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山东齐风陶韵淄博市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

看岱青海蓝景色美,闻齐风鲁韵文化汇,泰山矗立,黄河入海。孔孟在这里诞生,长城在这里始建,运河在这里重现,这就是好客山东。

07:53

这座城以陶瓷为根、琉璃为骨、丝绸为脉,这里是世界足球起源地,这里还是鲁商的发源地,这里讲述着聊斋故事的神秘,齐文化在这里发扬光大,这里就是大美淄博。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商业古城。

淄博,简称“淄”,齐国故都,山东省辖地级市,Ⅱ型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工业城市,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淄博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部,南接临沂,北接东营、滨州,东接潍坊,西接济南,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与济南都市圈交汇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

淄博市的临淄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淄博的临淄是古代齐国的首都,为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有“东方古罗马”之称。淄博这个地名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原为淄川、博山两地的合称。淄博是全国文明城市之一。

历史沿革

淄博,简称“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为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地名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原为淄川、博山两地的合称。本文将探讨历史时期淄博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春秋时期,淄博属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地处齐国都城临淄附近。

战国初年,齐国朝政发生巨大变动,田氏取代姜氏成为齐国国君,并被周天子承认。战国时,淄博属齐国,地名昌城。

战国中后期,强大的秦国开始了对东方诸侯国的统一兼并战争,并在统一过程中将郡县制度推广到全国地区。秦代时,淄博属临淄郡,地名昌国。

秦朝灭亡后,西汉在郡县制的基础上,推行郡国并行的体制,并在郡县以上设置州牧(刺史部),成为更高级别的地方军政机构。西汉时,淄博属青州刺史部齐郡,地名昌国。

东汉时期,地方行政与西汉时期大同小异,继续维持郡国并行的体制。与此同时,州牧(刺史部)成为了地方常设机关,淄博属青州刺史部,齐国。

黄巾起义之后,地方州牧与豪强地主趁机扩充势力,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国家陷入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局面。至三国时期,局势才相对稳定,淄博属曹魏政权青州乐安郡。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朝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吴蜀两国日益衰落,结盟抵抗曹魏的局面被打破,曹魏朝政被司马氏控制。西晋王朝建立后,再次实现了南北统一,淄博属青州乐安郡。

西晋在完成统一之后,朝政迅速走向腐败,国家很快就再次陷入了分裂与战乱。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政权频繁更替,地方行政也相对混乱。北魏时,淄博属齐州。

南北朝后期,北朝西魏(北周)政权逐渐崛起,隋朝取代北周之后,再次开创了大一统的局面。为了压制地方势力的膨胀,隋代再次实行郡县两级行政,淄博属齐郡。

唐王朝建立后,地方行政上在继承隋代郡县制的基础上,增设道级行政区,并在部分地区设置节度使与都督府,掌管地方军政大权。唐代时,淄博属河南道,淄州。

北宋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的军政与财政进行了大力削弱,实行路、州、县行政模式。淄博属京东东路,淄州。

靖康之变后,北宋政权灭亡,黄河流域被金朝控制。在地方行政上,金代沿用了北宋的体制,淄博属山东东路淄州,地名张店镇。

元朝建立后,行政疆域空前辽阔,因而地方行政在继承两宋与金代制度的基础上,开始设置行中书省,成为更高级别的行政单位。元代时,淄博属中书省,般阳路。

明代初期,对前代的行省边界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由此产生了众多新的行省,同时为了显示与前代的不同,改称承宣布政使司。明代时,淄博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

清代初期,对明代的行省边界再次进行了调整,基本奠定了后世行省边界的基础。淄博属山东省济南府,地名张店。

年8月成立淄博特区,设专员公署,隶属鲁中行政区,此为淄博成为政区名称之始。9月撤销。年1月二次成立,7月又撤销。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8月再次成立淄博特区,隶属鲁中南行政区。年7月成立淄博工矿特区。年5月成立淄博专区。年改为淄博工矿特区。年3月,设立省辖淄博市。年1月,建立淄博专区,淄博市改为专区辖市,淄博市辖博山、张店、淄川、周村4个区。年1月,撤销淄博专区,淄博市恢复为省辖市,仍辖原4个区。年1月,临淄撤县建区,划归淄博市。年10月,桓台县划归淄博市。年1月,沂源、高青两县划归淄博市。至此,淄博市辖张店、博山、周村、淄川、临淄五区和桓台、沂源、高青三县。

