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级学长眼中的山工艺,虽有槽点,但却感受到满满的回忆。
吃了午饭有点蛋疼写写那些年的长清校区。
原来刚有贴吧那会的朋友也没几个了,现在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几年没回学校,竟然有落叶了,有落叶也就算了,竟然连火车也弄上了,让我想起那年去上海双年展前面那辆大火车。
开始了,年本人由于数学严重偏科于是开始学美术,年参加高考,目标山工艺,目标不是很远大哈,但是你能指望一个学了一年画画的考生有多么远大的理想,我考山工艺不仅仅是因为是这学校还行,主要是我觉得这名字挺奇特,人家叫什么美院艺术学院,这工艺美术学院听着有些奇怪。主要当时还怀揣着设计师的梦想,以为自己摇身一变立马成了坐在白领大楼里领着高薪受人拥戴的设计师。
结果:没考上。
后来卷铺盖去了另所高中吗,复习了一年,当年我虽然专业刚学,但是哥笨鸟先飞,把本该上网CS红警的时间都挤在了学习上,文化课哥又高的要命(不加数学一般控制在分所有),第二年拿了三个有效证,一个长春工业大学,一个东北师范大学,一个山工艺。想都没想就报山工艺了,那年考试的时候记得山工艺学费,
等报名的时候你妹!了。
那年的考生不容易啊,山工艺报了4万多,装潢系(后改完视觉传达设计学院)要个人,报名1万7千。
山工艺我来了。。。。。。
等等先别来。。。。。。。
为嘛?
哥在建设新校区。。。。。。。。来了你们想睡大街吗、
于是那年我们这届学生一直等到了接近十一月份,在家足足玩了5个月。。。国庆节的时候同一届的同学已经军训完放假回来兴高采烈描绘大学生活的时候。
我们还没开学。。。
很多大叔大婶见到我都说。。考不上再复习一年嘛,在家呆着你这么小能干啥!
。。。我真的没落榜!
秋风萧瑟的时候。。。。。我们还是来了。
开着车,车里拉着我上学用的被子暖壶,床单等用具,这些在开学前学校已经给你寄过去图纸(是的确实是图纸)让你按照上面的颜色格式采买定做。想着由于开学晚,取消了军训,我心里乐开了花。
长清校区实在太难找了,最后在火车站我们的车跟着绿色大吧驶入了长清。
但是我想告诉师弟师妹的是,那时候的绿色大吧跟现在走的不是一条路,为什么呢,现在这条路线很近,但是修那座桥的时候,据说当地的村民把沙子,石子、钢筋都偷回家了,那座桥足足修了两年,所以绿色大吧一直走一条从长清县绕出去的路,一般到济南城公交车要走两个小时。
我在路上看着就不对,不是在济南吗?怎么稀里糊涂进了山,进了山也就算了,山上全是石头,连棵树都没有,荒芜一片。渐渐的终于来到了大学城。
那场景,东营的同学可以联想一下胜利油田,家里不靠近油田的同学可以联想下课本中提到的戈壁滩。。。十几公里长一望无际的黄土堆,连棵树都没有,公路上全是黄泥,秋风萧瑟,黄土四起,遮天蔽日。各个大学都在开工,塔吊是视野率最醒目的东西。
路上就是这个荒芜的样子
那时候的女子学院
终于见到了一个巧克力色建筑。。我老妈说这地挺荒凉啊,我老爸说让他想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刚来这地的时候,你要告诉我这山里有狼,我都相信,当然野鸡什么的当年还是经常见的。
终于来到了山工艺。。。我去。。学校里连路都木有。。校门据后来的老师讲是为迎接我们前天晚上施工到凌晨三四点才弄完的。
新校门,这个校门已经是进学校几个月后拍的了仍然如此,当时的情景大家可以想象到
报完名也算入学了,从此就是一名大学生了。
