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记得三十二年前的今天他们率先冲上了

年9月23日,我军在云南老山战场组织了一次出击拔点作战,在我军历史上留下了山岳丛林地打歼灭战的成功战例。在这次作战中某部侦察连七班“十勇士”担任第一突击队,为战斗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日前,我们专门采访了时任突击队副队长的王龙川,他向我们介绍了当时的情况。这是出自突击队员的第一手资料,一个个英雄的事迹让人难忘,一张张原始照片彰显着一代勇士的战场风采。在“9.23”战斗胜利32周年到来之际,让我们再次回望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向勇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赤诚卫祖国壮志酬南疆——侦察连七班“十勇士”英雄事迹

当年战况通报

九月二十三日,在收复我“”高地的反击作战中,侦察连三排长赵家昌带领七班等十名突击队员插敌侧后,断敌后路,机智灵活,英勇顽强,团结战斗。接连打掉敌人六个屯兵洞,炸毁60炮两门,歼敌21名,切断敌七根电话线,中断敌指挥和联络,缴获三支冲锋枪。在伤亡较大的情况下,仍继续坚持战斗到最后胜利。实现了他们“赤诚卫祖国,壮志酬南疆”的钢铁誓言。

“9.23”出击作战的敌占高地

战斗结束后,上级党委给五名同志荣记了一等功,给五名同志荣记二等功,烈士周秋波报请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9.23”出击作战前“十勇士”最后的合影

一、尖刀,猛插敌后

侦察连突击队的主要任务是给四团七连带路,在23日凌晨穿插到“”高地侧后,切断敌电话线,断敌联络,断敌后路。然后攻打敌排指挥所,实施抓俘,为七连正面进攻“”高地创造了条件。

22日晚11时,他们带领七连七班从“-17”号高地出发,绕过“”高地,迅速向“”高地穿插。23日五时前进入第一道堑壕待蔽,在总攻发起前六时进入第二道堑壕。当他们穿过一片芦苇荡时,发现原道路标志被破坏。排长赵家昌请示指挥所后,果断的选择了一条通路,带领突击队员沿大概方向奔袭前进。凌晨6时09分,准时插到了“”高地侧后的第一道堑壕。然后迅速向敌排指挥所搜索前进。当他们越过第一道堑壕时切断了“”通往“”高地的四根电话线,越过第二道堑壕时工兵班长赵传武又切断了通往“”高地的三根电话线。切断了“”高地之敌的全部联络和指挥。

6时15分,战斗打响了,“”高地背后之敌纷纷爬出洞来企图占领表面阵地。如敌企图得逞,势必给主攻阵地的七连带来较大伤亡。在这关键时刻,突击队不惜承担重大牺牲,排长赵家昌当即命令突击队用火力把敌人死死堵在洞内,然后投入了搜剿打洞的战斗。

二、勇士,威震敌胆

在排长赵家昌的指挥下,他们机智灵活,勇猛战斗,仅一小时四十分钟就打掉敌六个洞穴,一个暗堡。

突击队切断敌电话线后,迅速占领了距敌洞口十五米的第二道堑壕。排长赵家昌立即组织火力压制敌人,同时命令张峰带领鲍子强、秦汉青、周秋波迅速打掉对我威胁最大的一号洞。秦汉青、周秋波从正面钳制,张峰、鲍子强从两侧逼近洞口。这时两名敌人窜出洞外,担任掩护的李兰华当场击毙一个,另一个缩回洞内。张峰、鲍子强迅速占领洞口两侧,向洞内投出手榴弹和TNT药块,仅三分钟就炸毁了一号洞。

这时其他洞穴敌人拼命向洞外扔手榴弹,后侧“”高地的敌人火力向这边打来,赵家昌、赵传武、李兰华相继负伤。赵家昌迅速将全队撤到壕内重新调整部署。这时从“”方向跑来一名敌人,并“哇,哇”向我喊话,鲍子强故意向敌摆摆手,敌误以为是自己人,跑的更快了。班长张峰令周秋波、鲍子强准备抓俘,当敌人距我三十米时发现不对头,撒腿往回跑,鲍子强、周秋波当即将敌击毙。

重新调整部署后,他们同时分两组向二号和三号洞穴冲击,攻打二号洞的张峰,鲍子强,周秋波连续冲击了三次都未奏效,周秋波受重伤被救下,鲍子强右小腿被炸伤,但他们仍大喊大叫往上冲,在战友掩护下,他朝洞内投去TNT,又一梭子将洞口顽敌打死,和两名战友打下了二号洞,炸毁60炮两门。与此同时,攻打三号洞的王龙川、刘宗臣、秦汉青也不顺利,就在他们又一次冲击敌洞时,一颗手榴弹落在他们中间,三人同时向右卧倒,秦汉青被炸伤。他们重新交替掩护,慢慢接近洞口,秦汉青刚迂回到洞口左侧,突然,左腿边一个暗火力点开火,把他的左腿打了个洞,他顺手把手榴弹塞进暗堡,同时,刘宗臣、王龙川一跃而起炸毁了三号洞。

排长赵家昌在攻打三号洞时嘴唇负伤,电台也被损坏。班长张峰接替排长指挥,全班集中火力打下了四号洞,然后又向敌指挥所冲击。

在激烈战斗中,身负重伤的周秋波被枪炮声惊醒,他和已经负伤的赵传武爬出堑壕,他们发现了一个三角形的洞口,三名敌人用火力封锁我冲击道路,两位伤员以惊人的毅力,不顾伤痛,慢慢爬近敌洞,赵传武从左侧投进三颗手榴弹,周秋波从右侧投进两颗手榴弹和一根爆破筒,炸毁了敌洞,毙敌三名。

