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麓,黄河之滨,长清大学城,活力涌动,风光无限。长清区第四次党代会,让长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区上下聚焦聚力,善谋善为,砥砺奋进,担当作为,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山水魅力新城的新征程。
开拓进取的长清人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引,以激发长清大学城发展活力为目标,以打造“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创业高地、科技高地”四个高地为路径,在“对接、提升、融合”上大做文章,让活力在这里涌动,让梦想在这里起航,一座创新之城、青春之城、活力之城正在崛起。
对接 对接 再对接
长清大学城位于素有“济南后花园,省会天然氧吧”之誉的长清湖畔,规划面积43.11平方公里。境内交通优势明显,京福高速、济菏高速及国道贯穿境内,轨道交通R1线即将通车,山、水、河、湖等生态资源丰富。年以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先后入驻招生。目前,大学城入驻院校12所,师生20万人。 省市领导高度 “长清大学城是省市科教高地,是为全市全省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战略布局,是长清区的一笔重要财富,我们长清区应当备加珍惜,多做工作,为大学城的发展贡献力量。”长清区委书记王勤光告诉笔者,入驻大学城的12所院校、20万师生是济南西部新城的活力之源,更是长清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智力引擎。 为此,新一届长清区委、区政府把长清大学城定位为全区六大功能分区中的“创新创业示范区”,专门成立了大学城建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区长任组长,相关10个区级领导为副组长。同时进一步充实强化了大学城建设管理指挥部,区委政法委书记、区政协副主席、区人大原副主任3人分任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列编增设大学城管理服务中心展开具体工作、推进落实。坚持落实4个例会推进机制。即大学城工作周例会、校地对接月例会、长清区与城建集团项目建设周例会和高层对接月例会。 “今年以来,长清区已与市城建集团7次对接,与各高校4次对接,在各高校提出的急需解决的7个方面99个问题中,涉及长清区地方层面的有48个。”据长清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居安介绍,他们建立了工作督查台账和销号制度,以是否得到高校满意为衡量标准,确定能否在督查台账上销号。目前,包括交通安全设施不全、校园周围环境卫生、大学商业街管理不规范等在内的48个实际问题已销号31个。涉及市级层面的包括征地、供热、公交等问题,长清区也在协调市直相关部门积极向前推动中,“校地一家亲,服务零距离,融合促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提升 提升 再提升
9月1日上午,位于长清区常春藤小区的山东师范大学大学城实验学校,迎来了建校后的第一批名学生。该校不仅是今年长清区新开学的学校,也是长清区与山东师范大学推进校地合作办学的学校。与此同时,一座占地亩的济南市大学城实验学校即将破土动工,长清区在服务大学城借势大学城提升大学城上全面升级。 围绕“校城融合、校产融合、校校融合”的战略目标,济南市政府启动了新一轮《长清大学城总体规划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工作。经全球招标、专家评审,确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法兰奇曼城市设计事务所主导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将坚持运用国际视野,引入先进理念,融合多元文化,突出中国特色,融合区域山水生态环境,注重形态格局和风貌特色,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学城特色形象标志区。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全面启动。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山师北大门、管理学院北大门信号灯全部进行了维修,山艺校门口信号灯设置的黄闪改为正常,并设置减速标志。对于中医药大学西侧排洪沟淤积垃圾进行了清理,排放了积水,整修了管道。对齐鲁工业大学提出的校外排污口进行了整治,对交通学院提出的上游污水排水问题进行了排查处理。加大对商业街环境卫生秩序整治,划定交通标线多米,安装隔离桩多个,新上垃圾桶余个。 为满足大学城高校师生出行需求,增开大学城与市区间的公交线路,加密节假日班次,开展定制公交服务。委托深圳都市交通研究院、济南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济南市公交行业发展模式及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进行调查研究,加快推进公交客运市场整合,推动济南主城区及长清区的出租汽车统一管理。积极联系沟通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商对高校教职工实施市区至长清大学城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问题等等。 针对基础医疗不足问题,长清区医院列为区委、区政府“1号”民生工程。经过积极努力,一所占地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设置床位张,计划投资7.1医院建设项目终于落地。在大学城核心位置从西向东一期75亩规划正在施工,建设内容主要是急门诊楼、医技楼、外科病房大楼以及相应的医疗后勤保障业务用房,设置床位张,建设工期一年半。今年5月18日,医院一期建设用地规划建筑主体场地,隆重举行了建设“医院、服务市民百姓”主体工程奠基仪式。 华谊兄弟(济南)电影城项目就是长清区、城建集团对接出的“精彩之笔”。项目统一策划范围亩,主营业务包括电影世界、电影小镇、拍摄片场、实景演艺、民宿、明星度假酒店及园博园主园区。项目已列入年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分三期开发。其中,一期项目将于9月底开工,建设面积亩,总投资约60亿元,主要包括电影世界、演艺秀、中华园改造、实景片场等。奇幻类电影《阴阳师》计划于年下半年开拍。 校地频繁互动以及良好生态环境更是吸引万达商业地产、浙江海龟科技公司、华夏幸福集团等全国知名企业纷至沓来。