看看后面大吊车
来了以后发现这地真什么都没有
办公楼没建起来。。
合堂没建起来
操场没建起来,连平整也没平整
澡堂没建起来
超市就一个,没什么东西
图书馆没建起来
博物馆更别提了
实验室压根没有概念
商业街没建起来
连长清网吧一条街都没有
阶梯教室也没建起来
说到这里很多同学也许会有疑问?那你们是怎么生活的。。。。。。
怎么生活的?让我仔细想想。。。。。
更可恨的是宿舍四个人。斗地主人多余,玩保皇人不够。关键还没有电脑。。。毕业后我想到这个问题,我一直再想当初为什么不玩麻将。
那时候的男生公寓与女生公寓就各有一个,不过男生公寓女生可以随便进,因为不让进也不行,前面咱们已经说了,办公楼还没建起来呢,各个院系办公室,团委什么的就都放在男生宿舍一二楼。当然那时候学生也不太多,一大部分人在老校区,所以空着很多屋子。好这个办公楼的问题解决了。
下一个是合堂,合堂没建成大家怎么上课呢?一般来说都是几个班合在一起,在一个教室里,大家把书放在自己腿上,老师在前面讲课。这样就解决了合堂的问题。
操场没建起来更没关系了。。事实上操场建起来已经很久的事情了,大部分的男生都比较宅,没功夫去运动,想运动的都去女院了,那里有地方运动,缺少运动的人,而且还不缺妹子观众。
下面该说说澡堂了,11月开学,已经不能在洗手间里洗澡了,那不能不洗澡吧。。呵呵。。所以大家把目光瞄向了对面的山师。
都是祖国的花朵,就不要分的太清。。于是通过同学及同学的同学等关系大家就把山师的澡堂当成了我们的澡堂。至于超市,山师超市也是我们的购物商场,以至于有山师老师说,是山工艺的学生拉动了我们学校的物价,他们的消费能力太强了,我们必须要闭关锁国,进行贸易保护。说归说,大家该去还是去。我甚至怀疑后来山师不让外校学生进了,与我们学校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你不想去山师购物的话也可以去长清,那时候大家去的最多的就是心连心超市。
可以免费购物车太少,所以大家挤车的时候直接从车窗爬。
当然那时候的商业街只存活在效果图里。
博物馆和实验室就别提了。。澡都没得洗还想着博物馆的人脑子肯定有问题,实验室也没啥必要大一基本不是画坛子就是画人体,要那玩意基本也没啥用。
就说说网吧吧,那时候网吧一条街也没有,长清也太远,那时候还没流行大一买电脑,一个系也平均不了2台,那怎么上网呢,学校就准备了两个网吧,每个网吧30台机器,一个小时2.5元
就这你还得排队,一般要在网吧外面站1两个小时才能轮的上。
网吧的地点在教学楼二楼。后来教学楼里叫网吧很难听,改名电子阅览室。实际上里面全是玩游戏和看电影的。我就没见过一个学习的。
后来为了解决上网问题,长清建立了网吧一条街,商业街也很庸俗的出现了大量的网吧,当年巨龙网吧多次支持我们学校及周边学校的活动做广告,号称要打造全亚洲最大的网吧。。可惜电子时代发展太快了,第二年本人花了五千大洋组装了一台内存的电脑,再后来基本上人手一台电脑,网吧的日子不太好过吧。
当然有个很大的问题是。。在电子阅览室你不能通宵,想通宵还得去长清。一般人还排不上队。
当然那时候犯罪分子很多,民工也不少,晚上路上都是没人的,静悄悄一片,荒草丛生。所以没几个人去通宵。刚入学也没那么大胆子,当时人老实,不能和师弟师妹们这些敢闹天空的孙悟空比。生怕被学校弄个处分。再加上是新校区没有遗传下来的坏毛病。所以大家一切都很安分守己。
图书馆就一间教室,里面全是地摊文学,想找艺术类著作基本不太可能,里面除了读者就是知音,地址就在教学楼一楼楼梯左边。我去看过几次,由于太无聊,就不再去了。
