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哥整理版山东省省情转需

一、山东省概况

(一)总体介绍

  山东省,简称“鲁”,省会济南,古为齐鲁之地,别名齐鲁、东鲁、鲁东等,位于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从北至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紧邻韩国和日本,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临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山东是中国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孟子,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军事家孙子、孙膑、吴起等,均出生于山东。

山东是中国的工农业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国的菜篮子、中国温带水果之乡,国内生产总值列第三位,占中国GDP总量的1/9。工艺品也在全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潍坊的风筝,济南的羽毛画,青岛的贝雕画,珍珠工艺品,烟台的草编,曲阜的楷木雕刻都是不错的工艺品。

山东还是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年世界杯帆船赛、世界园艺博览会、APEC贸易部长会议,年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举办地。山东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旅游资源得到相应开发,增添了许多风景名胜及新兴景观。潍坊国际风筝节,孔子文化节,泰山登山节,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二历史沿革

二、历史沿革

  沂源县发现的距今四五十万年前更新世的“沂源人”化石,为直立人在中国的例子之一。山东石器时代文明包括距今年-年前的“北辛文化”,以及公元前年-前年的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汉字的较早发掘品目前追溯到济南市章丘市龙山街道(原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龙山文化的陶片。

  商朝建立之前,山东西、北部曾是商部落的活动中心,也是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之一;对山东东部未华夏化的东夷人,商王朝通过盟国奄国、薄姑国等对其进行统治。

  公元前年,周武王灭商纣,天下更始。武王首封辅佐有功的姜太公于齐;武王之弟周公则封于鲁。

  齐国定都营丘,后改名临淄,据《左传·僖公四年》,其疆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黄河)、南至于穆陵(今沂水与临朐交界处)、北至于无棣(今河北盐山)”。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融合“东夷文化”、“因其俗,简其礼”,“举贤而尚功”,务实革新、兼容并包,国力相当鼎盛。齐国的工商业与技术如纺织业也非常发达,有“冠带衣履天下”的美誉。

  鲁国都于曲阜,其疆域在《诗·鲁颂·宫》中描述为“泰山巖巖、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鲁国秉承周朝礼乐典仪,是尊尚仁义、传统、伦理、人和的“礼仪之邦”。

  曲阜孔庙大成殿的龙柱。齐鲁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大量贡献及深远影响。生于鲁都曲阜的孔夫子在这里开创了儒家思想,成为后来中国社会框架与价值观的基石。蚩尤(中华先祖之一)、孔子、墨子、鲁班、孙子、孟子、扁鹊等都是齐鲁两国对中华文明多方面贡献的杰出代表。

  春秋时期,山东境内还有其他许多小一些的诸侯国,仅见于《左传》的就有55国之多,其中疆域及影响较大的有莱、莒、邹、滕、曹等国,他们后来多被齐、鲁两国并吞。进入战国时代,齐国成为七雄之一;而今日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都由齐、鲁两国拥有。及至公元前年,齐国成为最后被秦国吞并的诸侯国。

  山东素有“膏壤千里”的美誉,早期就有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秦汉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山东的粮食不断沿黄河西溯,供应关中。是汉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临淄、定陶、亢父(今济宁)是全国的三大纺织中心,大量精致的纺织品自此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域。

  汉朝在今山东设3个州(一级行政区):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徐州(管辖山东省东南部、南部部分)、兖州。及至东汉、曹魏。

  西晋末期,晋室大举南迁,东晋十六国北朝时期,至少几百万华北人民迁徙往南方、东方,大量北方、西方游牧民族进入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北方等地,北方的民系出现巨大变化。晋永嘉年间(~),济南郡治从东平陵迁至历城(今济南市区),济南开始建城设治。此后,济南历为州、府、路、省治,发展成为海岱地区的第一大都会。

  晋、南北朝时期,争战频仍,经济破坏。

  到唐代,山东恢复发展。当时主要属于河南道。开元天宝年间,每年都有几百万石的粟米运至关中,而青、齐(今青州、济南)等地的物价仍远低于中国其他地方。唐代兖州的镜花绫、青州的仙纹绫,都是驰名全国的精美织品。至唐后期,战乱又起。

