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区举行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早在年,长清区就成为全省13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之一,也是济南市唯一一家被授予此牌的产业园区。近年来,长清区按照“龙头带动、产业支撑、优化结构、集群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依托中油济柴、重汽橡塑件、西电济变、沃德配件等为龙头的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规模以上企业,大力培植、壮大机械装备制造业集群,逐步形成了主导产业明确、龙头企业带动力强的产业群和项目链。长清区拥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14家。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2家(中油济柴和时代试金);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共12家,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企业占7家(西电济变、沃德、北辰、冶金、国舜、奥图、计算机),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的行业领先的翘楚,构建了企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的格局。 活动现场,长清区企业代表国舜集团、栋梁科技、北辰机电、国机铸锻相继发言,从复工复产及疫情之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规划,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传统工业如何转型升级、科教产综合体与企业合作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经验、如何发挥高端装备制造业优势......针对企业代表提出的问题,专家学者现场为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号脉会诊,献计支招,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就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许多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的意见建议。 济南市工信局总工程师岳双荣以《长清区高端装备及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为题,用深入的论证、专业的分析和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进一步帮助企业家坚定了信心、明确了路径、找到了方向。他说,作为全省最早被命名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长清发展智能制造业有很好的优势和基础,智能制造及节能环保产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部分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很多企业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希望长清区继续树立工业强区的理念,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发挥紧靠京沪铁路黄金站优势,搭建孵化平台,着力引进能尽快形成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项目。 “通过这次研讨会,大家相互交流,借助与会专家的知识与智慧,为我区新旧动能转换和工业结构调整找出新的路子,坚定了大力发展产业和壮大产业的信心、决心。同时也向全社会进一步传递区委区政府关心支持企业发展的明确信号,让大家振奋精神,把长清工业发展的节奏带起来、势头鼓起来。”王勤光在致辞中从肯定成绩、保持定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锐意创新、把握关键,不断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创造条件、完善服务,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的环境三个方面,对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王勤光指出,工业经济是长清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和支撑。有了企业支持和贡献,地方发展跑出了长清速度,去年生产总值增长8%,财政收入增长9.1%,列全市第三位,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列全市第一。 “面对新形势,希望企业家聚智聚力,在战略谋划上下功夫;全面对标一流,在培育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培育精神,在企业文化上下功夫;科学决策,在防范风险上下功夫。”王勤光表示,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是区委区政府的职责和义务。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企业最紧迫、最急需的发展难题,更加扎实地抓好政策落实,更加有效得提供要素保障,更加持续地提供优质服务,更加有力地建立亲清营商环境,与企业家们共同推进长清工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赵居安主持会议,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共同努力。希望广大的企业和政府双向发力,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长清将进一步优化服务,当好“店小二”,做好“娘家人”。二是共克时艰。面对当前局面,企业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一家人、一盘棋、一件事”的理念。三是共创辉煌。长清过去的发展,离不开广大企业的拼搏奉献,长清今后的发展,更需要一批勇立潮头、不畏艰难、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优秀企业。只要大家携起手来,广大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春天一定会到来,长清建设现代化山水魅力新城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副区长丁勇从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产业升级持续优化、载体建设加快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长清工业发展情况。丁勇表示,目前,长清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年,长清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完成工业投资21.6亿元,完成技改项目投资8.6亿元,同比增长5.7%。下一步,长清区将全面运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工业企业量质提升,实施振兴工业发展十大突破措施,进一步推进工业与信息化、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立足高标准继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着力绘就新时代工业经济发展新画卷,为实现“四年大突破”提供澎湃动力。文稿:李娜编辑:高长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