看看那年我们报名时候的状况。。。。。。。
那时候的妹子穿的多含蓄啊不过渐渐的就有超短裙可以看了~~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看看这一地泥浆
民工太多学生安全是问题。
据当地警察头目开会给我们讲就在我们住进来前一个月抓住了一个入室女干七八名女子的男子。
这几张图片是师姐们来写生的。。。。。
貌似后面那个师姐长的挺俊,估计现在都是孩子妈了。
师姐用帽子永久遮住你的脸,给我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吧
既然大家都没有什么娱乐设施,所以没事找乐子了,那时候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直到大学毕业后我们也感慨颇深。
大家都是艺术生,高中里打架什么的自然不必说,但是一旦上了大学,几乎大家一夜变成了和善,安分守己的好学生。这应该与上面没有文化积淀,大家全凭自己的想象过着自己的大学生活有关。而且大家似乎见了都很客气,起码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比别人有多么了不起,而且我注意到一个情况,连染头发这种事情都是后来人带进来的(不是说不可以)。
而且更奇怪的是当年一群光棍,大一却没有几个谈恋爱的。。。。。。
当然了,没有什么娱乐的东西,就自娱自乐,刚进学校的时候开迎新晚会我都忘了演的什么东西了,在男女宿舍楼之间一辆敞篷大汽车做舞台,几个妹子又蹦又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民工大舞台。那个时候各个系里面的学生会也刚刚成型,老师人手不够,基本上是学生自治,学生管理学生,当时学生还是比较老实,虽然是同级但是下达的指令也是听的。学校学生会主要是办一些学校的事情比较神秘,那个时候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还没成立。其他的什么社团也很少。晚会一般就是元旦晚会和圣诞晚会。然后就是什么突然事情的募捐晚会。
后来各个学院为了打发自己无聊的时光,和争创先进都推出了一系列自己的节目,什么超级模仿秀什么啦啦操什么五月的花海,大学生宿舍文化节什么的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刚开始的时候节目推广程度不是很高,各个节目都是摊派人去看,基本上每个班都接过这样的政治任务。虽然开始有些窘迫,但是渐渐的就好起来,后来再也懒得有人去被动观看节目。
我记忆里五月的花海貌似办的不错,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还是一群妹子穿着裙子在上面又蹦又跳吗?
对了,有个节目让我们很无语就是那个阿拉伯舞,说实话跳的不错光着脚露着肚子跳的挺卖力,就是这舞蹈出现的频率太高了四年大学看了十几次。。。泪奔
那个时候除了去给人家当观众外,还有就是干苦力,估计现在也干苦力但是没有以前干的多,咱学校的桌子有多重大家是很清楚的,当年就是靠学生男生两人一张,女生四人一张给抬到一二三四五六楼上去的。
楼主当时在学生会天天拉赞助。那时候拉赞助基本是去济南,找些什么装机店啊之类的拉。活动也五花八门,反正没什么事情闲着也是闲着。那时候没电脑,也没啥书可看,天天画画都快吐了,遛狗斗鸡的也不符合当时的现状(后来兴起了宠物热)