  北宋末年,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宋江等人为了民族大义,天下黎民百姓,在水泊梁山起兵造反(今济宁市梁山县),这个故事被施耐庵编写成《水浒传》,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金元时期,剥削严重,加上受到不断的外来侵扰及野蛮统治,社会与经济处于滞退状态。到元代,只有万人、38万户,与金代相比,人数减少约87%、户数减少约75%,金代人口约万,万户。

  明朝开始设立山东布政使司(当时包括辽东、北京、天津及河北)。明初光复时,山东“多是无人之地”,政府奖励人民垦荒。南直隶的徐州道,太仓道,颍州道,由山东省代管。至洪武二十六年(年),耕地面积有余万亩,是北宋时期的2.4倍,居全国第三位。年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济宁和临清由于漕运的发展而繁荣起来。

清朝设山东省,到康熙年间,耕地达到余万亩。年代,烟台成为山东第一个开放口岸。年,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攻占威海,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年,青岛和威海分别租借给德国和英国。德国修筑了从青岛通往济南的胶济铁路(年),和津浦铁路的北段(年),把山东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年,义和团从山东兴起,攻击遍布山东省的西方传教士。清末,面对俄国和日本的威胁,东北终于向汉族移民开放,加上民国初年张作霖的鼓励措施,在年间有为数上千万的农民闯关东谋生,成为今天东北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初,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因山东内地铁路畅行,商货转运便利,故奏请清廷:拟在济南城外自开通商口岸,以使中外皆受利益。奏折经外交部议复后,报清政府允准。当年7月,在济南设立商埠总局,负责协调管理济南商埠界内有关工程建筑、房地产租赁、中外工商行政管理、税捐征收、地方巡警治安等事宜。划出十王殿以西、五里沟庄以东、东站以南、杆石桥街以北为商埠地区。济南正式开商埠。

年,日军从德国手中夺取青岛。年华盛顿会议后归还中国。年,国民政府从英国手中收回威海。

年夏秋,王尽美、邓恩铭等进步学生,秘密组织了“康米尼斯特学会”(共产主义学会),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11月,王尽美、邓恩铭等人建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研究革命理论,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影响推动下,年春创建了济南共产主义小组。负责人为王尽美、邓恩铭,成员有王翔千、王复元等。是国内建立较早的共产主义小组之一。

年4月,国民党开始第二次“北伐”。当月21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借保护侨民之名,派遣驻天津的3个步兵中队抵济南。25~27日,日军又连续在青岛登陆,沿胶济铁路运兵济南市,到28日,驻济日军已达余人。日军在济南商埠以纬四路为中心线,划为东西两个“警备区”,构筑工事,架设路障,实施戒严。4月30日,奉系军阀张宗昌撤离济南,5月1日,国民党军进入济南,方振武被任命为济南卫戍司令。2日上午,第一军第二十三团营长阮济民等数人徒手行经纬五路时,被日军堵截后当场全部杀害。3日上午,日军闯入山东交涉使署,将山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等18名中国外交人员尽数捆绑毒打。蔡公时据理痛斥日军,日军竟割掉蔡的耳、鼻、舌头,挖去眼睛,然后将他同众人一起杀害。是日,日军在商埠制造事端,惨杀中国军民多达人。5月4日,国民党军全部撤出商埠区。日军得寸进尺,继续扩大事态,不断增兵济南。5月8日,日军在炮火掩护下,向普利门、麟祥门、柴家巷、迎仙桥一带发起猛烈攻击,守军退守内城。自9日开始,日军大举进攻内城,守军浴血奋战,死伤惨重,11日奉命撤离。日军占领内城后,抢劫财物,焚毁建筑,强奸妇女,枪杀战俘,屠戮百姓,罪恶令人发指。“济南惨案”发端于五月三日,故又称"五三惨案"。直到年5月,日军才在内外压力下撤离济南。