攻击敌排指的战斗异常激烈,突击队十人已伤了八人,他们数次冲击后,王龙川,刘宗臣慢慢接近敌洞,鲍子强和秦汉青也随即跟上,他们把所有的炸药,手榴弹,爆破筒都投进了敌洞,配合七连五班打下了敌排指挥所。

三、卫国,甘洒热血

在激烈的战斗中,十名突击队员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个个英勇顽强,有的多次负伤仍坚持战斗,有的为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烈士李兰华三次负伤三次冲锋,直至壮烈牺牲,被同志们誉为“八十年代的于庆阳”。

在攻打一号洞穴时,李兰华击毙一名敌人后,一颗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他右眼球被炸出,排长把他拖下堑壕给他包扎好伤口,由于伤势较重,他昏了过去。战友们攻打二号洞的枪声把他从昏迷中惊醒,他一把撕掉缠在右眼睛上的绷带,一手捂眼,一手举枪,强忍着钻心的疼痛向敌洞冲去。他打出一梭子弹,投出一颗手榴弹。与此同时,敌人打来的一排子弹击中了他的两腿,他一个趔趄扑倒在地。战友刘宗臣急忙上去给他包扎伤口,他一把推开刘宗臣,一股神奇般的力量使他站起来向前又冲了三四米,打出枪膛中的全部子弹,正准备投出一颗手榴弹时,一排子弹又打中了他的腹部,他应声倒下。战友们把他抬到堑壕,发现他的裆部,睾丸,两腿全部打烂,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弹孔。他临终前还向刘宗臣说:“我已向指导员交了入党申请书,请排长介绍我入党”。牺牲时还紧紧握住那颗没有投出去的手榴弹。

七班长张峰在战斗中打得更为机智灵活。他带领一个小组接连拿下了三个洞穴。排长负伤后,他代替排长指挥,多次调整部署。当组织打四号洞时,荣伟,鲍子强相继负伤,他把两位伤员拖下堑壕,反身跳出一道岩坎向敌洞射击,掩护战友进攻。这时从“”高地射来的一发高机弹击穿钢盔打中他的后脑勺,鲜血脑浆直往外流。战友王龙川给他包扎伤口,他高低要把急救包让给别的伤员,不肯包扎。在昏迷中还对王龙川说:“川子,别管我,让我躺下休息一会,我还能打”。(张峰于医院因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被同志们誉为“钢铁战士”的周秋波,五次负伤,仍顽强的坚持战斗。他在追击一名逃敌时,左脚掌被击穿,他忍着疼痛,一瘸一拐的向敌洞冲去。一排子弹打中了他的右小腿,他一咬牙向洞内投出两颗手榴弹,激战中他的左大腿又中了两发子弹,王龙川把他拖下来包扎伤口,一颗手榴弹落在他们身边,而身旁还躺着负重伤的赵传武。在这危急时刻,周秋波一把抓起手榴弹顺手向外甩出,手榴弹在壕顶爆炸,两位战友得救了,而周秋波手指被炸伤。在攻打三号洞时,他还爬着往上冲,战友们死活把他拖下来。

昏迷中他被一阵枪声惊醒,他和赵传武爬出堑壕,发现右上方有一个三角形洞口,三名敌人正向我进攻方向射击,他和赵传武拖着负伤的身体将敌洞炸毁,战斗中,一排子弹又打中了他的腹部。由于伤势过重,被救护组抬到半路就光荣牺牲了。

共产党员荣伟在战斗中两处负伤,在抢救伤员时不幸踩响了地雷,左小腿被炸断。战斗结束后,他和三处负伤的赵家昌一道往下撤,赵家昌背着他走了三百多米就再也走不动了。荣伟让排长先走,排长坚决不同意,他对排长说:“你先去叫人吧,叫人来抬我。”他叫排长给他留一颗光荣弹。当排长带人来抬他时,发现他又向前爬了近五十米,躺在草丛中停止了呼吸。他的右胳膊肘全部磨破,血肉模糊,在他身后留下了一条殷红的血迹。

四、舍生,掩护战友

在血与火的战斗中,七班全体同志都能舍生忘死的掩护战友,他们是一个有我无敌,团结战斗的英雄集体。

在攻打一号洞时,李兰华右眼被炸瞎。排长赵家昌给他包扎伤口,一颗手雷落在离他们不到三米的地方。赵家昌没有察觉,李兰华欲捡但已来不及了,他猛地把排长推到,翻身扑在他的身上,弹片从李兰华的头顶飞了过去,赵家昌得救了。

在攻打四号洞穴时,荣伟两处负伤,但仍坚持战斗,一颗手榴弹落在他和王龙川中间,荣伟身后有一弹坑,只要往后一仰就安然无事。为了救战友,他一步上前捡起手榴弹顺手甩了出去。

像这样奋不顾身掩护战友的又何止两三人。烈士周秋波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先后两次捡起落在战友身旁的手榴弹甩出去。在攻打四号洞时,班长张峰为掩护战友被高机打中后脑勺,最后光荣牺牲。排长赵家昌的嘴、腿、手三处负伤仍坚持战斗到最后,当把烈士,伤员都抬走后才最后撤下阵地。

十名突击队员只有王龙川,刘宗臣没有负伤,他俩为救战友耗尽了全部体力。他俩把大脑负伤的张峰一点一点拖下阵地,又三次寻找救护人员抬下李兰华和和周秋波,然后在两条交通壕内往返四次找回失落的武器装备,才最后撤离阵地。

五、源泉,赤子忠心

侦察连十名突击队员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面前毫不畏惧,前赴后继,英勇顽强,是因为他们对党,对人民,对祖国赤城的爱,是他们对党,对人民,对祖国有一颗赤胆忠心。烈士李兰华临终前唯一的夙愿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他没什么要求,只有一个信念。

