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董玲

董玲同志自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查办案件第一线,是全市各区县唯一一位女纪检监察室主任。23年来,她以“黑脸女包公”的气魄,公正办案、细致审查、严惩罪犯,成为纪检监察战线上的尖兵,为纪检监察干部铁军增光添彩。

长清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董玲

公正无私,敢于担当。查处犯罪是她的职责任务,特殊的岗位,受到当事人的情绪抵触、恐吓威胁、金钱诱惑、熟人说情是常有的事,作为一名女同志,有时还会遭受举报人对她能力的质疑。但董玲同志无论大案小案,难案易案,她都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纪律为准绳,不为人情所动,不为利益所诱,更不为恐吓所惧。为此,董玲不知得罪过多少人,遭到多少次白眼,但她始终不改本色,甘做大义无私的“黑脸包公”。

有一次,董玲带领科室同志到某家企业调阅资料,账目都存放在集装箱式的房子里,当时正值盛夏,又恰逢工地停电,室内温度高达40多度,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董玲带领核查组连续待了两天,看完近10年的账目,找出了犯罪的证据,该案有4人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举报人在反馈表上写下四个大字“非常满意”。自年董玲同志担任第一纪检监察室负责人以来,本室及指导街镇共立案余人,移送司法机关27人,有效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树立起了纪委监委的权威,董玲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市纪委办案能手、巾帼之星。

爱岗敬业,勤奋进取。纪检监察室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侦办案件时,为掌握先机要经常与时间赛跑,董玲一年都休不了几个周末,加班熬夜对董玲来说更是家常便饭。有次走夜路的经历,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一个周末,与当事人谈话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多,结束后又立即组织核查组分析梳理谈话情况,忙完已是凌晨。董玲壮着胆子独自走着回家,大街上早已空无一人,途中一辆摩托车朝着董玲急速驶来,伸手就扯拽她的背包,将她拉扯在地,还好她急中生智,医院,医院的院子才安全回家。这次经历并没有吓退董玲,工作有需要,加班熬夜仍无二话。

优化环境,保驾护航。纪检监察工作不只是查办案件,惩处犯罪,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企业保驾护航,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董玲经常带领科室人员到企业走访,或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公开举报电话、邮箱,座谈等形式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遇到行政部门推诿扯皮、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故意刁难等问题,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今年疫情期间,董玲走访企业时得知,企业家正在为房租纠纷的事儿发愁,董玲详细了解内情后,当场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房租政策支持,当天解决问题,董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得到了企业好评。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打铁先得自身硬,注重学习、大胆创新是她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多年来,董玲始终把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作为自己履行工作职责的基础和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强化依法执纪的意识,是单位中名符其实的业务骨干,党纪法规的“活法典”。在忙于业务的同时,董玲不忘总结反思,不断探索创新有效、管用的监督审查方式方法,在多年的纪律审查工作经历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三个转变”工作方式,即转变“算总账”的惯性思维,坚持抓早抓小;转变“贪大求全”的办案模式,坚持快查快结;转变“单打独斗”的审查机制,形成整体合力。通过采取“三个转变”,改变纪律审查思维和方式,创新纪律审查机制,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为“绿色森林”筑起了一道“铁篱笆”,为全区的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模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区纪委监委的这一做法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予以推广,并在中纪委《党风廉政创新成果展示平台》《研究之窗》和省、市纪委相关媒体刊载。

尊老爱幼,家庭和睦。董玲在单位是个拼命三郎,全身心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家庭对她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但她对家人心感惭愧。董玲在外办案,孩子经常十天半个月见不到妈妈。有次办理留置案件,董玲在市廉政教育中心整整呆了22天,孩子想妈妈了,她的老公只能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孩子到教育中心找董玲,母子才得以亲热一会。她经常说“干这项工作最对不住的是自己的家人”。每次办案回家,董玲总是抽时间陪爱人散散步,陪老人聊聊天,忙里忙外,恨不得把自己不在家的时间全补上。董玲非常孝敬父母,公婆对她也是赞赏有加,她的家庭被区妇联评为“最美家庭”。

不忘初心二十余载,董玲以忠诚铸操守、以智慧破难题、以真情系群众、以小家成大家,用坚守践行着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庄严承诺。

记者:王灵美程妍霏王琪

编辑:李伟

(来源:秀美长清)

微哥抖音号,想要了解更多长清事儿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xs/7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