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提高济南市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各区县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市区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均衡发展,充分发挥济南市美术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3月30日下午,济南市订单式“名师送教送研”活动暨“槐荫区美术教师专业技能专题培训”活动在济南市槐荫区段店小学举行。济南市美术教研员亓延庆老师、槐荫区美术教研员郭立老师、天桥区美术教研员孟庆娟老师、长清区美术教研员王桂芹老师以及各区县余名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
本次活动由槐荫区美术教研员郭立老师主持,郭老师首先向到场教师们介绍了此次培训的专家团队和具体的活动安排。
活动首先由济南市清河实验小学孙国庆老师为大家带来讲座《命题创作读题小议》。孙老师以“深山藏古寺”命题举例,强调了命题立意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参与技能大赛的经验,从三个方面为我们理清命题创作时读题的方法。孙老师提出创作时文学作品中引领作用不可忽视,要多往文学古诗词中找答案,找与古人共情的地方;在确定主题后找素材时“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以及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表现性,忌反复追求造型的观点,让在场老师们对如何命题创作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
紧接着由天桥区宝华小学的刘文正老师为大家带来《关于主题创中“技”与“巧”的问题浅见》。刘老师精心制作了课件,提出了关于命题创作时“技”高一筹、投“技”取“巧”的方法,根据具体的名家名作进行分析,强调技法技艺和立意都要兼顾,主题要以小见大、与时俱进。他认为创作作品是否能够脱颖而出,除了构思巧妙、画面完整以外,还要具有艺术表现力感染力,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和感受生活,是不是有具备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不是理解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在生活中要多看、多观察、多感受,甚至可以从儿童作品中汲取创作灵感,让作品与观者产生情感共鸣。
活动现场老师们纷纷对自己在创作时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向二位名师请教。
我区在教研员王桂芹老师的带领下派出四名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主题培训,老师们抓住此次和专家教师的零距离学习的机会,积极提问,认真记录,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心得或困惑,全身心的去感受这场视觉、听觉的盛宴。
天桥区美术教研员孟庆娟老师也根据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和大家分享了绘画创作的心得。她认为美术创作可以从特殊材料入手,来追求独特的艺术效果,除了这些技法的运用,还可以从创作选取的角度问题入手,比如动漫当中的透视角度,不仅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构图本身的深刻用意,也能更好的凸显视觉效果。
槐荫区教研员郭立老师结合创作经验提出中国画创作时要注意形式感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讲究“计白当黑"的视觉效果,因此在国画创作过程中就要考虑到整体画面的布局,意在无中生有、以少胜多,这种处理会让观者对画面的未尽意象空间产生自动想象、补充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炼素材进行构思,才能让立意更为鲜明、更兼具吸引力。
实践出真知,接下来就到了沙场练兵的时刻了,刘文正老师为大家出题“可人如玉”、“白云初晴”、“清露未晞”三个主题,举笔信手间,看老师们多么的认真,此时此刻真的感觉特别的美好。
一幅画的时间稍纵即逝,有的作品朴实无华、情真意切;有的作品潇洒飘逸、韵味深长,散发出灵动的艺术构思……使我们更深切的感受到各区县美术教师的艺术才华。随后刘老师、孙老师根据老师们创作的每幅画作进行了细心的点评,并为接下来的创作指出了改进意见。
临近尾声,郭老师表示,通过此次培训活动,旨在加强区域性教研与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素养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在交流中广纳兼听、取长补短,槐荫美术也会一直将服务教师,服务教学为己任,和所有教师们并肩成长、共同进步。最后郭老师还对参会的老师们提出了期望及要求,希望大家能在培训中学习、在讨论中吸收、在思考中成长。
济南市美术教研员亓延庆老师被在场教师们的创作热情所感染,呼吁大家今后在创作中要追求主观与客观的碰撞与统一,这一番见解可谓是高屋建瓴,切中肯綮。同时也肯定了此次培训会,切切实实地做到了“有效培训”,对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强化教师专业基本功有着重要意义。
此次培训犹如一场盛宴,让大家食之有味,嚼之带劲,活动在朴实无华的学习经历中,营造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良好氛围,会后长清区的老师们觉得意犹未尽,收获满满,认真的总结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长清区平安中心小学谯敏感悟
01今天聆听了二位名师刘文正老师和孙国庆老师关于绘画创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创作时画面如何布局,如何经营位置,创作内容,立意等进行了订单式讲解,让我们一线美术教师从绘画创作问题的根部剖析原因,从而教有所思,学有所得,尤其是关于“技”与“巧”的问题,与会教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结合专家的指导,我认为,“技”本身就是专业美术教师的美术素养,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正应该着力打磨技,才能有朝一日,有的放矢的求“巧”,真正的“巧”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删繁就简,而应该是由追求技法到返璞归真的从容,观者被作品打动,被情感染,作品创作者也不再是炫技,而是真实的情感体验过程,美术教学的美育目的才能真正体现,我愿意在今后的美术老师生涯中,像今天专家老师们说的那样,找准自己的专长,变为自己的强项,用满腔的热情热爱着美术事业,愿可人如玉,在清露未唏之际,白云初晴之时,拥有自己的风景!