烈士周秋波在侦察“”时被摔伤,从医院里跑出来腿上贴着膏药参加战斗。临出发前还向党支部交了仅有的五元五角钱的党费。

刘宗臣临战前拉肚子,他瞒着领导天天偷偷吃药,是带着病上战场的。

组成突击队,他们人人向党支部递交了请战书,决心书。张峰、王龙川、医院里跑出来,死缠硬磨参加突击队的。

在战场上他们是勇士,在平时是连队完成各项侦察任务的主要骨干。

他们中间有七名共产党员,三名共青团员,都是连队最优秀的战士。

为“”高地反击作战的胜利,他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十人中有四名光荣牺牲,四名负伤,让我们牢记这十位勇士的名字。他们是:赵家昌、张峰、鲍子强、秦汉青、王龙川、刘宗臣、李兰华、荣伟、周秋波、赵传武(工兵班长)。

他们是祖国母亲的优秀儿子,是伟大军队的优秀战士。

直工科联合整理

侦察连党支部

一九八五年十月十日

战斗的脚步,血染的征途——荣伟烈士

荣伟同志,安徽省阜阳市人,汉族,一九六五年十月出生,一九八三年一月入伍,一九八五年六月入党,生前系侦察连五班副班长。在九月二十三日我出击“”地区的战斗中,他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和战友一起炸毁敌屯兵洞六个,火力点一个,只身毙敌两名。战斗中他舍生忘死掩护战友,身上三处负伤仍坚持战斗,在左小腿触雷炸断后,仍顽强的向前爬去,身后留下了近五十米的血迹,为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九月二十三日凌晨五时,荣伟和其他九名战友穿插到“”高地侧后。6时15分战斗打响了,荣伟和战友们一道向敌屯兵洞冲击。他巧妙的利用地形,闪身跳到洞的右侧,迅速向洞内投进一颗手榴弹,战友王龙川随后占领左侧,压制敌人,仅用三分钟就打下了一号洞穴,毙敌三名。当他们继续搜剿到下一个敌洞时,荣伟发现一越军提着枪光着膀子向“”方向逃跑,他一个点射将敌打倒。接着荣伟与战友们一起手榴弹,炸药块交替使用,很快打下了二号,三号洞穴,一个暗火力点和两门60炮。

攻打四号洞的战斗开始了,排长命令荣伟所在的第一战斗小组从右侧迂回接敌,就在他们冲击中,一颗手榴弹落在王龙川脚下,王龙川正全力向洞内猛烈射击而没有察觉,紧靠王龙川的荣伟一步跃起,将王龙川扑出去三米多远,“轰”的一声巨响,王龙川得救了,荣伟的右腿被弹片炸伤。王龙川给他包扎一下,又一同向敌洞冲去,与战友们迅速将四号洞炸毁。

攻打五号洞的战斗异常激烈,敌人的轻重武器一起向他们压来,负伤的荣伟仍顽强的坚持战斗,他一阵猛烈射击吸引敌人火力,掩护战友向敌洞进攻,这时四团七连主攻分队也攻上来了,他又一次跑到洞口投进两块TNT,协助步兵战友消灭了洞中之敌。

战斗结束了,荣伟扶起三处负伤的排长往下撤,当通过一片开阔地时,他不幸踩响了地雷,左小腿炸断了,鲜血直流。排长赵家昌当即给他包扎,他笑着对排长说:“我们的任务完成了,请放心,爬也要爬回去”。面对这位坚强的战士,排长心里刀绞一样难受,他背起荣伟艰难的向下撤,当他走了三百多米远就再也走不动了。荣伟见排长累成这样,就再也不肯让他背了,他对排长说:“你先走吧,回去叫人来抬我”。排长刚走几步,他又叫排长给他留下一颗光荣弹。

排长走了,此时的荣伟心里装着的还是战友,为了减轻战友的负担,他拖着残肢,艰难的向前爬去,一步,两步,一米,两米……

战友们来了,排长带着担架来了,可他们发现荣伟向前爬了近五十米,躺在草丛中已经停止了呼吸,他的两胳膊肘全部磨烂,血肉模糊,手中还紧紧地攥着那颗光荣弹,在他身后留下了一道殷红的血迹。

青春生命闪光的流星,智勇双全的虎将——张峰烈士

张峰同志是山东省济南市人,汉族,高中文化,一九六五年二月出生,一九八三年一月入伍,一九八五年六月入党,生前是侦察连七班长。张峰同志在“”地区反击作战中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和战友们炸毁敌屯兵洞六个,毙敌21名。他只身毙敌3名。在排长负伤后,他果断的接替指挥,在战斗快要结束时为掩护战友身负重伤,因抢救无效,在医院光荣牺牲。

一、机智灵活,奋勇杀敌

九月二十三日凌晨六时零九分,侦察连突击队按时到达了“”高地后侧的第一道堑壕,然后迅速向敌排指挥所摸索前进,在运动中,张峰同志突然发现“”高地通向“”等高地的电话线,迅速和秦汉青一起用微冲打断一根,六点十五分战斗打响,排长赵家昌立即命令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封住敌洞口,并命令张峰带领鲍子强,秦汉青,李兰华,周秋波等同志向洞外扑去,张峰同志冲在第一个,一边指挥一边战斗,突然,洞内窜出一名越军,张峰立即举枪射击,将其击毙。洞内的敌人不断向外射击,投弹,压得战士们抬不起头来,有两名战士负伤。张峰带领鲍子强,趁手榴弹的烟雾迅速接近洞口,猛向洞内投了三颗手榴弹和两块炸药,将敌洞炸毁,歼敌三名。这时,从“”方向走下一名越军向“”喊话,张峰令准备抓俘,当敌距他们只有30米时,鲍子强一枪击中敌下肢,敌忍痛逃命,张峰和鲍子强举枪将其击毙。