位置境域

淄博市位于北纬35°55′20″~37°17′14″,东经°32′15″~°31′00″之间,地处鲁中山区与华北平原的接合部,南依沂蒙山区与临沂接壤,北临华北平原与东营、滨州相接,东接潍坊,西与省会济南接壤,西南与泰安、莱芜相邻。总面积平方千米。

截至年,淄博市域面积为平方千米,占山东省总面积的3.8%;其中,市辖区面积平方千米。淄博南北狭长,南北最大纵距千米,东西最大横距87千米;地理位置在山东中部,南依泰沂山脉,北濒九曲黄河。

地形地貌

淄博市以齐河—广饶断裂为界,以南属鲁西台背斜鲁中隆起区,以北属济阳坳陷区。鲁中隆起区由基底岩系和盖层组成。基底岩系由泰山岩群和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花岗岩构成,经历多期变质作用。盖层以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为主,淄博盆地、沂源盆地、鲁村盆地内发育石炭纪、二叠纪及中生代的沉积。济阳坳陷区完全被第四纪地层覆盖。境内岩浆岩分布较广,前寒武纪变质岩浆岩分布于市区南部的基底岩系中,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分布于中北部的断裂交汇或褶皱发育区。

淄博市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中部低陷向北倾伏,南北高差千余米。以胶济铁路为界,以南大部分为山区、丘陵,岩溶地貌发育;以北大部分为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土地平坦肥沃。北部有黄河、小清河流经,发源于市域内的河流有沂河、淄河、孝妇河等。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分别占市域面积的42.0%、29.9%和28.1%。

气候

淄博市地处暖温带,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年平均气温12.5℃~14.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天。

水文

河流

淄博市河流均为雨源型河流。主要有沂河水系的沂河,大汶河水系的新汶河、汶河、牛角河,弥河水系的三岔河,小清河水系的淄河、孝妇河、乌河、猪龙河、涝淄河;此外还有支脉河水系的支脉河、北支新河。黄河与小清河为过境河流。超过10千米的大小河流共78条,平均河流密度0.千米/平方千米。

湖泊

淄博市主要有马踏湖、锦秋湖、青沙湖、大芦湖4个湖泊,湖区面积.8公顷。其中马踏湖、锦秋湖、青沙湖皆分布在桓台东北、西北部,处于鲁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迭交地带。青沙湖为小清河水系非常滞洪区,胜利河穿过此湖入小清河。大芦湖处于黄泛平原区的高青县东北部,年改建为引黄平原水库,总库容万立方米。

泉群

淄博市内的地下径流,由于受地貌、岩性、构造因素的制约影响,一部分以天然泉的形式,沿构造破碎带和碳酸盐岩类与上覆弱透水层的迭夹带上升溢出,形成许多岩溶地下水上升泉群及其他岩组泉群。泉群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常年涌水,水质良好。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加之干旱年份偏多,多数泉群干涸消失,少数涌水量大减或呈季节泉。

地方文化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最早兴起了蹴鞠运动,齐国都城临淄被国际足联认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淄博市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手工业专著《考工记》、第一本农业专著《齐民要术》以及最早阐述服务业的专著《管子》。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之一。

淄博市有公有制专业剧团3个,文化站88个,文化(艺术)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54个,农村文化大院4个;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淄齐国故城:临淄齐国故城,是周代至汉代的临淄城所在地,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部的齐都镇,地处临淄区的西面和北面,北至古城村北,南至西关村南,西依系水(即泥河),东临淄河,故名临淄。

田齐王陵:田齐王陵,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六君王墓,墓冢东西排列,绵延相连,封冢高耸,气势雄伟,状若山丘。

田齐王陵,附近又有小封冢环绕四周,共有几十个,故有“齐陵”之称。陵区最著名的有二王冢和四王冢。

桐林遗址:桐林(田旺)遗址南北约米,东西约米,由若干个遗址群组成,面积达万平方米。历年来,在农事耕作中曾多次出土网坠、斧、镰、锛等磨制钻孔石器及黑、红、白质陶器。

齐长城遗址:横亘于齐鲁大地,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余年。西起黄河,东至黄海;东西蜿蜒千余里,几乎把整个山东南北分为两半。经实地测量齐长城全长.公里,共翻越8座山峰。主要有长清段、泰安段、莱芜段、五莲段等遗址,其中保存最好的齐国莱芜段57.公里。齐长城遗址史称千里齐长城,齐长城源于济南市平阴县,古济水河东岸,从大峰山山顶通过,蜿蜒千里,直达青岛市黄岛区东于家河村北入海。