:说起仓鼠有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隔壁一宿舍特爱好动物,养了一堆难得一见的宠物,哈哈有大蜘蛛还有一条大蟒蛇(哈哈很刺激吧)后来他拿那仓鼠喂蟒蛇,结果一只仓鼠跑另一隔壁宿舍,我哥们说荷兰猪,我要养起当宠物,我说那是荷兰猪吗?我怎么看着像小白鼠,结果我们几个无聊天天喂麦片,后来那老鼠养的很肥,结果寒假的时候忘了带回家,回来后就哭了。。老鼠太饿了咬破了笼子,自己出来把他们宿舍的衣服咬的全是洞最后还是饿死了,我那时候养了一只蛤蟆(在学校池塘抓的)结果放在阳台上,他直接蹦出去了,眼看着从五楼跳下去了,我去。。竟然没死。。就随他去了
对了当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娱乐项目就是喝酒
那时候的喝酒可不是几个人凑一起,要喝就是整个班一起喝,白的,啤的,红的来着不拒,地点就在二楼餐厅,那时候里面全是大圆桌,你会发现好多个班的同时进行,一个人凑二十块钱就能喝一晚上,过节喝,过生日喝什么理由没有也喝,反正就是打发时间。喝多了就去邻桌和不认识的人喝,或者喝多了玩游戏输了的去和卖饭的大妈说我爱你!大妈也是久经沙场见怪不怪后来也不鸟我们了。
当然男生在宿舍里也是喝酒的。。。买上点花生米,带几个菜,买瓶白酒哥几个就喝上了,纸箱子垫底,画板一铺,打上两壶热水,倒杯子里。杯子都喝水了那用什么喝酒?我告诉你是矿泉水瓶盖。基本上两瓶白酒够四个人喝一晚上的。当然洒掉一大半。
后来,学校看着实在太荒芜了,然后就发展大家去后山种树,很多人都去了,但是我没去,本人对爬山没啥兴趣,那后山总共也就上去过三次。山后面有些果树,我宿舍一个哥们去摘了一大塑料袋杏,太酸了。不知道这玩意现在还有没有。而且那后山据说是徐志摩在那撞死的。这个说法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考证出来的。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这个说法。
还有告诫师弟师妹们千万别再山上腻腻歪歪的,男生很多宿舍是有望远镜的,经常那东西往山上看,我告诉你看的十分清楚,尤其你在山顶的时候。
同学们在种树~
说到望远镜想起一件趣事,后来师妹们来了,就住在我们宿舍楼对面(具体位置大家都知道)我一哥们就在那拿望远镜大晚上瞭望妹子。当然师妹们都不傻虽然刚上大学,还是知道后面是男生宿舍,所以换衣服的时候会拉上窗帘。当然很多妹子夏天穿的较少都在宿舍排练节目,这哥们无聊就拿着望远镜在那看。我们在旁边吹牛逼,时不时的问问有没有看到什么?突然这哥们跟中了枪一样跳了起来。赶紧把窗帘拉上。
我们说怎么了,后来那哥们把窗帘拉开一条缝让我们用望远镜看。
望远镜中对面一个妹子也在拿着望远镜参观男宿舍。
后来我们有电脑了。。。。。
但是当时有个及其NB的程序就是停电。
记得当年刚进山工艺长清条子头目给我们开会期间突然接到一条短信就给我们读出来了
其实那条短信再当时很流行就是讲大学城各个学校的,比如什么什么事师范什么什么是女院最后一句是讲咱们学校的:白天停水晚上停电,抬头一看,我靠!工艺美院。
这就是对当时的写照。所以大家在玩着游戏,做着作业的时候经常会断电。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于是就开始往楼下扔矿泉水瓶,啤酒瓶,个别比较懒得同学还把自己的生活垃圾扔下去。
