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刚公示,淄博8家事业单位被撤销从年最新的报道看山东至少15家事业单位被撤销!聊城还会远吗一、淄博这8家事业单位被撤销12月2日张店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撤销4家事业单位建制公告
根据《淄博市编办、淄博市财政局关于转发关于印发《山东省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淄编办发〔〕1号)规定,按照《中共张店区委、张店区人民政府关于张店区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张发〔〕1号)要求:“整合区招商局、区招商二局、区招商三局、区招商四局,组建区招商投资服务中心,为区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由区投资促进局代管。撤销区招商局、区招商二局、区招商三局、区招商四局事业单位建制”。
特此公告。
11月28日
高青县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高青县花沟镇财审统计所等4个事业单位注销登记的公告根据中共高青县委、高青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高发〔〕2号)文件精神,高青县常家镇财审统计所、高青县常家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高青县常家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高青县常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4个事业单位拟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请债权人自公告发布之日7日内,向清算组织申报债权。
特此公告。
二、日照市5个事业单位注销年7月份,山东省日照市有关事业单位发布几则注销公告,撤销日照市婚姻登记处、日照市港航管理局、日照市港航管理局岚山分局、日照市公路运输管理处、日照市农村公路管理处五个事业单位。三、济宁这2个事业单位建制撤销!根据《中共济宁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明确济宁市文化旅游综合执法队伍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济编办〔〕21号)要求,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整合济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济宁市旅游监察支队(济宁市旅游投诉中心)的执法职责,组建济宁市文化旅游综合执法支队,为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所属副处级执法机构,撤销济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和济宁市旅游监察支队(济宁市旅游投诉中心)事业单位建制。
现济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拟申请注销登记,特此公告。
年前聊城这些事业单位将取消编制!对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效益好的全部转企,对于效益差的企业将在年底前全部退出事业单位序列,也就是在2年后将彻底完成转企改制,这部分人不再占用事业单位编制,如果这项改革顺利落实的话,至少要影响数百万事业单位职工。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有哪些?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是以营利为目的,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属于政府必须提供的公益服务范围。
这类的事业单位主要有:
宾馆,招待所,经营性康复疗养,工程建设、维修、养护,工程勘察设计,技术开发类科研,商业性地质勘査,市政公用经营与作业,经营性水利工程管理,农场、园艺场、养殖场、招投标代理,一般性评审认证,咨询服务,评估鉴定,面向社会的培训机构,房屋修缮,物业、车辆服务,部门文印机构,投融资,担保,粮食收储,物资、图书、仪器设备供应,非时政类报刊,一般文艺院团,影剧院,影视音像制作销售,演出中介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很多事业单位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造成资源浪费,体制岗位会越来越少,有混饭吃的这种人也会越来越少,很多人一时间还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是社会本来就应该往前发展的,也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才会不惧改变。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人员分流安置有三个基本原则
1.总的安置原则,是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安置整合、撤销后的分流人员。
2.为了解决临退休人员安置问题,工勤人员工资满20年、干部工作满30年,距离退休不足5年,可以申请提前退休,提前交由社保部门接管。病休和未满年限但临近退休年龄的,也可适当放宽条件限制。
3.对于招聘的合同制管理人员,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等编外人员、自收自支人员、自定自筹类编制人员,统一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后自主择业。也可以随企改制,安置到新成立的企业就业。
1
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安置
"事"指职能,"编"是编制,"人"是人员,意思是连人带编一起随职能整合,职能整合到哪里,人员编制一起调整到哪里。
事业单位整合或者撤销,其行政类职能划归相应的行政机关承担,由于行政机关行政编制总量控制,不能随职能大批量转换整合进来的事业编制,机关又不允许混岗混编,使用事业编制,因此,行政类职能整合到机关,原来承担职能的事业人员和编制,随职能转换为行政编制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只有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职能剥离整合后,人员编制可以随同职能整合到新的事业单位,个人身份和编制类型不发生改变。因此,还要加上一条人为的规定:同类性质的单位进行职能划转、整合时,可以执行“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即行政职能整合到行政单位,事业职能整合到事业单位。
2
招聘的合同制管理人员自主择业
由于行政部门、事业单位改革,都有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编制的要求,人员编制精简在20%左右。而机构改革中,又要“妥善安置分流人员,不能简单推向社会”,因此,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合同制管理的非正式职工。
自定自筹类编制及人员是地方政府自行核定的编制类型,多数省份早已经按要求清理结束。下一步根据机构改革需要,清理的就是其他合同制人员。《机构编制法》颁布实施后,不允许出现法律规定之外的编制类型,再加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将生产经营类职能改企经营,推向社会,因此,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类编制将在年底之前撤销,不再成立和使用。
所有合同制管理的自收自支人员、合同工、临时人员等编外管理人员,将按《劳动合同法》规定,领取经济补偿后,自主择业,或者随企改制,安置到新成立的企业。
河北省试行行政执法机构改革,已经全面清理辞退了所有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派遣工,不允许执法队伍中有编外合同工存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3
临近退休人员可提前交由社保部门接管
机构改革中,以提前退休政策为基础,提出了对临退休人员的安置方案。提前退休的政策各地执行政策基本统一,都是“工勤人员工资满20年、干部工作满30年,距离退休不足5年,可以申请提前退休”,特殊工种人员年限可放宽至8——10年。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许多省份停止了“提前退休”政策的审批,组织部门还全面叫停了领导干部女50岁、男55岁提前“退居二线”、不担任实职的做法,以前这种情况以“提高一级工资待遇”为条件,吸引领导干部提前离岗,现在提前离岗不仅不允许,还被党报党刊严肃批评,定性为另一种“腐败”行为。
在机构改革中,虽然目前还没有关于领导干部恢复提前“退居二线”的说法(领导职数大量减少,退居二线的政策也不是就彻底没有重新使用的可能),但却明确提出了“临近退休人员可以提前交由社保部门接管”,在提前退休的政策上,放宽了病休的条件,以及对工人、干部工作年限的要求,只要是距退休5年,都可以申请提前退休,交由社保部门接管。
(来源:魅力长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