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咳喘中成药的选择

冬季“咳嗽”患者明显增多,无论是外感后咳嗽,还是急慢性气管炎咳嗽,医院就诊时都说,“已经输液很多天了,不见好”。不用问都知道,输液少不了抗菌药物,而且有些级别还不低。这个时候配合中医治疗,往往有很好的效果。这一点卫生所医生、患者也明白,但是面对众多的中成药,选择困难。本文试图提供一些治疗咳嗽的中成药信息,辨证要点,也许对您有所帮助。

本人水平有限,仅仅是集中起来对比!

1、急支糖浆:

(1)组成: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

(2)功效: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3)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方中鱼腥草味辛性寒,清热解毒,为君药。金荞麦味甘涩微苦性寒,清解毒热,活血散瘀;紫菀化痰止嗽;前胡降气化痰止咳,共为臣药。四季青清热凉血;枳壳行气宽中,为佐药。麻黄宣肺止咳平喘;甘草止咳祛痰,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共用,共奏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之效。

辨证要点是:外感、急性、咽痛咽痒、咳嗽。

2、止嗽立效丸

组成:麻黄(制)、苦杏仁(去皮炒)、葶苈子、莱菔子、石膏、甘草、罂粟壳

功效:止嗽,定喘,祛痰。

主治:用于风寒咳嗽,喘急气促。

老陈:本方是麻杏石甘汤加葶苈子、莱菔子、罂粟壳组成。麻杏石甘汤出《伤寒论》:“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五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药:麻黄四两(去节),杏仁50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棉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

所以用本方主要是治疗感冒后,热已退,肺有伏热,咳嗽不止者。

3、莱阳梨止咳糖浆

组成:莱阳梨清膏、麻黄提取液、杏仁腈溶液、北沙参流浸膏、百合流浸膏、远志流浸膏、桔梗流浸膏、薄荷脑。辅料为蔗糖,防腐剂(苯甲酸钠)。

功效:镇咳祛痰。

主治: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多痰。

辨证要点:燥咳、痰粘效果好。

4、蛇胆川贝液:

组成:蛇胆汁、平贝母。辅料为杏仁水、薄荷脑、蔗糖、蜂蜜、苯甲酸、羟苯乙酯

功效:祛风止咳,除痰散结。

主治: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

《药典》:清肺,止咳,除痰。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蛇胆;蛇胆性凉,味苦微甘,功效;清热解毒、行气祛痰,祛风除湿、明目清心。平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本药的辨证要点:咳嗽、痰多,咯痰不爽,痰粘稠。

单味蛇胆,在药典中是没有录入的,但是药典中含蛇胆的成药却有好多种。说明蛇胆可以药用,但是必须是加工的成品,生蛇胆是不直接入药的。所以医生处方中很少有蛇胆这味药。

5、橘红丸

组成: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炒紫苏子、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

功能与主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7.2g,小蜜丸一次12g,大蜜丸一次2丸(每丸重6g)或4丸(每丸重3g),一日2次。

老陈:这是我开“化痰止咳”汤剂比较常用的处方。这个处方是燥湿化痰基础方二陈汤加味而成。加的药多为祛痰止咳中药,并加地黄、麦冬润肺滋阴,石膏清泄肺热。辨证要点是咳嗽痰多,痰黄黏稠。

5、通宣理肺丸

(1)组成: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

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2)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3)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7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3次。

老陈:本方是《证治准绳》参苏饮加减而成。原方是治疗“治感冒发热头疼,或因痰饮凝积发以为热…”所以本方较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者。

6、强力枇杷露:

组成:枇杷叶、罂粟壳、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

功效:养阴敛肺,止咳祛痰。

主治:用于支气管炎咳嗽。

老陈:从本方组成看,均为止咳、祛痰中药。特别是使用了罂粟壳,有较强的止咳作用。本方说明书上功效说“养阴敛肺”,分析看,养阴作用不是很强,主要是止咳。虽然很多祛痰药,但是痰盛者并不适合应用。

8、桂龙咳喘宁胶囊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龙骨、牡蛎黄连、法半夏、瓜蒌皮、炒苦杏仁

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老陈:本方是在桂枝汤基础上加法半夏、瓜蒌皮、黄连化痰燥湿,苦杏仁止咳平喘;龙骨、牡蛎降逆下气而成。所以老陈认为本方用于(辨证要点):表证未解,咳喘痰盛的外感咳喘。

9、蛤蚧定喘丸

组成:蛤蚧、瓜蒌子、紫菀、麻黄、醋鳖甲、黄芩、

甘草、麦冬、黄连、百合、炒紫苏子、生石膏

炒苦杏仁煅石膏

功效:滋阴清肺,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肺肾两虚,阴虚肺热所致的虚劳久咳、年老哮喘、气短烦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5~6g,小蜜丸—次9g,大蜜丸一次1丸,—日2次。

老陈:从本方《药典》主治就能看出,辨证的要点是“虚”,主要用于喘,也可用于年老、虚劳久咳的患者。

10、黄龙止咳颗粒

黄芪、地龙、淫羊藿、桔梗、射干、鱼腥草、蜜麻黄、山楂、葶苈子。

益气补肾,清肺止咳。适用于肺肾气虚,痰热郁肺之咳嗽。

老陈:什么人群能出现“肺肾气虚”?一般临床以儿童或老年人多见;本方设计是“肺、脾、肾三脏同治”,辨证要点:体虚者反复的咳、喘、痰为主要症状。

11、养阴清肺丸

处方: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

功能与主治: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老陈:本方是出此《重楼玉钥》,是治疗白喉的主要方剂,对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有较好的效果。本方是以增液汤(地黄、麦冬、玄参)为主加味组成。主要是“养阴清肺”,而肺热阴虚主要多见于肺结核、肺癌晚期、白喉等疾病。所以辩证时加以参考。

12、百合固金丸:

组成:白芍、百合、川贝母、当归、地黄、甘草、桔梗、麦冬、熟地黄、玄参。

功效: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肺肾阴虚,燥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干喉痛。

老陈:从药物组成看一派滋阴、养血药物;仅仅桔梗、贝母有祛痰作用。所以一般不用于外感后咳嗽。辨证要点是:病久,肺阴耗伤。临床多见于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部分患者。

今天仅仅介绍的是常见中成药,至于方剂更多,如小青龙汤、止嗽散、清金化痰汤、三子养亲汤、泻白散等等方剂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不仅仅是输液治疗,目前好像还没有通过输液能止咳的药。

水平有限,欢迎发表不同意见,留言讨论。

医院医院,是医院,开设有外骨科、内科、妇产科、儿科、理疗推拿、针灸、眼科等临床科室。有核磁、CT、彩超、电子胃肠镜、血液透析、百万级层流手术室等大型辅助检查和设施。可以开展外科、骨科、妇产科、眼科等各类手术,包括微创手术治疗,每个科室都可以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

外院专家坐诊时间:

1、放射科专家:医院周六早上。

2、彩超专家:医院:周日早上。

3、妇产科:医院王转爱周日早上。

4、肿瘤、心内科徐天锁医院周日早上。

5、骨科专家:医院骨科副主任:丁建峰周日早上。

6、理疗推拿科:医院康复理疗科杜亚洲逢8(8号、18号、28号)坐诊。

7、儿科专家:医院张小学不定期,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zz/6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