二、沉着果断,灵活指挥

排长赵家昌在激战中负伤,张峰接替指挥战友向敌二号洞逼近,一边命令火力掩护,一边冲向敌洞。前进中,张峰,王龙川,荣伟三人交替掩护,交替前进,在距敌七八米的一条堑壕时,敌人投来的一枚手榴弹正落在王龙川的身边,荣伟在掩护王龙川时被手榴弹炸伤,张峰继续向敌洞冲击,敌人猛烈的射击逼迫他们撤了下来,张峰立即调整队形,令在火力掩护下分左右两侧迂回接近洞口,可小青山,“”等高地的高机一齐向他们射击,他们被迫再次撤了下来,张峰又令荣伟,王龙川迂回接近,他自己从正面冲击,他们接近洞口后,迅速向敌洞投进炸药块,可是不大奏效,猛力的炮火又迫使他们撤下来。火力稍一减弱,张峰立即命令用手榴弹开道,迅速跃进洞口,占领有利地形,向洞内投出一根爆破筒,然后又投进手榴弹和炸药,将敌洞炸毁,毙敌六名,炸毁60炮两门。

三、掩护战友,身负重伤

战斗在激烈的进行着,张峰一边组织继续打洞,一边观察敌人动向,边打边冲。在接近另一洞口时,张峰发现身负重伤的周秋波跟了上来,“”方向的高机猛烈的压在他们头上,时刻都有生命危险,身材高大,力猛过人的张峰把周秋波一把推入坎下,自己纵身一跳落在周秋波身旁,用身体挡住了周秋波,这时从“”方向射来的一发高机弹击穿张峰的后脑勺,鲜血和脑浆顿时流出,王龙川立即给他包扎,他坚决不让,说不要管我,快去消灭敌人。说着撕去了头上的绷带,又向洞口冲去,王龙川把他按在壕内给他包扎,他对王龙川说:“川子,别管我,把急救包留给其他伤员,你让我躺一会,我还能打”。就这样,他撕了又包,包了又撕,先后撕去了近10个急救包,不顾他人的阻拦,忍着剧痛继续向敌洞冲去。战斗结束后,别人要把他抬下来,他坚决不让,他要让其他受伤的战友先抬下去,否则就坚决不走,当战友们告诉他其他战友都撤回了时,他才让战友们把他抬下阵地。

勇猛顽强的勇士——秦汉青

秦汉青同志系湖北省武汉市人,一九八四年一月入伍,现为师直侦察连九班战士。

秦汉青同志在我出击“”地区的战斗中打的勇猛顽强,三处负伤后仍坚持战斗,和战友们一起炸毁敌屯兵洞六个,60炮两门,歼敌21名。只身打掉一个暗堡,歼敌三名,切断电话线一根,打出了八十年代革命军人的风貌。

9月23日深夜三点半,侦察连十名突击队员到达高地,这时离穿插到位还有八百多米,而时间只剩两个多小时了。怎么办?如不能按时穿插到位置断敌后路,将给出击作战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在前面开路。”秦汉青一马当先抢在前面。天黑路滑,杂草丛生,树枝藤条交织,而时时都有触雷的风险。秦汉青不顾个人安危,急速的开路前进,突然他掉在了一个两米多深的泥坑里,大家把他拉上来一看,他已成了一个泥人,腿上,胳膊上有几处擦伤,为了抢时间,仍忍痛坚持前进,终于按时穿插到位。

23日凌晨6时9分,突击队向“”高地摸索前进,当越过第一道堑壕时,秦汉青用微冲打断了一根电话线。当他们摸到离敌洞十几米时,整个战斗打响了,几个屯兵洞的敌人一起向他们猛烈射击。在排长赵家昌的指挥下,秦汉青迅速向一敌洞右侧接近,在敌火力减弱之机,他和鲍子强猛地向洞内投出两块TNT,借着烟雾,他一个箭步冲上去一阵猛打,十几枚手榴弹在洞内爆炸,全歼了洞内之敌,炸毁60炮两门。

战斗在激烈的进行,后侧“”等高地之敌的火力也疯狂的向他们打来,几个同志受伤了,秦汉青热血上涌,仇恨满腔,又向另一敌洞冲去。他让鲍子强掩护,随即一个跃进动作,迅猛的靠近了敌一个大洞,一颗手雷在他身边爆炸,躲闪不及,头部受伤,他一咬牙,向敌洞投出两个手榴弹,随后一个滚翻离开了原地,但身上又中了几处弹片,左手拇指炸伤,右眼角烧伤,他忍着伤痛又向敌洞靠近。突然,右腿下一个暗火力点开火,裤腿被打了一个大洞,他顺手塞进一颗手榴弹,敌暗堡立刻报销了。接着,秦汉青和战友们打下剩下的两个敌洞,坚持战斗到最后。

战斗结束了,秦汉青支撑着负伤的身体,主动地收集烈士的遗物和重伤员的物资,身上背着六个挎包,五个子弹袋,三支冲锋枪(其中缴获一支)往回走。当看到腿受重伤的鲍子强还没有撤回时,就急忙把身上的装具交给军工,跑过去背起鲍子强往回走。实在背不动了,两人就往前爬,爬一段,再背着走一段,就这样撤回了我方阵地。

八十年代的“于庆阳”——李兰华烈士

李兰华烈士是山东省宁津县人,一九六五年一月出生,一九八四年一月入伍,一九八四年十月入团,生前为侦察连一班战士。

李兰华同志在“”地区的出击作战中,英勇顽强,只身毙敌一名,在右眼炸瞎,连续三次负伤的情况下,连续三次冲锋直到壮烈牺牲。他这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深深的激励着参战指战员,为同志们誉为“八十年代的于庆阳”。