沂源猿人遗址:沂源猿人遗址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土门镇骑子鞍山东山根、下崖洞南60米处,为旧石器时代古遗址。年9月18日,猿人头盖骨化石首先被发现,被命名为“沂源猿人”。后又发掘出1块头盖骨、6颗牙齿、1块肱骨、1块肋肌、2块眉骨及伴生哺乳动物化石10余种。

后李遗址:后李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后李官庄村西北约米处淄河东岸的二级台地上,地处泰沂山系北侧山前冲积扇和鲁北平原,西南距临淄区辛店城区约12公里,西北距临淄齐国故城约2.5公里。

寨里窑址:寨里窑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寨里镇东南,寨里村南与大张村交界的高地上。窑址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面积约22万平方米。该窑址烧造年代为北齐至唐代,是中国所发现的唯一的北方青瓷产地。

颜文姜祠:颜文姜祠又名灵泉庙,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山头镇神头村,始建于北周,占地面积平方米。年5月25日,颜文姜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松龄故宅:山东淄博蒲松龄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是为纪念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而设立的文化名人纪念馆。

西天寺造像:西天寺造像位于山东省淄博市。西天寺是南北朝时期后赵皇帝石虎所建,初名为兴国寺,后改为广化寺,几经兴废。北魏时期达到鼎盛,寺院南北跨度1.5公里,是当时国内寺庙建筑中规模较大、佛像数量较多、香火较盛的一座。

史家遗址:史家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田庄镇史家村南,南北长约米,宽约米,是一处重要的岳石文化遗存。

年5月3日,史家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沈遗址:北沈遗址是一处龙山文化至岳石文化,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遗址,面积约28万平方米,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北沈村,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沈遗址的发掘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为研究齐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陈庄—唐口遗址:陈庄—唐口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花沟镇陈庄村南,总面积约8-9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部分,属西周早中期遗址。西周早中期城址、西周贵族墓葬、祭坛、马坑、车马坑等重要遗迹,大量陶器及较多的骨器、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最为出众的游西周贵族墓葬、九层夯土祭坛、西周刻辞卜甲。

磁村瓷窑址:位于淄川区磁村镇,共包括3处窑址:南北窑洼区,苹果园区和华严寺区。

临淄墓群:在齐都临淄周围几十里的地面上,大约分布着多座古墓,被称为“临淄墓群”。古墓的年代上起春秋中后期,下迄秦汉。墓主有国君、王侯、贵族、大夫、将军、名士等。

四世宫保坊:四世宫保坊,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城南村,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年),为表彰当时兵部尚书王象乾而敕建,并追封其曾祖王麟(前颖川王府教授)、祖父王重光(前贵州布政使左参议)、父亲王之垣(前户部左侍郎)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因此被称为“四世宫保”牌坊。年5月3日,四世宫保坊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城文昌阁:青城文昌阁,又名魁星楼,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富民路与文昌路交叉路口,原是古代一处祭祀文昌帝君的场所,始建于清乾隆元年(年)。

淄博矿业集团德日建筑群:淄博矿业集团德日建筑群,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山东能源淄博矿业集团办公区及周边区域。年5月,淄博矿业集团德日式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1月,入选山东省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淄博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含扩展项目)1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4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项、区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项。

孟姜女传说

聊斋俚曲

五音戏

蹴鞠

牛郎织女传说

周村烧饼制作技艺

抬阁(阁子里芯子、周村芯子)

鹧鸪戏

淄博陶瓷烧制技艺

内画(鲁派内画)

琉璃烧制技艺

元宵节(淄博花灯会)

淄博陶瓷

淄博是发现使用陶器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国有“舜陶于河滨”、“女娲炼石补天”等优美的神话传说,在淄博市博山区有供奉舜帝的“窑神庙”与供奉女娲的“炉神庙”。从商代到西周,淄博的制陶工艺显著进步,并烧出釉陶器。商代淄博寨里一带出现了原始青瓷。

发展到21世纪,淄博已形成了出口陶瓷、高档宾馆瓷、建筑陶瓷、陶瓷装饰材料、高技术陶瓷、高级玻璃陶瓷耐火材料等六大陶瓷产业基地;日用陶瓷、建筑陶瓷、高技术陶瓷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淄博,这座等了你三年的商业古城等你来,下期我们将介绍淄博美食:《文化圣地好客山东:淄博这座等你三千年的城有哪些好吃的美食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xw/14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