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拼命三郎★
——记长清区石麟小学驻村第一书记王海荣
“登泰山而小天下,上五峰始知清幽”,远望五峰山,环抱在绿树浓阴之内,朦胧于流云薄雾之中,风景秀丽,宛如仙境......
而五峰山下的李店村,此时却烈日炎炎、骄阳似火。
6月30日,李店村第一书记王海荣像往常一样顶着烈日奔走在田间地头:“老乡,注意不要中暑哦!”“遇到哪些困难千万不要客气,我一定帮你们解决!”
王海荣温暖的话语,让村民们如沐春风。年,长清区石麟教育集团选派他任长清区五峰山街道李店村驻村第一书记。这个热心肠的小伙子、扶贫路上的拼命三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成了村民心目中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党建工作的明白人、脱贫致富的引路人、美丽乡村的带头人。
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我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我当家人”
“在我看来,要真正给贫困村带来变化,就要深入大街小巷去发现村里的困难,就要走到村民家中摸清村情民意。为做好驻村工作奠定基础,为了尽快转换角色,我从驻村的第一天起,就邀请村书记或委员引领这我走街串户,将自己当成了李店村的一名普通群众。”王海荣说。
他走街串巷与贫困群众拉家常,深入田间地头展开调研,扑下身子从村务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群众学,从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中认真梳理总结工作着力点;通过入户走访、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渐渐对李店村有了详细的了解。
张菊莲,因脑血栓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老两口不知道评残、定级的政策。王海荣积极联系残联,自己出车将医院进行评残定级,很快让他们老两口享受到残疾人补贴。
年贫困户董金岭的爱人因多种疾病先后住院5次,一度被下达病危通知书。巨大的住院花费让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阴影。得知此事,王海荣和村主任主动来到他的家中,为他整理住院资料。通过积极联系民政部门,为他成功申请到贫困户医疗救助,缓解了他的经济压力。
为独自生活的董林兰老人申请低保救助;为陈龙泉老人申请了元的特困贫困户补贴;为黄文明争取到石麟小学领导集体的捐款元;对其他的贫困户逐一走访摸清他们的住房、土地、子女情况及致贫原因,建档立卡,确定了一户一策脱贫方案;每年春节、中秋节,联系石麟教育集团领导走访慰问贫困户、老党员......
像这样的事情王海荣不知干了多少次,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感谢与信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心系群众,真正践行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党建工作的明白人
“我要与村两委成员拧成一股绳”
“第一书记”进驻扶贫村,往往考虑更多的是经济发展问题,对于党建工作不重视,甚至忽视。而王海荣却将党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以抓好党建统领精准扶贫。他表示:“建立一个坚强有力、受群众信任的基层党组织,是彻底改变落后面貌的基础。我到村以后迅速熟悉每位村干部的性格特点,同他们交流心得,向他们学习经验,同村干部们拧成了一股绳。”
第一时间争取到石麟小学投资五万余元,对李店村的办公条件进行的全面提升,让办公室变成了村干部们愿意来的活动阵地。
每月组织一次党员学习活动,遇到重大事项,都要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共同讨论,让大家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白天多数同志们要外出打工,他们就把学习的时间定在晚上。大家在学习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提升境界,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年新发展一名党员,协助五峰山街道圆满完成李店村的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根据李店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若干村级管理决定,为今后的村级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通过和村党组织一起办好一件件实事好事,他既赢得了干部群众信任,又提升了村级班子战斗力、凝聚力。
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要想带领群众致富,就得走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子”
第一书记的使命之一是促脱贫,“发展”无疑是每一位“第一书记”要努力做好的课题。李店村共有农户户,口人,耕地余亩,其中种植核桃余亩,无集体收入、经济基础薄弱。王海荣坚定地说:“要想带领群众致富,就得调整种植结构,走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子。”
明确了这一个主导思想以后,他就开启了漫长的项目考察之路。他通过上网查询和实地参观等方法,先后考察过烟台苹果、无籽石榴、板栗、艾草、桑葚、樱桃、谷子、薏米等农作物。经过多方考察,根据五峰山街道的总体发展战略,他多次组织村两委外出参观学习,通过集思广益,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推广大樱桃种植的产业方案。
期间,涉及种植范围的划分、苗木、墒情、水源等问题,村两委及部分群众曾多次出现思想反复,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邀请农广校的专家和东黄村新型职业农民孙明美、纸坊村樱桃种植大户房泽平就大樱桃种植技术和市场前景向广大群众现场授课。他先后两次组织村民到纸坊村和东菜园村参观学习。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完成了86亩的大樱桃种植。
年投入使用的55KW地面光伏项目,是李店村的稳定收益项目。由于地面光伏的选址得当,管理维护及时,每半个月都会组织人员对面板进行清理。目前,该项目的日发电量始终保持在全区前五名。所产生的收益已经按照规定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美丽乡村的带头人
“坚决将李店村打造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谈到李店村村容村貌的变化,王海荣很自豪:“现在的李店村比以前整洁美丽多了!我们决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坚决将李店村打造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李店村村北十字路口原来堆放着建筑垃圾。这是到达李店村最先看到的、最醒目的地方,这么重要的地理位置怎么堆放着建筑垃圾哪?王海荣带领村两委成员排除诸多困难,多次同宅基地使用者协商,以象征性的赔偿村民资金的形式成功征用,把这里建设成为集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标志性广场,同时将广场进行美化,广场周围和李陈路两侧进行绿化提升,成功打造成了李店村的对外名牌。
习近平同志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出“厕所革命”,并作出重要指示。五峰山街道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李店村两委会同样丝毫没有懈怠。两委会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改厕小组,对每家每户进行整体摸排。对旱厕不达标的农户全部进行改造,截至目前除去两户因翻建房屋的原因尚未进行改造外。其他农户旱厕全都改造完成,且已经验收完成。
村内环境卫生是衡量美丽乡村的重要指标,村两委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两委会议共同商讨,将全村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分成不同批次进行清理。为了在清理过程中减少矛盾,我们通过党群会议商讨制定管理制度,并以书面形式提前告知村民,前期工作非常充分。经过两周的不断努力,李店村清理了主要街道两侧的三大堆、卫生死角和小菜园......
“驻村,就是一场历练,看着村里的变化、群众的信任,心里特别开心。我是第一书记,就要做出样子给群众看,带着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让群众尝到脱贫致富的甜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回顾自己担任第一书记的经历,王海荣心潮澎湃。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97年,改革开放已经40周年,正是因为有无数优秀党员的无私付出,才让千千万万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心系群众,让他们的行动有了山的巍峨;脱贫攻坚,让他们的胸怀有了海的辽阔。
(撰稿:陈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