  年-年抗日战争,日军占领山东铁路和城市,共产党则在农村建立起沂蒙山、胶东等解放区。山东省政府主席何思源早在年6月便秘密入鲁,并在9月1日返回济南。

年10月下旬,何思源调任北平市市长,10月23日,王耀武正式上任山东省政府主席,11月1日,王耀武宣誓就职。在王耀武主鲁之初,蒋介石三次莅济巡视,并进行频繁接见与视导,与王耀武长时间私谈。年6月2日,美军从青岛撤退后,解放军进驻该城。年8月下旬,华东野战军前委遵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攻济打援”的作战方针,确定以7个纵队攻打济南城,统由谭震林、许世友、王建安指挥;8个纵队打援,由粟裕指挥。年9月16日,战役打响。17日早晨,攻占茂岭山、砚池山、长清县。19日夜,国民党济南西守备区指挥官兼整编96军军长率2万人起义。20日晨,攻下外围阵地。23日,在占领外城地区后,即对内城发动总攻。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济南后,成立济南特别市市政府,郭子化任市长。

  建国初,山东西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新成立平原省,包括今山东省菏泽、聊城等地,年撤销该省,将其辖区并入山东、河南。

  年6月,滕县专区更名为济宁专区。7月,撤销湖西专区和沂水专区,将其所属县市分别划归济宁、菏泽和临沂专区。年12月,撤销淄博工矿区,设立淄博市。年,莱阳专区更名为烟台专区。年,撤销峄县,设立枣庄市。年,河南省东明县划归山东。年,范县划归河南。年1月,馆陶划归河北,河北省的宁津县、庆云县划归山东。年,专区更名为地区,山东省共辖德州、惠民、昌潍、烟台、临沂、泰安、济宁、菏泽、聊城9个地区,济南、青岛、淄博、枣庄4个省辖市,5个县级市,个县。

  年5月,昌潍地区更名为潍坊地区。年11月,设立省辖东营市。年,撤销烟台地区、潍坊地区、济宁地区,设立地专级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年,撤销泰安地区,设立地专级泰安市。年,威海升为地专级市。年,日照市升为地专级市。年,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莱芜市升为地专级市。年,撤销临沂地区、德州地区,设立地专级临沂市、德州市。年,撤销聊城地区,设立地专级聊城市;年,撤销滨州地区、菏泽地区,设立地专级滨州市、菏泽市

3行政区划

  年山东省土地调查面积总计15.79万平方公里,年山东省户籍人口总计.1万人(摘自《山东统计年鉴》)。截至年12月底,山东省辖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7个地级市,县级单位个(市辖区51个、县级市28个、县58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个(街道办事处个、乡75个、镇个)。

三、山东省自然条件

山东的气候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天,鲁西南地区可达天。山东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山东的地形

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7米,为山东省最高点。

地形以平原丘为主,可分鲁西北平原、鲁中南山地丘陵、胶东低山丘陵、胶莱平原等四部分。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山东省陆地最低处。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山地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属鲁中南山丘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绝对高度在米以上、面积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山东的河湖

 山东省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余中小河流密布山东省,主要湖泊有南四湖、东平湖、白云湖、青沙湖、麻大湖等。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组成,总面积5平方公里,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省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毫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6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多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8亿立方米。另外,黄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8亿立方米,90年代因干旱入境水量减少为亿立方米。

山东的资源

1. 淡水资源

  山东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根据山东—年实测资料分析,山东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5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4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9.8亿立方米)。黄河水是山东主要可以利用的客水资源,每年进入山东水量为.5亿立方米,按国务院办公厅批复的黄河分水方案,一般来水年份山东可引用黄河水70亿立方米。

  长江水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山东省可以利用的另一主要客水资源。根据南水北调水资源规划,山东省一期将引江水14.67亿立方米,二期引江水34.52亿立方米。山东省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山东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9%(小于1/6),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3位,远远小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