9月23日凌晨6时09分,李兰华和战友们插到了敌“”高地侧后,然后向敌屯兵洞摸索前进。前进中他和秦汉青打断了一根电话线,6时15分,战斗全面打响,突击队用火力将敌人死死的堵在屯兵洞内,在排长赵家昌的指挥下,班长张峰带领第一战斗小组,从左侧接近敌一号洞口,李兰华所在的二组,火力掩护,由于敌火力太猛,一连几次冲击未能奏效,李兰华眼疾手快,迅速扔出一块TNT,端起冲锋枪准备跑出堑壕从右侧炸洞,这时两名敌人从洞内窜出,李兰华迅速举枪一个点射,将一名击毙,另一名急忙掉头缩回洞内。李兰华站起来正准备向敌洞冲去,不幸一颗手雷在他身边爆炸了,右眼球被炸出,立刻血流满面。排长赵家昌马上拖下堑壕替他包扎伤口。这时,又一颗手雷落在排长身后,冒着白烟,捡,来不及了,躲,排长又没有察觉。千钧一发,李兰华猛地跃起,将排长扑倒在地,“轰”地一声巨响,手雷爆炸了,排长得救了,李兰华的屁股又被钢珠击伤。由于他伤势较重,一阵剧痛,昏了过去。

战友们攻打二号洞穴的枪声把他从昏迷中惊醒,他急的大声呼喊:“我怎么看不见了啊?”用手摸到了头上的纱布,强烈的杀敌怒火充满了他的全胸,他撕掉缠在眼睛上的绷带,一手捂眼,一手举枪,跃出堑壕向敌洞冲去。一排子弹打中了他的两腿,他一个趔趄栽倒在地,战士刘宗臣急忙上去要给他包扎伤口,他一把推开刘宗臣,一股神奇的力量又使他站起来,踉踉跄跄的向前冲出三四米,打出了枪膛中的全部子弹,投出一枚手榴弹,正当他投第二枚手榴弹的时候,敌洞内射出的一排子弹又打中了他的腹部,他应声倒下了。

战友们又一次把他拖进堑壕,刘宗臣跪下给他包扎伤口,他吃力的对刘宗臣说:“别给我包了,我不行了。我的入党申请书已交给指导员,请排长介绍我入党。”说完想站起来,因两腿骨头被打断,再也没有力气爬起来。

他从昏迷中再次醒来,战斗仍在激烈的进行,他听到右侧有动静,就问:“谁在那里?给我一颗手榴弹”,右侧的工兵班长赵传武过来将手榴弹放在他手里,反身给身负重伤的周秋波包扎伤口去了,就在这时,一颗手雷在他两腿之间爆炸,李兰华同志为祖国为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战斗结束了,战友们看到李兰华那只没有受伤的左眼仍然睁着,手里还紧紧的握着那颗光荣弹,他的裆部,腹部,两腿全被打烂,全身一百多处伤口。

卫国何惧身骨碎,愿把热血洒南疆——周秋波烈士

周秋波同志是湖北省京山县人,汉族,初中文化,一九六四年九月出生,一九八四年一月入伍,一九八五年五月入党,生前是侦察连四班战士。

周秋波同志在我对“”地区反击作战中勇猛战斗,机智灵活,和战友们一起打掉敌六个屯兵洞,歼敌21名。他五次负伤,全身中弹四十多发仍顽强坚持战斗,只身歼敌5名,身负重伤后和一名战友炸毁一屯兵洞,并两次舍身救战友,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实现了他生前那“卫国何惧身骨碎,愿把热血洒南疆”的誓言。

9月23日凌晨6时15分,侦察连的十名突击队员在排长赵家昌的指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侧后的屯兵洞,把企图跑出洞外占领表面阵地的敌人死死堵在洞内。敌人的轻重火力开始疯狂的向他们打来。赵家昌命令第三组火力掩护,第一组炸洞。周秋波和鲍子强灵活的利用地形,迅速接近敌洞,向洞内投出炸药和手榴弹,仅三分钟就拿下了一号洞,歼敌三名。

当他们准备攻打二号洞时,从“”跑来一名敌人,“哇哇”的向我喊话,班长张峰命令隐蔽接敌,准备抓活的,当敌距我三十多米时发现不对掉头就跑,周秋波立即一个点射将其打伤,同时奋起直追,不幸被侧后打来的子弹打中了左脚,脚掌被击穿,战友鲍子强一枪将逃敌击毙。

攻打二号洞的战斗非常激烈,他们两次冲击都未奏效,周秋波看到左侧的战友被敌火力压在堑壕内,他不惧危险举枪从右侧向敌洞猛扫,就在他接近洞口时,他的小腿中了两发子弹,排长要给他包扎,他大声说:“没事,等打下洞再说”。顺势将两颗手榴弹投进洞内。战友王龙川见鲜血染红了他的裤子,把他拖下堑壕止血包扎,就在这时,一颗手雷落在王龙川背后,周秋波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扔出堑壕,王龙川得救了,可周秋波的左手被弹片炸伤。

包扎好伤口,周秋波又再次向二号洞冲击,刚跃上一道土坎,左小腿又中弹三发,战友张峰将他按在一个弹坑内,坚决不让他再打了,可此时的周秋波,心中已完全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心中充满着杀敌的怒火,他猛地推开张峰,拖着负伤的双脚又向敌洞冲去,终于和战友一起打下了二号洞,等战友把他救下来他已昏迷过去。

一阵激烈的枪炮声把他从昏迷中惊醒,他爬出堑壕,发现右上方有一三角形洞口,三名敌人正封锁着排长他们进攻的道路。这时,负伤的工兵班长赵传武爬到他身边,见他浑身是血叫他赶紧躺下。可是周秋波坚定地摇了摇头,指着敌洞说:“班长,咱俩打下它。”“行,从两边上。”他俩同时向敌洞投出两颗手榴弹,忍着疼痛,以惊人的毅力跃向敌洞,周秋波占领洞口右侧两米的有利地形,向洞内投出两颗手榴弹和一个柔型爆破筒,和赵传武一起炸毁了敌洞,毙敌三名。可是在激战中他的腹部和两腿多处受伤,赵传武把他拖进堑壕边包扎边哭着呼喊:“秋波,你醒醒!”他醒来第一句话就问:“洞里还有没有敌人?”赵传武告诉他没有了,他扶着堑壕爬起来说:“班长,你把我后面手榴弹袋里的手榴弹拿给我,我进洞看看。”赵传武说他伤太重不能进。就在他俩争执的时候,一颗手雷落在赵传武左侧,而他没有发觉。周秋波一把捡起手雷扔了出去,手雷在空中爆炸了,他又一次挽救了战友的生命,可他的右手指被炸断了两节。