长清区玉麟小学张丹丹感悟
023月30日,在教研员王桂芹老师的带领下,有幸参加了济南市中小学美术订单式“名师送教送研”活动暨槐荫区美术骨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这一次的美术教师培训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两位专家为我们细致的讲解了命题创作的含义及方法。绘画创作就是人们通过对自己身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把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与评价以及自己的一些情感体验,通过形象的塑造和画面的形式语言表现出来。它是采用绘画的形式来传达情感和对生活的认识的一种方式。命题创作是生活的反映与再现。作为初学画画的人,更应该把视觉放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之中,去留意身边所发生的一切,用我们绘画的方式去记录,去表现它,这样的创作作品才有可能勾起人们对生活的回味,给人以美的享受。专家提出“技”高一筹,投“技”取“巧”,在命题创作中学会以巧取胜,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艺术创作的多样性。生活是丰富的,它给我们提供了众多的充满活力的创作素材,也为我们演绎着千变万化的形式语言。我们的创作只有与生活紧密相联才可能打动人,感染人,才可能具有永恒的魅力和强有力的生命力。本次活动为我接下来的建党周年绘画创作提供了好的创作源泉。
长清区文昌新屯小学石亮感悟
03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济南市中小学美术订单式“名师送教送研”活动暨槐荫区美术骨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活动,此次培训犹如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让我的绘画创作知识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
很感谢槐荫区郭立老师慷慨组织这次培训,机会十分难得,让我们能够近距离的和济南市清河实验小学孙国庆老师以及天桥区宝华小学的刘文正老师两位大咖学习。
孙老师以“深山藏古寺”开场,强调了命题立意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参与技能大赛的经验,从三个方面为我们理清命题创作时读题的方法。孙老师提出创作时文学作品中引领作用不可忽视,要多往文学古诗词中找答案,找与古人共情的地方;在确定主题后找素材时“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以及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表现性,忌反复追求造型的观点,让在我对如何命题创作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
刘老师是一位热爱生活且风趣幽默的老师,他的观点是关于命题创作时“技”高一筹、投“技”取“巧”的论述,根据具体的名家名作进行分析,强调技法技艺和立意都要兼顾,主题要以小见大、与时俱进。他认为创作作品是否能够脱颖而出,除了构思巧妙、画面完整以外,还要具有艺术表现力感染力,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和感受生活,是不是有具备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不是理解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在生活中要多看、多观察、多感受,甚至可以从儿童作品中汲取创作灵感,让作品与观者产生情感共鸣。
槐荫区教研员郭立老师是一位绘画功底非常深厚的老师,我也曾有幸和郭老师一起参加过写生,亲自跟着其学习过绘画技巧。郭老师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也提出了一些见解,如他强调中国画创作时要注意形式感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十分讲究“计白当黑",因此在国画创作过程中就要考虑到整体画面的布局,意在无中生有、以少胜多,这种处理会让观者对画面的未尽意象空间产生自动想象、补充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炼素材进行构思,才能让立意更为鲜明、更兼具吸引力等问题。
培训在朴实无华的学习经历中,营造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良好氛围,会后依然感到意犹未尽,此次外出学习收获满满,在惬意的下午时光中,共同享受着属于于我们美术教师独有的,专注于创作的美妙时光。
长清区平安中心小学孙淑真感悟
04通过今天的聆听与学习,我的收获颇为丰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刘文政老师讲的主题绘画创作中“技”与“巧”的问题。“技”就像是我们作为一名专业美术老师所具备的基本功,技能的高低从画中显露无疑。“巧”就是最恰到好处地突出表现绘画的主题,是一种出人意料、耐人寻味的智慧表现。如果说技能差一些,可以“投技取巧”用智慧隐藏不足,从而扬长避短,但想要创作出一副好的画,要尽量做到二者兼顾,内外兼修,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想要提升“技”与“巧”,首先要做到热爱绘画,热爱生活,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更积极的投入到创作中去。其次,我们不仅要通过多种途径去磨练我们绘画技能,也要多读书多学习,拓宽视野,用智慧去提升“巧”,使用媒介和艺术语言让我们的画更上一个台阶。
撰稿:石亮
编辑:石亮
审稿:王桂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