2.海洋资源

  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近海栖息和洄游的鱼虾类达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4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有一定产量的虾蟹类近20种,浅海滩涂贝类百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多种。其中,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有藻类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近50种,其中,海带、裙带菜、石花菜为重要的养殖品种。山东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莱州湾盐区),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为山东盐业、盐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山东还有可供养殖的内陆水域面积26.7万公顷,淡水植物40多种,淡水鱼虾类7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虾类20多种。

3.土地资源

  山东省土地总面积.26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3%,居全国第19位。其中,农用地.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61%;建设用地.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98%;未利用地.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41%。在农用地中,耕地.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8%;园地.7万公顷,占6.40%;林地.7万公顷,占8.6%;牧草地3.4万公顷,占0.2%;其他农用地.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0.5%。在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和工矿用地.3万公顷,占13.3%;交通运输用地16.3万公顷,占1.0%;水利设施用地25.5万公顷,占1.6%。山东省人均耕地0.08公顷(1.20亩)。

4.矿产资源

年新发现矿产地26处,新增查明金金属量.2吨,铁矿石资源量1.1亿吨,煤炭资源量10.4亿吨,岩盐矿资源量15.2亿吨。

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中原油田的重要采区也在山东,山东原油产量占全国1/3。近年来,胜利油田钻探范围逐步进入渤海海域,高科技钻井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油田一直保持着稳产、高产。山东境内含煤地层面积5万平方公里,兖州煤田(邹城、兖州境内)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山东电力资源充足,到年底,全省发电装机达到万千瓦,发电量完成亿千瓦时,均居全国第三位。全省电力供需由总体平衡转为相对富余,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山东电网是全国六大电网中唯一的省独立电网。

5.生物资源

  山东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境内有各种植物3余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种。树木多种,分属74种属,以北温带针、阔叶树种为主。各种果树90种,分属16科34属,山东因此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中药材多种,其中植物类多种。山东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烟、麻类产量都很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陆栖野生脊椎动物种,其中,兽类73种,鸟类种(含亚种),爬行类28种,两栖类10种。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在山东境内的动物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16种。

6.旅游资源:

山东省文物古迹众多,山川风光秀丽,构成了独特的旅游风景线。全省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其中国家级27处,省级处,拥有历史文化名城14座,其中国家级6座。有馆藏文物60多万件。世人誉为“中华民族之魂”、“五岳之尊”的泰山,以其雄浑博大的气势和丰富灿烂的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清单。

在孔子故乡曲阜市,由古代供奉祭祀孔子的孔庙、孔子嫡系后裔居住生活的孔府和世界规模最大、保存年代最久的人造园林-孔子家族墓地孔林组成的“三孔”,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山东省拥有“泉城”济南、“齐国故都”淄博、“人间仙境”蓬莱、“世界风筝都”潍坊、“道教圣地”崂山和昆嵛山、“国际啤酒城”青岛、“国际葡萄酒城”烟台、“首座国家级卫生城”威海等著名的旅游胜地。另外,还有灵岩寺、梁山水泊遗址、菏泽牡丹园、黄河入海奇观、微山湖十万亩荷花、德州苏禄王墓、枣庄万亩石榴园、古运河等旅游名胜。

曲阜、聊城、临淄、济南、青岛、邹城等6个城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泰山、崂山、胶东半岛海滨3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6处,。沂蒙山区有解放时期孟良崮战役遗址,枣庄市有台山庄抗日战争纪念馆。

山东省地域广阔,地质地貌景观种类繁多,位于泰安市的泰山和青岛的崂山是省内典型的花岗岩地貌,蓬莱迎口山属火山地貌。山东半岛具有多种全国和世界级的地质景观。如长清寒武纪标准地质剖面、泰山古老的变质岩、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宝库”、昌乐火山蓝宝石原产地、枣庄熊耳山大裂谷、各类奇石异峰等。山东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岩溶地区之一,全省有岩溶泉处,溶洞多个,主要分布在鲁中、鲁中南石灰岩山地。