到后来引申到了鞭炮,几个作死的还放火。东边的喊:西边的来一个。西边的喊东边的来一个。然后只听几声响声,整个宿舍楼一片掌声
那年头晚上没老师,没人管,其实上大二后基本没人干这事了。都是看师弟们的热闹,结果师弟们好几个被处分了
新生入学报到的时刻
下面是潘总带我们中秋嗨歌
忘了潘总唱的什么了
那时候的娱乐活动还有就是看电影由于大一,电脑较少,学生会周末都会在阶梯教室放电影,有时候我也和山师的两个同学去山师看电影,不过山师的电影是收费的,貌似两元一场,不过都是我这两个同学掏钱,一男一女陪我玩了三四年,直到大四毕业我才糊涂的知道他们早就是男女朋友了,突然觉得自己这四年真是异常闪亮的电灯泡。
大二开始学校的建设就陆陆续续的完成着,最奇葩的是我们宿舍楼对面,也就是靠山的宿舍公寓在我印象里很奇葩。因为眼看大一暑假了这楼也没盖起来,我当时还在想新生来了他们住哪啊,难道真要睡大街。暑假结束后我奉命来接新生,一看这楼竟然盖起来。墙都是刚刷的。里面很潮湿,宿舍楼外还是一片黄土,外面全是垃圾。
我想明天新生就来了这可怎么住
结果没几分钟就让我们去打扫卫生了,扫了垃圾,铲了黄土。屋里还有一股霉味
第二天大一新生就屁颠屁颠来报道了。
第二天我去接新生,远远看到一个人,满脸沧桑。那人是我高中同学。
当年我们三个一起考山工艺。第一个04年去了应用设计学院我05年考入山工艺,结果这家伙06年又屁颠屁颠来了考的是造型艺术学院。。。虽然三个人都凑齐了,但是一直到毕业也没能在一起吃顿饭。
后来这哥们一来大学就想进学生会,其实挺有才,后来混的不错。比我大两岁却比我低一级(本人当时年龄算小的)当然混弄那帮孩子还是没啥问题的。‘
一直想进个部门,我就托另外一个同学给帮忙找找关系,找个熟人,也算对得起我这后来的哥们。
结果我同学哭丧着脸说,那个部的部长是个女生,和她不熟,说那妞和他一个班但是没说过话。最后我那后来的同学进了另个部门。
后来就有戏剧性了。。。
一年后我和我女朋友说起此事,说你们系怎么还用妞当部长。
可恶的是那个妞就是她。
那时候我们电脑玩什么呢?一般就是老俗套,刚开始那会玩网游的同学还不是很多,当时主要就是红警和CS,整个男生宿舍楼里枪炮齐鸣,开着大音响很拉风。那时候好像还没有CF,一般都是那个最小的地图,宿舍局域网内战,上来直接开枪。后来还举行了一次正规的CS比赛,教学楼里进行,在一楼大厅有个大屏幕下面很多观众通过屏幕观战。我当时还是裁判员。
再后来就出现了跑跑卡丁车的热潮,那时候这游戏风靡,大家全在玩这个游戏,男女宿舍一起组团去网上找人PK。再后来就进入了魔兽时代了。
如果说交友网站的话,那时候不像现在玩校内网(人人网),那时候有个交友网站叫:占座网咱们学校是占座网的终极用户,大部分学校占座网注册率只有千分之几。而我们学校几乎人手一个账号。后来由于其他学校玩的少都在玩校内网,于是大家也都走了。现在占座网不知道还能不能上。山工艺当年的同学们应该都记得这个网站。很多少男少女都是通过这个摆脱单身的(ps我也是)
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看看这个网站还在不在,对了后来还玩贴吧。。当时吧主叫偶系萌萌,一个据说长的挺漂亮的妹子。。。。。后来全国大学贴吧都被和谐了,我们也就都做鸟兽散了。
关于吃的问题。。。。
就一个餐厅那时候还没有商业街。。后来有了你也不能天天跑那么远去吃
所以餐厅就是我们的全部。
而且那个时候我们还是有补助的每人每月貌似30块钱的补助,后来物价上涨学校又响应国家号召加给了20/月补助。不过后面的童鞋就都没有~大家不要羡慕。
后来由于物价上涨,餐厅饭菜也要涨价。这个时候大家都很不愿意。
