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长清青年故事说董勇对长

北京中科忽悠 http://m.39.net/pf/a_5131648.html

故事说

改革开放四十年

期待岁月与将来

40年的时光年轮

变化的是身边的环境

不变的是脚下的道路

40年的时代际遇

变化的是发展的时序

不变的是奋斗的步伐

让我们以青春之名

向改革开放致敬!

今天和我们分享改革开放故事的是来自长清区双泉镇的董勇,一起来听他的故事。

对长清的眷恋

“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响当当的话,会时常萦绕在每一个有志青年的心底。说一句话很轻松,可一旦身入其境,便会让人百般踌蹰。因为中国人讲究安土重迁,落叶归根,如同秋天的洒洒落叶,化作春泥更护花。我终于下定决心,去外边走走……

年夏天,我从长清一中毕业,考上了青岛的一所院校。这个学校位于青岛市黄岛区,也就是现在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当时的黄岛区处于蓬勃发展期,已经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草创阶段的诸多不便还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每次外出,我都要做轮渡或快船。青岛海上多雾多风,一旦雾大浪高,轮渡就要停运,我就不得不滞留在青岛轮渡站或者薛家岛轮渡站,甚至要绕着胶州湾转一圈。本来晕车的我四年下来,既不晕车,更不晕船,也算是因祸得福。可是心里总耿耿于怀:要是留在长清上学该多好呢,多方便呢。

年考研,还是从整体考虑,没有选择长清的院校,一下子又飘到了武汉。当时的武汉正出于大规模建设期,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工地,而位于喻家山下,绿树成荫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里,则是一片净土。年毕业,就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工作问题了,何去何从?还是犹犹豫豫,把回到家乡的期待又化作了屈从于现实的考量,做了折中的打算。年9月,我回到省里,在德州参加了工作。

在原单位工作期间,每每同事聚会吃饭,一席上的人就会说起自己的家乡,以期找出共同的话题。每每此时,我就情绪盎然的告诉别人长清的美好,“既然那么美好,何不回去呢”,莼鲈之思顿起,对长清和家人的眷恋充斥心头,情绪的酝酿与日俱增。一个机会来临,年10月,我终于回到了长清工作。

从长清到青岛,从青岛到武汉,从武汉到德州,从德州回到长清,我用了整整8年的时间。这八年,胶州湾的海底隧道通车了,10钟就可以从黄岛到青岛,不用再焦急地等待40分钟的轮渡了;济南到武汉的高铁开通了,不用再排7、8个小时排队买卧铺票了;长清黄河大桥开通了,从禹城到长清的时间缩小一半了。这八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自己也不止一次的留恋动容;但这八年,每一次回到长清,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街面越来越整洁、高档小区越来越多、公园越来越漂亮、经济越来越发达,各种大项目纷纷上马,便利的轻轨已在眼前。这种朝气蓬勃,到处动土施工热火朝天的场景,让我联想到蓬勃发展时的青岛西海岸新区,让我联想到大规模建设时的武汉光谷国家科技区,让我联想到欣欣向荣的德州国家高新区。在不同的见证中,我能够忝列其间,见证一座蓬勃、向上、繁荣的山水魅力新城崛起,何其幸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xw/65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