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古称“岱宗”,形成于25亿年前,是第一次造山运动兴起的大山;它位于山东省中部,华北大平原东侧,京沪铁路中段。在数千年的泰山文明史中,不仅有泰山的封禅史,还有宗教、审美、科研以及农民运动的丰富历史。尤其在审美发展史上所产生的美学价值是十分突出的,通天拔地的泰山给人以雄伟的美感。

江河—黄河: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在山东省境内贯穿东西,孕育了几千年的齐鲁文化,入海口附近形成了壮观的黄河三角洲。

湖泊—大明湖:大明湖公园位于济南市区的偏北方向。面积甚大,几乎占了旧城的四分之一。大明湖公园有悠久的历史,景色优美秀丽,杨柳荫浓、荷花满塘,其间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大明湖景色四季不同,尤以天高气爽的秋天、最为宜人。

泉水—趵突泉公园: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南倚千佛山,北临大明湖,东与泉城广场连接,是一座以泉水、人文景观为主的文化名园,是泉城济南的标志,是泉城三大名胜之首。济南被誉为泉城,“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特色。趵突泉是七十二名泉之冠,趵突泉群是四大泉群之首。趵突泉公园内泉水众多,有著名的金线泉、漱玉泉、马跑泉、卧牛泉、皇华泉、柳絮泉、老金线泉等共计27处名泉。

气候天象—蓬莱海市、泰山云海:在山东蓬莱一带,每当春夏之交,或夏末秋初,平静的海面上有时会出现一种奇幻的现象:一座座亭台楼阁,一片片山村村舍,时隐时现,如同仙境一般。游人常在蓬莱阁观赏这一奇景,有“蓬莱仙阁”之说。泰山云海多出现在泰山的夏秋两季。当云海与山风同时出现时,会形成漫过山峰的“爬山云”和顺坡奔流直泻的“瀑布云”等奇观。

生物景观:花卉—菏泽牡丹、平阴玫瑰

菏泽牡丹在中国已经有多年的栽培历史,菏泽牡丹栽培早在南宋就有记载。菏泽牡丹属中原牡丹种群,花色丰富多彩,花型千变万化,具有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平阴玫瑰栽培,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它在平阴集中栽植始于汉朝,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主要有重瓣白玫瑰、重瓣红玫瑰、紫枝玫瑰、丰花玫瑰等几十个品种。现开发有玫瑰油、玫瑰水、玫瑰酱、玫瑰干花蕾、玫瑰酒浸花等产品。平阴被誉为“中国玫瑰之乡”。山东各地还有各具特色的花卉,如济南的荷花,青岛的樱花,肥城的桃花,莱阳、平邑、阳信的梨花,枣庄的石榴花,临邑的槐花,五莲山的杜鹃等,装扮着齐鲁大地。

林木—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蒙阴县、沂南县交界处,海拔米,面积约1.5平方公里。以干果林和防护林为主体的森林,面积达2万余亩。树种主要有松类、刺槐、板栗、赤杨、淡竹、火炬树、五角枫等。年,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于此歼灭国民党王牌军74师,即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此外,省内著名的林木资源还有腊山国家森林公园、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仰天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

遗址遗迹:山东是中国古人类遗址分布最多、时间最早、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大汶口遗址、丁公遗址、井冈山龙山文化遗址……

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与宁阳县堡头村之间,是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遗址和命名地。以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为主,兼有少量龙山文化和汉代遗存。大汶河自东而西把遗址分割为两部分,面积约82万平方米,文化堆积2米~4米。大汶口文化的年代,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并经校正,约在公元前~前年。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和确立,为探讨龙山文化的渊源,建立山东地区原始文化区系类型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也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山东旅游商品种类繁多,既有章丘黑陶、长清木鱼石、平阴阿胶、鲁绣等传统工艺美术品,又有平阴玫瑰、商河土布等市场新秀产品。