战斗还在激烈的进行,周秋波几次昏迷,又几次被枪声惊醒,每次醒来都对赵传武说:“班长,你一定要把我救活,连长指导员交给我的任务还没完成呢!你再给我颗手榴弹,我要把它带到洞里去……”

战斗结束了,战友刘宗臣找来军工抬他下阵地,他从昏迷中醒来问刘宗臣:“连长、指导员来了没有?我有话说!”当战友们告诉他连长、指导员在下面等着他,我们胜利了时,他微笑了,说:“我把这颗手榴弹留在阵地吧”说完把手中的手榴弹奋力扔了出去。由于伤势过重,在撤回途中停止了呼吸。在战友给他清洗遗体的时候,发现他的裆部,腹部全都被打烂,全身九十多处伤口。

最后离开战场的勇士——刘宗臣

刘宗臣系山东省长清县人,一九六三年二月出生,八三年一月入伍,团员,现为师侦察连七班战士。刘宗臣同志入伍几年来,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军事技术,练就一身过硬的杀敌本领。在出击“”高地的作战中,机智灵活,英勇顽强的和战友们一起炸毁敌人六个屯兵洞,打掉敌人一个暗火力点,一个排指挥所,只身歼敌两名,先后两次奋不顾身的掩护战友,八次往返阵地抢救战友和伤员遗失的武器装备。

九月二十三日凌晨六点零九分,刘宗臣同志随所在突击队穿插到“”高地的侧后,迅速切断“”通往其它高地的七根电话线,中断敌人的联络和指挥。六点十五分战斗打响了,他们一起在排长赵家昌的指挥下,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迅速占领有利地形,一举炸掉敌人的四个屯兵洞和一个暗火力点。在向敌排指挥所冲击的时候,一名越军投来的一颗手雷正落在准备冲击的刘宗臣和王龙川中间。在这危急时刻,眼尖手疾的刘宗臣奋不顾身的向手雷扑去,想抓起扔回去,但因地滑草深未能抓住,他又向右一扑,连同王龙川一起扑下土坎,手雷爆炸了,他俩脱险了。刘宗臣迅速举枪和王龙川一起将敌击倒,又猛扑上去,拔出匕首向敌人胸膛猛刺数刀,然后割下敌人的耳朵,接着向敌排指挥所冲去。冲击中,战友秦汉青中弹负伤,他和王龙川立即给秦汉青包扎,这时,刘宗臣发现突击队十名战友八人受伤,敌人的炮弹不时的落在战友身旁,他立即叫王龙川去找掩护组,自己留下来抢救战友。他背着伤员一步一步艰难的走着,在救护七班长张峰时,因张峰头部受伤较重,只能抱着他在阵地上爬行,突然,一发炮弹落在他们身边,他不容思考,不顾一切的扑在张峰身上,一声巨响,炸的刘宗臣两耳轰鸣,身上落满了厚厚的一层土,响声过后,他又抱起张峰迅速向前爬去,一直爬到安全地带。才稍喘了一口气,他又返回去抢救周秋波,在他刚要背起周秋波转移的时候,一个逃跑的敌人向他们跑来,他急忙抓起冲锋枪,当敌人离他只有二十米的时候,他猛扣扳机,一串复仇的子弹直穿敌人心脏,他一个箭步跃起,两腿骑在敌人身上,拔出匕首,插入敌人胸膛,缴获了敌人的冲锋枪。

战斗结束了,他忍着干渴和饥饿,冒着弹雨,踏着雷场,把战友一个个从阵地上背下来,当他把最后一个战友从阵地上背下来时,发现负伤战友的枪支,器材有的遗落在阵地,又第八次返回阵地,把所有失落的武器装备都找了回来,当他走下阵地时,已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指挥果断勇敢战斗的勇士——赵家昌

赵家昌同志是山东省定陶县人,汉族,高中文化,一九六三年四月出生,一九八二年一月入伍,现任侦察连三排长。他在“”地区反击战中,带领十名突击队员实施穿插带路,断敌后路,在“”高地侧后独立作战,他指挥果断,作战勇敢,三处负伤仍坚持边指挥边战斗,带领突击队炸毁敌六个屯兵洞,两门60炮,切断七根电话线,缴获三支冲锋枪,歼敌二十一名,配合三团七连取得了反击作战的全面胜利。

9月23日凌晨6时09分,赵家昌带领九名突击队员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按时,准确的穿插到了“”高地侧后的第一道堑壕,他们向敌排指挥所方向摸索前进,连续越过两道堑壕,指挥工兵班长剪断敌六根电话线,自己用匕首割断一根,全部中断了“”高地之敌的指挥和联络,使敌成了瓮中之鳖。

六时十五分,战斗打响了,“”高地侧后屯兵洞内的敌人纷纷跑过来,企图占领表面阵地负隅顽抗,如敌人阴谋得逞,势必给我主攻七连带来很大伤亡。在这关键时刻,赵家昌为了全局胜利,不惜自己承担极大的牺牲,当即命令突击队用火力封锁敌洞,绝不让一个敌人跑出洞外。同时令一、二战斗小组攻打二号洞,三组火力掩护。

