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月,
医院儿科门诊接诊的
手足口病的小病号逐渐增多,
年龄也不局限于学龄前儿童,
学龄期儿童甚至于成人病患也不少见。
什么是手足口病?
据悉,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每年4-6月和9-11月是高峰期。
手足口病,都有哪些表现?
该病主要表现有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有研究显示:能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EV-71,家庭接触的传播率是52%,换句话说,孩子通过家人感染的几率很大。成年人感染手足口病后,免疫力较强的会不发病,没有症状,但其携带的病毒仍具有传染性,也就是所谓的“隐性感染者”。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市一院儿科主治医师刁维婕提醒这样做:
① 外出回家,要洗脸洗手后再与孩子接触,打喷嚏注意遮掩;
② 不要和孩子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
③ 保持家里的环境卫生,餐具、玩具、毛巾、衣物、床上用品等要勤洗、晾晒,尽量定期消毒。
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属于普通型,家长不必过于惊慌,做好对症处理,缓解孩子不适,等待疾病消退。
而重症手足口病,则需要立即就医,哪些属于重症呢?孩子体温38.5℃超过3天,出现嗜睡、呕吐、头痛等表现,有时会伴有肢体都痛、站立不稳和肌阵挛,就要引起重视了。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咋办?
刁维婕建议:
普通型的患儿可进行居家治疗,患儿应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家长在护理时,也同样要注意保护好自己,避免直接接触宝宝出现疱疹的部位,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如果是有两个宝宝的家庭,要分开照顾,避免两个宝宝一起玩耍、共用物品等。同时对于1岁以内的幼儿建议接种疫苗。?
目前,我国研制出了世界上唯一针对手足口病的疫苗,准确地说是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疫苗,对预防重症手足口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只针对一个类型,但这个类型是最关键的类型,在我国,至少一半的重症手足口病是这一型引起的,大约90%以上的手足口病死亡病例是由于这一型导致的,所以接种非常有必要哦。
但是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余种,每种型号之间没有交叉保护性,所以,得过手足口或是接种过疫苗还是会患病的,做好自我防护同样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