人文活动: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山东民俗表现出自身的多样性、地域性。山东腹地济南、青州、泰安、兖州一带,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四民有常业,六礼有常仪,岁时有常节,衣食住行有常制,可作为山东民俗的代表。这一地区的曲阜、邹城为孔孟故里,泰安有五岳之首的泰山,民俗特色尤为显著。东部沿海地区,渔业习俗和外出经商习俗最为突出。鲁东南的沂蒙山区,古代文化发祥较早,既有山地特色,又较多保留着传统的民俗事象。鲁西南、鲁西北地区为黄河冲积平原,民俗事象与古老的黄河紧密相连,独具特色。

潍坊是风筝的发祥地。早在20世纪30年代,潍坊就曾举办过风筝会。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潍坊风筝又焕发了生机,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风筝展览和放飞表演。潍坊国际风筝会是我国最早冠以“国际”,并有众多海外人士参与的大型地方节会。其创立的“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模式,被全国各地广为借鉴。潍坊还被称为“世界风筝都”。

具有山东特色的人文活动还有鼓子秧歌、山东快书、山东梆子、吕剧等民

俗文艺表演,以及面塑、泥塑、剪纸、皮影等民间工艺。

四、山东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山东的工农业:

山东的工业发达,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据中国各省前三位,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较多,号称“群象经济”。此外由于山东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油肉蛋奶的产地,因此在轻工业特别是纺织和食品工业相当发达。

  年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8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长7.4%,重工业增长7.5%。41个行业大类中,36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14个行业增加值过千亿。新产业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0.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2.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工业较发达,以能源、机械电子、化工、纺织、食品等为主。机械工业中济南机床、青岛铁路机车、家用电器、烟台钟表等产品驰名全国。食品中啤酒、花生油等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优势。是我国农业发达省份,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花生、水果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薯类、棉花等居全国前列。温带水果和浅海滩涂殖的对虾、贝类、海带均闻名于世。

山东农业历史悠久,耕地率属全国最高省份,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长期稳居中国各省第一位。山东不仅栽培植物、饲养畜禽品种资源丰富,而且可资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山东省的粮食产量较高,粮食作物种植分夏、秋两季。夏粮主要是冬小麦,秋粮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谷子、高粱和小杂粮。其中小麦、玉米、地瓜是山东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

  年,农业增加值.8亿元,比上年增长4.7%;林业增加值98.4亿元,增长8.2%;牧业增加值.7亿元,增长3.1%;渔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3.2%。

发展战略

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

“一体两翼”与“一群一圈一区一带”

1、“一体两翼”中的“一体”是指以胶济铁路为轴线形成的横贯东西的中脊隆起带,“两翼”则分别是北临渤海湾的黄河三角洲、南接苏豫皖的鲁南经济带。

2、构筑“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

“一群”是济南和青岛为中心、以青岛为开放龙头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全省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区、我国东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一圈”是以济南为中心的济南都市圈,是带动山东省中西部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经济增长极。

“一区”是以滨州、东营为中心,依托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培植的环渤海经济圈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城镇发展区。

“一带”鲁南经济带包括临沂、济宁、枣庄、菏泽、日照五市。

3.四色经济

蓝色海洋、黄河三角洲、红色沂蒙老区、黑色钢铁产业,“一蓝一黄一红一黑”所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经济政策,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支撑山东经济转型升级的“四色经济”。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继被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山东区域经济有了两大强劲“引擎”。最近,国家又批准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有关政策,以及山东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了两大“助推器”

(二)山东交通

1.铁路南北走向的主要有京沪、京九等铁路。京沪铁路最为繁忙,在山东境内有三条复线,其中一条是货运专用。东西走向的主要有胶济、蓝烟等铁路。胶济铁路连接济南与青岛,非常繁忙,也是青岛、烟台两港的重要疏港通道;年至年胶济铁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成为山东省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蓝烟铁路连接烟台、青岛两大港口。还有石德、兖石、新兖、邯济铁路及一些通往矿区的支线。境内枢纽性的铁路车站及其汇通的铁路线:济南车站(京沪-胶济-邯济)、德州车站(京沪-石德,北京铁路局管)、兖州车站(京沪-新兖-兖石)、菏泽车站(京九-新兖)、枣庄站(京沪-枣临)。

