺拼的那种,周末两天得有一天时间孩子上辅导班。我在她家停留不到40分钟,京平便拽着我给她讲英语题。看着她做题,我立刻发现了她学习上的问题。学不得法是很严重的问题。她很刻苦,但努力的方向没有找对。

在学校,我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gr/8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