于是就出现了后来的罢餐运动。
也不知道当初是谁想出这么个主意的,餐厅做好饭,学生都去超市买方便面去了,然后大量的饭就浪费了,搞上两天餐厅也着急了。
后来事情总得有个解决啊,学校非常照顾学生的感受,然后解决办法就是谈判。
我有幸是当年的学生代表之一。
后来餐厅的大叔可怜的说,同学们你们扪心自问下,谁没拿过餐厅的筷子,碗什么的,这勺子最近一个周就要买把啊,大家拿了就拿了,但是别当一次性用啊。
说的我们很惭愧,但是惭愧归惭愧,菜价当时也没怎么涨。
大家比较懒所以大家只好把餐具带回宿舍泡方便面了(对不起餐厅经理,我好像也拿过一双筷子)有很多同学比较懒用完了不刷直接扔了。至于勺子我想说估计那时候大家都在开版画课程,用勺子弄油墨画纸的挺好用吧~~?~
说到吃,当时后山上有个大帐篷以前是给农民工做饭的,后来农民工走了就成了我们的后厨,那的大盆鸡不错才25元一盆,够一个宿舍吃的了。后来没有了。不过那时候商业街也建起来了。
再添加一下娱乐新闻,当年山工艺娱乐活动十分少,后来有一次室外温度40度的时候学生会一位神人竟然请来了高胜美来签名售书,让我们去凑人数,至于高胜美是谁,当时我也一脸茫然,更不用提30块钱一本的自传书我更不会买了,经学生会大神们的指点才知道就是那个唱《千年等一会儿》的,我一想这是有美女可看啊,立刻冲下去,和我一起站在太阳底下的还有大概三十来个同学,那美女呆在自己的沃尔沃里就是不出来,估计是嫌弃人少,师兄我晒的满头大汗,她却悠闲地在车里吹空调,经学生会调节签名售书变成了签名送书,才又陆续来了几十个和我一样没有见过明星的同学,快要烤干的情况下,终于轮到我了,她在书上随手划拉了几下我接过书。握住她手的一刻我惊呆了,才想起她唱那首歌的时候我才上小学,现在我都上大学了,大约一厘米厚的化妆品仍然掩盖不了她的沧桑,浓重的口红让我想起了恐怖片,手上估计擦的防晒霜太多了,弄了我一首油,不是夸张,我回去真得洗手了。
我在学校见到的另一位明星就是徐少华同学了,就是饰演唐僧那位,他是山东话剧团的团长,咱们校长的好朋友,那天我正带领大家搬桌子,一个光头大胖子堵住门口,我们几个想绕过去,他也想躲但是还是一直纠结在一起,后来站在台上校长一介绍我才知道这又白又胖的光头就是唐僧啊,当时真是毁了我的童年。
不过徐少华同志人比较和善,只不过中年发福罢了,我相信他已经很难再也唐僧了,戴上墨镜可以和孙红雷一起去演黑社会老大了,至于演的话剧内容因为本人虽然一直无时无刻不想树立自己的高大上的形象但是奈何内心难免猥琐,深深的记住了这个话剧,为什么呢?这个话剧里面有个十分经典的镜头就是一个不良少女被众人轮和谐奸的场面,那时候我还是单纯的犹如一张白纸,哪见过这场面,看到这一幕时候我发现周围观众的表情都很微妙,男生女生脸上都带着一丝坏笑
那个时候正是手绘和电脑绘图交替的末期,对传统手绘还是比较重视的,大一基本是在各种画画中度过的,晚上光线不行,不适合绘画,所以也就没什么晚自习,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晚上老师都回济南了,也没多少师哥师姐的照看着,所以晚自习四年就没上过。
说是四年没上过晚自习,其实也不完全对,大四那年得知前女友考研,偷偷借上自习的名誉去看她,去了十几次,我从她眼神里发现了我原来是透明物体,后来就懒的去了![吐舌]不过后来她也没有考上,对于这个结果我一度自我感觉良好的认为莫非我当年不是透明物体,我的出现动摇了她求知的内心?后来我发现我想多了,这个结果也许仅仅是个智力方面的问题,好了,不开玩笑了还是祝她幸福吧!