他看到敌人正面火力很强,但洞两侧有射击死角,便指挥一二组采用正面牵制,两侧迂回和紧贴战术,很快就将一二号洞打掉,炸毁60炮两门,毙敌六名,在他组织攻打三号洞时,一发炮弹落在他身边三米处,他的下嘴唇,腰部和右腿三处负伤,电台天线被炸断,战友们急忙过来给他包扎,他坚定地对战友们说:“我没事,快去打敌洞,决不能让敌人跑出洞外,快!”说完抽出枪的通条做电台天线与上级联系,一面顽强的指挥战斗。他刚靠近敌洞七八米处,一排子弹朝他打来,他顺势一滚躲了过去,可电台电线被打断了,从此与指挥所失去了联络,全靠它独立指挥战斗了。

三号洞的敌人异常顽固,子弹像雨点一样朝他们打来,几个战友相继负伤。赵家昌怒火满腔,一面命令火力掩护,一面带领一组往上冲,二班长鲍子强一把抓住他说:“排长,你负了伤,又是指挥员,你下去我们上”。赵家昌猛力挣脱鲍子强,一挥手,带领三名战士利用弹坑,石块等地形,手榴弹,TNT炸药不断投向敌洞,他们交替掩护很快就接近洞口,终于把三号洞打掉了。

攻打敌排指挥所的战斗非常激烈,赵家昌指挥战友们冲击三次都未成功,就在这时,我步兵分队也攻了上来,赵家昌指挥四名战士再次逼近敌洞,七连五班从东边打,突击队员从西边打,终于配合步兵将敌指挥所拿下。

战斗结束了,此时的赵家昌三处负伤,已累的筋疲力尽,可他仍拼命的坚持着,组织战友和军工将伤员和烈士都撤下阵地后,他才和荣伟一道往下撤,当通过一片开阔地时,荣伟不幸踩响了地雷,左小腿被炸断,鲜血染红了一大片草地,赵家昌过来赶忙为他包扎止血,然后背起荣伟艰难的往下撤,背了短短三百多米,却走了一个多小时,赵家昌伤口疼痛,眼冒金花,再也走不动了,在荣伟苦苦要求下,他才含泪离开战友荣伟,找到“”高地担任警戒的副连长陈宏东,马上带着担架把荣伟抬回。

威震敌胆的勇士——鲍子强

鲍子强同志,安徽省太和县人,汉族,一九六三年三月出生,一九八三年入伍,一九八五年入党,现任侦察连二班长。

鲍子强同志在我“”地区出击作战中,他和战友们打掉了敌六个屯兵洞,一个暗堡,歼敌21名。他只身毙敌4名。战斗中他左手指被打断,右腿被炸伤,左臂负伤,仍然坚持到最后胜利,实现了他“冲锋绝不退缩,倒下也要朝前扑去的誓言。”

9月23日凌晨,战斗打响了,鲍子强猛虎般地冲在最前面,直扑敌洞,这时正好两名敌人跑出洞外,鲍子强举枪同另一名战友将两名敌人击倒,随即跃到距洞口十五米远的一个堑壕里。敌人拼命的向他们射击,仍手榴弹,两位战士负伤,排长赵家昌看到这种情况爬起来也要往上冲,鲍子强对他说:“你是指挥员,我上”。端枪同张峰,周秋波又一次向敌人扑去。他投出两块TNT,趁烟雾,他和周秋波冲到洞口左侧,一颗手雷落在他身边,他就地滚,爬起来就像洞内投出手榴弹、TNT,仅三分钟就打掉了一号洞,毙敌三名。

当他们重新组织打洞时,从“”方向跑来一个敌人,并向我“哇哇”喊话,鲍子强故意朝来敌摆摆手,敌人跑的更快了。“抓活的”张峰命令鲍子强,周秋波隐蔽抓俘。当相距三十多米时,敌人一看不对,掉头往回跑,鲍子强举枪一个点射将逃敌击毙。

在二号洞的冲击中,鲍子强左腿被钢珠手雷炸伤,鲜血染红了裤子,右手也被打掉一截,他全然不顾,连续三次向敌洞冲击,在战友的掩护下,他和秦汉青迅速接近二号洞口,秦汉青用越语喊话,但顽固的敌人充耳不闻仍疯狂的射击。性格急躁的鲍子强大喊大叫,“奶奶的,打死这些穷鬼。”在洞口右侧将一顽敌打倒,随手投进炸药和手榴弹,炸毁了敌洞和两门60炮。

二号洞打下来了,战友们看他血流不止,要给他包扎,他说:“咱老鲍没事,上啊”,只简单包扎一下又继续向四号洞冲去。激战中,他腿上的止血带不知道什么时候脱掉,他用绷带一缠又往上冲。腿站着不得劲就跪着打,危险时刻,他没有后退过,战斗中他没有趴下过,一直拖着伤腿,东窜西打,和战友们拿下了三号、四号洞。

由于他伤势较重,排长命令他往下撤,当他和秦汉青撤到七连五班位置后,他对秦汉青说:“在这里打,把带来的炸药,手榴弹统统留给这些穷鬼。”这样,他和秦汉青,王龙川几位战友又向敌排指挥所冲去,直到配合七连五班打下敌指挥所,才被秦汉青背下阵地。

猛虎勇士——王龙川?

