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济南弘德慈孝文化研究中心的发起人,净心陪伴研究中心走过了六个年头,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上,自己受益最多,自己的家庭受益良多。今年随着研究中心的团队建设的完善,为了给合作单位更多的文化帮扶,为了与更多志同道合的单位深入合作,济南弘德慈孝文化研究中心“慈孝文化实践基地”不断的在各地涌现。
和长清区张夏镇石店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传统文化,已经整整一年了。为了给孩子们带来给多的传统文化体验,更好的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5月18号中心领导领导班子到石店小学参加慈孝文化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在大会上,石店小学的赵校长说:去年五月份,净心老师来我们学校,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传统文化课时,我的领导们都认为不会长期坚持下去,结果我们却相伴了两个年头。平时特别调皮的孩子,能在家里给父母主动揉揉肩膀;各科老师反应课堂纪律很大转变;同学们对某些中国汉字的深刻理解后,错别字少了很多;学校的安全教育变得更加有效等等,种种的变化让我们学校和净心老师的合作越来越默契。
我知道,这些小小的收获是眼前的,只要坚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并一直践行下去,在孩子们未来的人生路上还会出现更多的惊喜。
赵校长在授牌仪式上说:几个词代表我的心声,感想、感谢、感激、感恩;学习《弟子规》后同学们的变化,让我有了很多感想,同时感谢老师的坚持陪伴,感激同学们的积极学习,感恩家长的积极配合。
其实说感激和感恩的应该是我,正因为这一年多陪伴,才给了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力量!让我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路上更加自信。年寒假结束的第一堂课上,同学们唱《感恩的心》的感动还在心窝;每节课上您们真诚的问候,都是最温暖的。
作为一名校外老师,能受到校方老师和领导的认可,能在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古圣先贤的智慧,我是一个最幸福的人。
没有他人口中的辛苦、没有他人口中的奔波,上午授牌仪式后和四五年级的同学一起学习后,又和一二年级的同学一起学习世界上最智慧的文字--汉字。虽然一上午连堂上课,看到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盯着我,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时而微笑,时而兴奋,时而思索,我愿意下课的铃声响的再晚些......
其实最感恩,济南一小时公益的家人,是他们在我每次外出授课时的陪伴,让我知道奉献、分享的路上不寂寞,特别是济南的刘老师,他是一名退休老教师,多年来坚持每周给敬老院老人修脚,60多岁了还默默无闻的出现在国学课堂上做助教老师。有这样的大德老师陪伴,我一定要对自己要求高些,再高些。
下午我和刘老师,沿国道继续南行,到了长清区最偏远的小学--徐庄小学(新之航希望小学),这个学校1-6年级一共40个同学,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还有一部分家庭贫困的孩子。在课间和同学聊天了解到,有的孩子要步行近半小时来学校上课,他们特别希望能像市里的孩子一样,可以接触到让自己拓宽视野的机会比如:书法、绘画等等。
在这里特别倡导更多的爱心人士能走进山村小学的孩子们,给他们更多的爱心和帮助,以及更多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