2.航运

主要海港有:青岛、日照、岚山、烟台、威海、东营、龙口、潍坊、滨州、羊口。青岛港,是东北亚航运中心、枢纽型综合大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北方港口首位。日照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中国第八大港口。烟台港,是沿海重要港口之一,烟大轮渡是连接华东和东北的桥梁。河运主要有京杭运河、小清河、卫河和南四湖等支流。主要内河港口有:济宁、台儿庄、微山。济宁仍然是京杭运河中段的交通枢纽,南北物资运输的水运重镇。

(三)山东的文化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沂源猿人化石证明,早在四五十万年前,这里就是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摇篮。山东境内考古发现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证明,距今0年至年之间,生活在这里的东夷族就实现了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乃至阶级社会的转变,有了比较发达的农牧业和手工业。在山东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龙山陶书”;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最早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古“齐长城”;和被列为中国“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洛庄汉墓等。山东还是中国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之一。

济宁历史古迹:

孔庙、孔府、孔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故城(三孔)景区是我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自公元前年始建,历经多年从未中断祭祀,是我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也是中外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孔林延续使用多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埋葬人数最多、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府作为孔子后世嫡长子孙的府第,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为典型的官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

孔庙:

位于曲阜城区的中心,是我国祀孔庙堂中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又称至圣庙。孔子殁后,以其故居三间为庙,岁时奉祀。隋朝时开始扩建,至唐代,已有正殿、两庑等建筑30余间。北宋天禧年间建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殿堂廊庑间,明弘治年间奠定现存规模。年(清雍正八年)火后重建的孔庙“巍焕崇闳,坚致壮丽,纤悉完备,焕然一新”,正殿及其大门仿皇宫制改用黄色琉璃瓦和金龙合玺彩绘。孔庙南北长:东侧米,西侧.7米;东西宽:南侧米,中部米;面积约9.6万平方米。共九进院落,前三进为引导性庭院,从第四进庭院起建筑增多,第六进以后分为左、中、右三路布局。整体建筑疏密有致,布局严谨,中贯轴线,左右对称。现存殿、堂、亭、门、坊等座,间,建筑面积达1.6万余平方米,分别建于金、元、明、清诸朝及民国时期。庙内还存有两汉以来的历代碑碣一千余块,是历史、文化、书法等研究的珍品。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合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明故城(三孔)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被公布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孔府:

即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子孙的府第。7年(明洪武十年)始建,3年(明弘治十六年)重修拓广,年(清道光十八年)扩修。年(光绪十一年)重建遭火焚的内宅七座楼房。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重修,现保存良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明故城(三孔)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被公布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孔府占地7.5万平方米,九进院落,楼房厅堂间。三路布局,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五间等,最后为花园。东路为东学,有家庙、慕恩堂等。西路为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南北花厅等。   孔林:

又名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1.5公里处,是孔子及其后裔墓地。初不过顷余,后经历代、特别是明清两次增广,面积达2平方公里。公元前年孔子葬于此地后,多年来其后裔接冢而葬,至今林内坟冢已约10万余座。不少墓前建墓碑、墓表,有些建享殿、立石坊、置石仪。孔林是我国现有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护最完整的一处宗族墓葬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明故城(三孔)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被公布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林周筑有围墙,前有至圣林坊及二道林门。门内有一南北林道,长6米,宽44米。林内现存石碑4千余块,树木近10万株。

名人辈出,人杰地灵;山东素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至今仍然对中华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和文化的创始人柳下惠、军事家吴起等,均出生于鲁国。姜太公在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成就了齐桓公、管仲、晏婴、鲍叔牙、孙武、孙膑等一大批志士名人;齐国还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书法家王羲之、发明和手工艺家鲁班、神医扁鹊、军事家诸葛亮以及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和小说家蒲松龄等,都以其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卓越贡献而载入史册。