王龙川同志是山东省济南人,汉族,高中文化,一九六五年八月出生,一九八三年一月入伍,一九八五年六月入党,时任侦察连二班副班长。

王龙川同志自进入战区以来,执行任务积极勇敢,艰巨的任务,危险时刻总是抢在前面,执行任务三十多次,潜伏四十多个昼夜,特别是在出击“”的战斗中,同战友们一起打掉敌人屯兵洞六个,切断敌电话线七条,歼敌二十一名,只身歼敌二名,缴获冲锋枪一支,多次往返“”高地抢救伤员,实现了他:攻如猛虎,碧血洒南疆的誓言。

九月二十三日凌晨,突击班按上级规定时间准时穿插到敌后。战斗打响后,“”侧后屯兵洞的敌人想拼命冲出洞外,占领表面阵地。王龙川同志犹如猛虎一样冲在最前面,直扑敌洞,占领了距敌洞口十五米左右的堑壕,他以猛烈的火力掩护战友,向敌洞冲去,在他的火力掩护下,负责炸洞的鲍子强迅速炸毁了敌两个洞口,第一二号洞打下来时,他们十人已负伤六人,王龙川同志看到战友负伤,急的两眼冒火,誓以拼命为战友报仇。在战友的掩护下,数次向敌三号洞冲锋,洞内之敌非常顽固,想拼命突围占领表面阵地,从洞内向外猖狂的射击,扔手雷。在接近三号洞口时,敌人一颗手雷正好落在王龙川同志附近,他迅速滚了出去,就势滚到洞口附近,将炸药块,手榴弹投进洞内,和其他同志将三号洞炸毁,毙敌三人。炸毁三号洞以后,正准备向敌排指挥所接近,这时敌人从.方向的高机猛向他们扫来,使他们不得不撤回堑壕内重新调整部署。这时正好一名逃跑之敌从洞内窜出,王龙川同志眼疾手快,一枪将敌打倒,正当他准备抓活的时,战友刘宗臣一匕首刺进敌咽喉,将敌刺死。王龙川同志看到敌已死,就手割下敌一只耳朵回来,缴获冲锋枪一支,打下三、四号洞口,他又和刘宗臣、荣伟、鲍子强等一起冲击敌排指挥所主洞,协助七连五班、六班打下了主洞,为出击作战全歼“”守敌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战斗冲锋时他非常勇敢,当战友受伤时,他主动救护包扎,在打二号洞口时周秋波同志不幸负伤,王龙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战友之情冲击着他的心怀,他不顾个人危险,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跃出堑壕将周秋波拖下堑壕,并立即为他包扎。鲍子强、荣伟负伤以后也是他给包扎的,当战斗快要结束时,战友张峰被敌高机炮打伤,他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敌打中的危险和其他战友一起将张峰同志抢救下来,当战斗结束时轻伤员已先撤下去了,有四个重伤员,还有一具烈士遗体,这时他和刘宗臣将伤员一个个背下阵地,在归来途中要经过四十米的开阔地,是敌人火力封锁的主要地段,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就和刘宗臣两人爬着去,就这样来回爬了八次,将伤员,烈士送了回来。最后撤下阵地时,王龙川疲惫的身上还背了三支冲锋枪。

在年9月23日的战斗中担任第一突击队的"十勇士"中有4人光荣牺牲:张峰(上左)、周秋波(上右)、荣伟(下左)、李兰华(下右)?

战斗打响前突击队"十勇士"合影(从左至右:秦汉青、周秋波、赵传武、鲍子强、张峰、荣伟、赵家昌、王龙川、刘宗臣、李兰华)

年9月23日战斗打响前突击队"十勇士"与战友们合影(第一排从右至左:王龙川、张峰、秦汉青、鲍子强、荣伟、赵传武、李兰华、周秋波、胡义付;第二排从右至左:曹文辉、工兵班长、刘宗臣、王新民、孙勇彪、牛希照、张立新;第三排从右至左:刘建忠、赵云其、高善同、李忠军、高发勇;第四排从右至左:张俊福、李志刚、王威、韩国师、赵家昌、油和业、曹志侦、陈友学、陈洪东、张梨、叶伟清)

战斗打响前军首长黄新为突击队员王龙川佩戴光荣花

战前突击队员与慰问团演员合影?

战前突击员与慰问团演员合影??

年“9.23”战斗前"十勇士"与连队干部合影(前排从左至右:张峰、王龙川、李兰华、刘宗臣、鲍子强、周传武、秦汉青、周秋波、荣伟。第二排从左至右:张俊福、叶伟清、韩国师、李志刚、油和业、曹志真、陈友学、陈洪东、赵家昌)

???

战前突击队员王龙川??

战前突击队员荣伟?

战前突击队员赵传武?

战前突击队员鲍子强?

战前军、师首长与穿插分队和部分人员合影?

战前张峰与战友孟祥玉、王龙川合影留念?

战前侦察科长周明清与部分突击队员合影?

出击之前王龙川(左)侦察地形归来,战友送上一杯热水

“9.23”战斗后部分战友合影?

年9月15日王龙川(二排右六)在山东省泰安市参加英模进校园活动

在英模报告会现场王龙川的眼泪一直在流……

年9月16日王龙川和战友们一同到烈士陵园祭奠革命烈士?

光荣的精神在发扬,红色的血脉在赓续。那场战斗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二年,时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颜,但永远改变不了参战老兵们的火热情怀。

在本文发布之前,战友们传来了今天各地纪念“9.23”战斗三十二周年的信息: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感言

狭路相逢勇者胜。三十二年前的今天,在祖国的南疆,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共和国年轻的将士们,迎着侵略者隆隆炸响的枪炮声,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不怕牺牲,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军人的荣誉,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气贯长虹的英雄壮歌。“赤诚卫祖国壮志酬南疆”是他们铿锵的誓言,也是他们忠心报国的真实写照。如今,和平的鸽哨早已回响在蓝天之上,幸福的人们享受着和平的阳光,秋色无边,思念无痕。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那个血色的清晨,不能忘记那一个个勇猛拼杀的身影,更不能忘记那凋谢在淡淡晨雾中的生命之花,那一刻,让瞬间成为了永恒。在祖国和人民的心中,永远树起一座英雄的丰碑,让英雄的精神照亮前路,洒下芬芳,召唤后人!

《英雄旗帜》高举中国英雄的旗帜,高唱时代英雄的赞歌。“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讲述英雄故事,维护英雄形象。欢迎投稿。邮箱:hgqsanya

.







































复方斑蝥胶囊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zz/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