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长清县学考院大殿尚在有关科举的人文

高考眼看到了发榜的日子,长清的学子们翘首以盼,期望能如愿以偿,进入自己心目中的大学殿堂。在长清的历史上,虽然考试形式、结果截然不同,但当年参加县学考试的学子们的心情和现在高考学生的心情是差不多的。在长清老城区,还存在着与当年的科举考试系统相关的不少历史建筑,比如,长清考院。7月5日上午,本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长清区石麟山下老城区的第二实验中学所在地,探访隐藏于此处的古代教育文化遗产——清末长清考院。

长清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文化遗产

据了解,这所学校曾是长清一中初中部的西校区,现在改为长清区第二实验中学。走进校园大门,干净整洁的操场映入眼帘,迎面看见的是现代化的教学楼,正赶上学生们暑假前期期末考试,校园里非常安静。第一眼看上去和别的学校没什么区别。然而走到教学楼的后面,一座前出厦的旧式建筑的大殿隐藏在这里,在大殿的大门上方,挂着一个有徐北文先生题字的“长清一中校史馆”牌匾。此时正好一位老师开门进了大殿,记者得以进入,从里面仔细考察这座建筑。大殿里打扫得干净整洁,墙壁也都得以粉刷,殿里的柱子经过翻修被刷上大红色的油漆,大殿内四周挂着很多名人简介,“他们都是以前在长清一中工作或学习过的名人,”开门的老师向记者介绍,以前的县学考院,现在仅留存完整的只剩这所大殿,以前大殿的两边还有十八间考棚,经过时代的变迁,它们都已经不存在了。二实验中学校长王培震告诉记者,“这所‘长清县考院’是年,学校百年大庆的时候由学校出资进行翻修,‘考院’数百年来对长清文化教育的贡献非常大,可以堪称是长清区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文化遗产,一直激励着长清教育文化事业的前行。”

清代末年长清县考院的建成

长清文史专家,一中教师李现新先生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这座大殿曾经的官方名称叫‘县学考院主考官大殿’,是清末长清考院的主要建筑。”他专门写有关于此处建筑和长清科举考试的一篇文章《一座孤独的大殿》,里面介绍,长清考院建于光绪十四年(年),是当时的县令苏杰带头捐资所建。年,县令苏杰来到城东南角的石麟山下,打算在这儿修一座考院。在此之前,来自长清各地的童生们考秀才,都是在县衙前搭凉棚进行,每次搬运桌椅,不堪其苦,如遇风雨,更是不堪其忧。长清是地处省城西部的巨邑,没有自己的考院,这和长清的身份是很不匹配的。苏杰刚来长清时,黄河泛滥,他为防洪而奔走,心虽牵挂,却无暇顾及。后黄水退去,四境咸和,开始有心力谋划此事,但资金还是大问题。苏杰毅然带头捐资,一部分士绅也慷慨解囊。苏杰看重了石麟山下的这块地方,这儿处城之东南,居震离之位,主文明教化,并且石麟之峰文笔塔高耸,金牛诸山朝拱,是一方兴建文化机构的宝地。于是苏杰派艾象观、郝兰茝监工修造,春天动工,秋后落成。有大门、二门、讲堂(副殿)、正堂(大殿)。正堂为主考官大殿,深三间,阔五间,很气派。两旁还各修了十八间考棚。工程完工,苏杰亲自为大堂题额曰:秀擢麟山。这个过程被完整地记录在《创建考院碑记》中。至此苏县令算长舒了一口气,安心端座在刚落成的大殿里主持第一次考试,看着学子们小心翼翼地出恭入敬,他感到欣慰和自豪。他仿佛看到一批批的人才在这儿走出去,进济南府进行乡试,入京参加会试,在紫禁城参加殿试,然后又走向全国成为治理一方的父母官,成为柱国兴邦的能臣。苏杰是监生出身,捐为知县一级的官职,虽不是正统科举出身,但他为官谨慎有度,光绪二十二年(年)离任长清时还捐植了一大批槲树,一则表示他对长清的留恋,二则也有让长清百姓睹物思人之意。

历经风雨后,只剩主考大殿

据李现新先生介绍,考院建成十六年后,即年,清廷废科举,它的大门上挂上“县立高等小学堂”的牌子;三十年后,年,又挂上“县立中学”的牌子,学校规模扩大,考院成为“校中校”;四十九年后,年,又挂上“日本警备司令部”的牌子,“书香地,尽膻腥”;五十七年后,年,成为国民党军兵营,枪声响处,学生散尽,东考棚被拆;六十年后,年挂上“长清中学”的牌子,人民教育开始;八十年后,“文革”中,西考棚被拆;一百一十四年后,年,新一轮校改,考院大门被拆。百年流变,悲喜沉浮,风侵雨蚀后只能看到这处孤独的大殿了,她虽风采不在,但精神永存。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会痛吗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zz/6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