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项技能升级济南这所学校劳动教育又有

帮助白癜风公益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临近五一劳动节,济南市长清区长清湖实验学校(山东师范大学中建长清湖实验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又开始“跃跃欲试”,在居家学习中,不少班级开展了关于劳动的“项目式研学”。

年,该校推出“十项技能点亮劳动之光”活动,两年来,“十项劳动技能”已在每一名学生心中扎根,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不断深化。上学期,学校“雏鹰小队”活动还推出“2.0版本”——“三阶六步”项目式研学,学生在“家长导师”指导协助下组团开展活动,其中不乏与劳动相关的题材,成为落实劳动教育的有力抓手。

“十项技能”阶梯式目标让劳动成为习惯

扫地、拖地、收拾碗筷、洗袜子、叠衣物、整理房间甚至做简单的饭菜,居家学习期间,这些场景几乎每天都在长清湖实验学校学生家中上演,他们在家务劳动中理解父母、学会珍惜、担当家庭责任。

现在这些“成果”的取得,还要追溯到年。当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4月初该校就开启了“十项技能点亮劳动之光”活动。“以前的劳动教育多浮于表面,如何将其做得更扎实,让学生知道有哪些事情是他们能做应做的,‘十项技能’就应运而生了。”副校长宋婷说,他们将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劳动目标进行总结提炼,归纳出“个人卫生、内务整理、家务劳动、洗涤衣物、学习厨艺、手工制作、垃圾分类、种植养护、关爱家人、公益劳动”十项,每项技能都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级标准。

例如,“个人卫生”初级目标为学会管理个人生活,掌握基本生活技能;中级为注意仪容仪表,衣着干净整洁;高级则为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会选择适宜的装束,展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关爱家人”初级为体谅父母辛劳,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中级为听从父母的教导,主动与父母交流;高级则为能够融洽家庭氛围,分担家人的责任等。

“刚入学时,孩子们还没有摆齐桌椅、捡拾脚下垃圾的意识,我们便在班会课每周设定一个劳动主题,并利用各种碎片时间不断提醒,现在这些‘举手之劳’都已成为他们的习惯,班级环境也越来越好。”一年级班主任怀晓淙说,为激发学生劳动积极性,学校还会定期开展“居家榜样”“劳动小标兵”“厨艺小能手”等评比,通过学生申报、班内投票等流程,由孩子们选出自己心中的小榜样。

“项目式研学”让劳动在真实情境升级

上学期,长清湖实验学校将“雏鹰小队”升级,推出“三阶六步”项目式研学,成为劳动教育的有力抓手。今年五一前夕,学生家长马丽便带领自己均在该校就读的两个孩子开启了一场居家项目式研学,选取的主题是“如何擦窗户能让玻璃更亮”。

这些项目式研学可不是“想到哪做到哪”,而是有严格的步骤和体系。项目式研学分为前期准备、中期开展、后期总结三个阶段,通过“提出大问题、细化小问题、制定任务单、马上去行动、形成报告书、研中有所悟”六个步骤,结合家长资源将学习延伸至校外,让学生在自然界与社会真实情境中观察、思考、探究、体验。

该校小学部德育处副主任、大队辅导员卢晓娜介绍,在校期间,学生可自愿组队开展项目式研学,每个团队5-8人,由一名家长作为研学导师;学生在沉浸式体验和小组合作中整理资料和完成项目研究。线上教学开启后,则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研学。

在此前开展的项目式研学中,还有不少主题与劳动相关。五年级一班学生在今年植树节前,开展了“你了解植树节吗”的研学项目;三年级二班学生走进汉堡店,全程体验了“外卖美食如何到我家”;一年级五班研学小组则走进派出所,探索了“警察局里有什么奥秘”等。

今年4月22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门学科课程标准发布,劳动及其所占课时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提到的‘学习任务群’与我们的项目式、主题式学习可谓不谋而合,新的课标进一步凸显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我们采取的一系列举措,都激励着学生不断提升劳动水平,并运用到生活中去。”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姜旭说,他们希望通过体力劳动、职业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走下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向未来”,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记者曹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zz/14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