至于跑操,第一年路都没有去哪跑操,第二年貌似才把操场给平整了,尘土飞扬的也没法跑。
那学生总得运动吧?于是就有了那段时间的活动期间。
那个时候活动用具是学校发的,每个班发了一大堆乒乓球系列,羽毛球谢莉尔,篮球,足球,跳绳,呼啦圈之类的,后来都下发到宿舍去了。基本人手一套活动用具,不知道现在还发不发。
就这样解决了活动问题。
至于跑操是从大三开始的,各个项目都建设的差不多了,那年年。全国教学评估开始,教育部对本科院校进行评估,各个本科学校忙的要了命。咱们学校也不例外,每天早上开始跑早操,整个学校都很紧张,谁也不敢违反纪律。每天早上上课的时候,学生处,各个学校辅导员都在教学楼门口等着逮迟到的。一旦被抓住迟到轻则全校通报批评,重则警告处分。当然那个时候也提出了学校的校训:天工开物,匠心独运。
那个时候楼主的班级比较倒霉,模拟评估,预评估,还有教学评估,全抽到我们班了(这样的几率很小)直接把班里的同学累了半死,大家为了不给班级丢人,基本三天的作业都一晚上搞定自己内部还要模拟下到时候怎么报道,反正记得那时候潘院长及其他各大学的校长基本把我们班听课听了个遍。
不过教学评估那几天福利还是满满的阶梯教室会议室讲座满满的,晚上还有京剧团的表演现场看京剧真是精彩啊第一次对这种传统艺术表现出了好感,那晚上好像演的是穆桂英挂帅与十字坡武松,一群老外和我们看的都是津津有味。
后来教学评估折腾了几个月终于过去了,那年学校排名不错。但是跑操还继续,后来学校发现一个问题同学们半夜3点睡觉的毛病依旧没改变,但是早上起的早还去跑操,上课的时候基本就在睡觉了。所以后来也就不跑操了。
说说考试。
学美术的孩子你懂的。学专业大家还是比较认真的
英语是硬伤,那时候高考英语限分50分竟然有很多人考不到。
到了大学更不用提了。
好在学校还是比较照顾同学的,刚开始考试英语考试很多都是出自课后题。就这样一大群懒人连背都不懈一背
后来我一工业系老乡,每次考试都把所有英语课后题缩印,并三毛一份,便于携带。名曰便于复习,好多都拿去抄、
我说丫真是个人才
后来他不干打印了。
我毕业后遇到他说,估计现在再也出现不了你那么经典的小抄了。
我建议大学千万别作弊。。考不过可以补考的,但是一旦被抓住学位证就报销了。
考完试后一般就放假了,大学城的假期都是很长的当时随便个假期都50天左右,对面山师因此上了新闻,说教育缩水,一天能省取暖电费十万元,当然咱们学校省不了那么多,但是回家时间太长也确实没什么事情干,后来早去都是没水没电,我和一哥们差点冻死在宿舍里就因为早回去了七天。
关于写生。。
第一次去外地写生挺兴奋的,那时候在山里呆傻了,大家一起出去写生很是兴奋,好几学院的目的地是宏村,更多的目的地是江西婺源,不知道师弟师妹们都去的哪。
那时候去南方咱学校好几个系四五百人,火车票都买不上,结果当时学校和济南军区联系了下,正好有军列要去南方,后面就多挂了几节车厢。等大伙赶到火车站,一群人背着画板在外面傻站着,火车站就不让进,因为他们接到的命令是接部队,没想到来了一群学生。。后来调节了很久,才让我们进去。。。记得在火车上走了20个小时,几个车厢全是瓜子皮,估计乘务员肯定得疯了。
早期建设施工照片真是荒凉的不行
然后说说商业街
记得商业街刚建起来的时候,那个时候兴起了摆摊热,我们系十几个哥们都一起摆摊,晚上和周末摆摊的基本是大学生以女子学院和咱们学校的最多,当时我也紧跟着潮流走,进货渠道一般是在济南乐口,但是那时候我正好去聊城玩就去香江市场进了一批手套,袜子,玩具之类的,记得当时小玩具成本不足一块几本卖都是五块,手套7毛一副,卖两块五。
和一群哥们一起摆摊,其实就图个乐子,有个阿姨问我手套多少钱,我说两块五,她说给我两双,然后神秘的跟我说,你去看看那个摊多少钱。我一去看跟我的一模一样的手套丫卖七块,这也太黑了,记得一句话,只要有百分百的利润,资本家就敢冒上绞刑架的危险,这家伙够满门抄斩的了。。。。