  山东是我国较早有戏剧活动的地区之一。其戏剧艺术的孕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齐鲁诸国。   隋代齐倡名动全国,到了唐代参军戏在山东地区流行。可以说长期流行的歌舞百戏,俳优活动,是山东戏曲孕育发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过程。宋杂剧形成后亦波及山东,金末元初产生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即元杂剧,山东是主要流行地区之一,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和明初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篇》中记载的山东籍戏曲作家共28人,能歌擅唱者4人。戏曲最盛之地是东平,单东平籍元曲作家就有高文秀、张时起等10人,最突出的当推高文秀,所作《黑旋风双献头》深得人民的喜爱。   山东戏曲到明清时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李开先的《宝剑记》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成就突出,影响最大。在演出方面,职业戏班增多,活动频繁。   到清代中叶已有数十个不同的戏曲剧种同时活跃在山东境内。大致可分为梆子腔剧种、弦索腔剧种、肘鼓子腔剧种等。   现在在山东境内流行的戏曲剧种多达30多种,大致可以划分为梆子腔系、弦索腔系、肘鼓子腔系和民间歌舞及说唱形成的戏曲剧种这几种类型。   山东流行的梆子腔剧种,有豫剧(即河南梆子)、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两夹弦、东路梆子、河北梆子等多种。流行区域包括菏泽、济宁、临沂、枣庄、泰安、济南、聊城、德州、莱芜、滨州等十余个市地。获得梅花奖的豫剧演员章兰、朱桂琴、李新花等还活跃在山东各地的舞台上。   弦索腔由民间流传的俗曲小令,经过弦索清唱阶段,进而发展为戏曲声腔。由于流传地域和伴奏乐器的不同,及受其他艺术的影响,弦索腔形成了风格不同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山东的主要有柳子戏、大弦子戏、罗子戏。号称“东柳”的柳子戏是弦索腔剧种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剧种之一。代表剧目有《李亚仙思夫》、《貂蝉思夫》、《莺莺思夫》、《李三娘思夫》等“十大思夫戏”。   肘鼓子腔,是在流行于民间的花鼓秧歌的基础上,以“娘娘腔”为其主要腔调逐渐演化而成的戏曲声腔。所包含的剧种有柳琴戏、五音戏、茂腔、柳腔、灯腔、东路肘鼓子等。   由说唱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有:吕剧、坠剧、渔鼓戏、八仙戏、蓝关戏等。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诸葛亮化的发源地之一。在学术思想方面,有墨子、郑玄、仲长统等;   在政治军事方面,有晏婴、司马穰苴、戚继光等;   在历史学方面,有左丘明、华峤、崔鸿、马骕等;   在文学方面,有东方朔、孔融、王粲、徐干、左思、鲍照、王禹、张养浩、冯惟敏、李开先、李攀龙、孔尚任、王士禛等;   在艺术方面有李成、高凤翰等;   在科学技术方面,有鲁班、刘洪、何承天、王朴、王祯、燕肃等;在医学方面,有扁鹊、淳于意、王叔和等。   他们的思想、理论、智慧和学术成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文圣”,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创立的儒家学说,对后世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兵圣”,孙武,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其所著的《孙子兵法》在世界上有广泛的影响力。   “书圣”,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   管子,齐国名相、著名经济学家。   山东历史上还出现过儒学代表人物孟子、曾子。   贾思勰,以《齐民要术》闻名的古代农学家。   孙膑,以《孙膑兵法》著名的古代军事学家。   诸葛亮,三国名相,被中国人尊为智慧的化身。   刘勰,以《文心雕龙》闻名的文学理论家。   辛弃疾,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代表。   李清照,宋代婉约派词人代表。   蒲松龄,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   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   张择端,宋代著名画家、《清明上河图》的作者。   甘德,战国时期著名天文学家。他与宋人石申(今河南开封人)合著的《甘石星经》中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氾胜之,古代科学家。   单父,相传单卷(shàn卷)为远古后期游牧于菏泽四泽六水之地的东夷族中影响较大的政治领袖、氏族首领   戚继光,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   张自忠,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王小刀整理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公立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zz/4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