融合 融合 再融合
校地融合催生特色小镇建设,美客小镇、梦翔小镇、智慧交通小镇、电影小镇、科创小镇等11个特色小镇精彩纷呈,争奇斗艳。 交通学院充分发挥交通特色,结合所开设的交通运输、轨道运营与管理等专业及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积极探索构建智慧交通小镇。中医药大学依托学校中医药学科优势,以医药健康、中药研发、信息科技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结合当前重点扶持“中医药+”创业项目,深度探讨建设颐养小镇。山东师范大学计划利用有关资源,建设15万平方米相对独立的园区建筑组团,发挥大学纳米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专业优势打造齐鲁创业园小镇。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计划建设非遗文化小镇、设计小镇,与山东艺术学院联合建设艺术雕塑小镇。山东艺术学院结合影视专业特点与华谊兄弟电影城合作筹建电影学院,共同打造电影小镇。齐鲁工业大学以筹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契机,发挥造纸、酿造及其他专业学科领先优势,在“工创坊”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基础上,全力建设科创小镇。山东管理学院E路创业电商小镇确定了选址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划建设方案。 山东艺术学院、山师大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积极支持美客小镇建设,已有42家文创类企业入驻,合作高校达到33所,入驻教育机构8家,美术师生余名。成立于年7月的梦翔小镇,一年来聚焦移动互联、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创新服务、“互联网+”等五大新兴产业,目前经营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入驻企业多家,员工多人,已成为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深化“产业、技术、人才”融合,提升产学研发展水平。成立产学研指挥部,先后策划组织成立了校地双创联盟、校企联盟、未来工匠联盟、移动互联联盟、智能焊接联盟和机器人六大联盟,先后实施合作项目36项,开展活动多场次。先后促成宏达集团同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国舜、北辰集团同山东大学,马山镇双泉庄中药材基地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医药检验所等在内80家校企合作协议68项。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发展计划84项,争取科研经费近万元,融合、借势大学城为长清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利好。山东国舜集团董事长吕和武说:“校地融合,让大学的门敞开了,解决生产、销售中的难题更方便了,与高校专家教授一起搞研发,自己的身价感觉也提高了,技术创新更有底气了。” 济南奥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齐鲁工大的合作,机器人的运用,加速了传统动能的淘汰进程,在增加20%收益的同时,节省了1/3人工成本。济南长清计算机公司与山东大学研制的燃气监测物联网终端项目,属国内首创,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2亿元。迅达康与省科学院、山东大学正在申报土壤修复重大专项。人才融合方面,先后举办了2届“海智专家行”对接活动,山东省首届智能制造(工业4.0)创新创业大赛、长清区年创业大赛等活动,建立了试金集团清华博士生实习基地等12个科研基地和大学生实习基地,让多名大学师生在基地进行科研、实习、交流活动,为产学研融合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产学研深度融合,激发发展新活力。长清区先后荣获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全国产学研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和山东省升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等称号,该区崮云湖街道荣获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镇称号。目前,签订合作协议项,实施各类计划项,为企业争取科研经费近万元。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8.4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2.36%;今年第一季度,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65亿元,同比增长24.1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3.67%。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件、60件,居全市前列。发明专利有效量件,位居全省第23位。 长清大学城的春天来了……
来源:济南长清大学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