几个同学有卖帽子有卖皮带的,大家凑一起都是扯淡,以胡扯为主,生意为辅,后来去个记者问大学城城管管不管我们,还错误引导我们要说说城管的可恶,(我那时候就知道了很多记者是无良的~~)我一哥们一看他想听故事立刻摆出一副憋尿的神态,绘声绘色的讲~~了一个,城管欺负小贩,小贩被迫打游击的悲壮故事(那时候我就知道有些小贩也是黑心的)那记者煞有介事的拿着个小本子记录着,不知道有没有上报。实际上当时的条子多是为了维护学生安全的,虽然形象不怎么样,有几个光头拎着帽子像伪军,但是根本就没人管摊位这种事情在当时。
商业街建起来后娱乐的地方就多了去了,本人喜欢一个人去逛街,当时烧烤摊的大姐们都是认识我的,我自己能吃很多烧烤,后来到了青岛觉得有些不习惯,因为青岛的烧烤是问你要几串的,不如济南随便吃然后数签子爽快,每每和朋友在青岛一起吃烧烤我就怀念当时在济南的时候。济南的夏天是很热的,小风扇直接不解决问题,所以大家都喜欢躲到糖果里面唱歌去了,因为有空调顺便睡在那了,虽说后来也开了很多KTV,但是都没有糖果这么经典,我相信在长清上学的孩子都会记得糖果的。
当然我们那时候也去溜冰,巴比伦经常去,想找女朋友的孩子可以去教女孩子溜冰,因为教学是手拉手的,我运气不好,因为我的轮滑技术是最烂的,用不着别人教,也教不了别人,后来就不去了,记得餐馆里面最喜欢去的就是一品川,后来改名叫四川菜还是什么忘了,里面的京酱肉丝做的很棒。后来还有小两口烤肉,也是经常去的,不知道现在还存不存在。
记得那时候旁边有个土渣渣烧饼挺好的。。不知道还有没有
商业街我一直认为是个供不应求的地方,无论东西做的多难吃,衣服再难看一般也能顺利的生存下去,因为人口基数大,爱好各不相同,比较显眼的除了饮食与服装应该就是宾馆了,哥对宾馆不是太在行,只是那太醒目了什么楚都啥的不知道还存在不,毕业两年后回过一次,晚上就住在商业街,看到一位学生正在拉扯着女友往宾馆拖,女生貌似因为买什么东西而生气了,就不去,看的那哥们百撕不得骑姐的样子。。我默默地想,师弟,我帮不了你。
山工艺的回忆实在太多了,再某些个夜晚我的脑海会自动的将这些沉淀的回忆波动起来。
还依稀记得坑爹的医务室
还依稀记得成群结队的服表系
还依稀记得上课前两排没人坐的阶梯教室
还依稀记得就五个人去上的外教课
还依稀记得没有树叶的光杆树
还依稀记得乐队噪杂的练琴声
还依稀记得没有谱曲的毕业歌
那些年,将阳台上的矿泉水瓶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卖了后,我知道我们就离开了呆过四年的山工艺。
虽然离开了,但是我们还有回忆,虽然离开了,我们还有无穷无尽的师妹师弟。
谨此纪念那些在山工艺长清校区的美好日子。
师弟师妹们等有机会我会回去看你们的!!!!!!
那些年的山工艺,或许也就停留在那张年毕业生离校周传单
的毕业季,一部《最美的时光》,又让我们看到另一个山工艺
▼点击观看作品视频|时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级数字影视班李亚辉、肖蕾、李潇、孙伟、李冉、任玮、张晨作品。
转逝十年,又临毕业
点点滴滴,好好珍惜
-END-
Maker_Art「创客与画家」订阅号
游离在科技与艺术之间
努力将创意变为现实
接受任何新媒体艺术科技作品
投稿邮箱:
maker_art
foxmail.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白癜风医院去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