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长清区钟灵毓秀,物华天宝,境内古迹荟萃,文物众多,是神医扁鹊的故乡,是山东省重点旅游区之一。区内有旅游文物景点47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处,其中国家级4处,省级6处,市级16处:有被世界史上称为“长城之父”的齐长城;有被誉为“海内四大名刹之首”的灵岩寺;有与泰山并称“鲁中三山”的道教圣地五峰山、马山;有世外桃源莲台山;还有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石室孝堂山。这些自然和人文景观,各具幽、奇、古、险等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境内五峰山仙人台商周遗址,双乳山西汉古墓的发掘分别被列为年、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还有众多的古老村落,以丰富的史料证明长清区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近年来,笔者对区内的古文化进行了粗略探访。本想走马观花地了解一下。谁知,掺杂着许多古老故事和美好传说的古长清文化底蕴竟然那么深厚,以至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索性做些零星记录,也算对挖掘长清的古文化尽点自己的义务吧......
神秘马山
马山因形似马而得名。马山本名格马山,位于长清区马山镇镇政府驻地西侧2公里处,面积3.6平方公里,东南西北走向,海拔.3米。山上植有侧柏、刺槐等树木,森林覆盖面积占60%,悬崖百丈,大树参天,森林茂密,景色秀丽。《左传》记载,鲁襄公十八年(前年)十一月初一日,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攻克齐国的防门重地而进占平阴邑,然后沿着今孝里经义合、土屋至崮头的山涧谷地尾追溃退的齐军。时齐军负责殿后的阉人夙沙卫,为了阻挡追兵,将战车拴成一排堵塞道路。大夫殖绰、郭最曰:“子殿国师,齐之辱也。子姑先乎!”夙沙卫为了报复,就在小路的狭隘处杀掉几匹战马,堵住隘口,将殖绰、郭最挡在后面,晋人追来,俩人被俘。夙沙卫杀马塞路的隘口,即今马山与归德结合部的石门。马山与石门隔河相望,此后遂称此山为“格马山”。后讹为隔马山,省作马山。 马山上有春秋以来历代古建筑丰施侯庙、玉皇殿、碧霞元君祠、后土殿、马山圣母影堂等。古代宗教文化发达,其主神为隔马神君。唐僖宗中和二年(年),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李公瞻,在马山构筑隔马神君庙,祀齐国大夫殖绰和郭最。宋时封丰施侯。故马山主神庙或称丰施侯庙、隔马丰施侯庙。该庙在宋大观三年(年)、元至元三年(年)、延佑六年(年)、明弘治十年(年)、万历八年(年)、清乾隆三年(年)多次重建和维修。金元以来,为全真教盛地,道教名山。据康熙《长清县志》及山巅万历碑刻载,马山是战国鬼谷子隐居之山,有鬼谷洞。马山西麓的学城,是战国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从师鬼谷子之所。
穿心洞
穿心洞是马山十大洞中最大的山洞,它贯穿马山东西,全长百余米,高的地方有七米,最矮的地方也有两米。洞内上午刮西北风,下午刮东风,冬暖夏凉,真是只有神仙才能住的地方。
相传马山与五峰山、泰山都是东岳大帝的女儿,都位列仙班。马山元君到五峰元君那儿去串门,说:“咱和泰山元君用三天时间看谁长得快、长得高,就封谁为老大如何?”于是她们又到碧霞元君那里商量好了比赛。三位就使劲得长。马山元君使出浑身解数卯足了劲“噌噌噌”地长,眼看越来越高,而五峰山怎么也撵不上,就到泰山那里去看。泰山也是不如马山长得快。于是她们就商量着如何不让马山再疯长。五峰元君说“你有金马车,我有两匹马,咱压过去她就不长了”。眼看第三天就要亮了,她们赶紧赶着马车咕咕碌碌照着马山当腰压了过去。马山元君只顾使劲长了,根本没想到她们联合起来对付自己。结果受伤后就长得慢了下来。碧霞元君怕马山再缓过劲来,就又拔下头上的簪子冲着马山的心部就戳了过去,直刺穿了心脏,留下了米长的山洞。这下马山终于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了。自此后留下了“车辙峰”和“穿心洞”。而碧霞元君回去后衬着天还没亮,就疯长了起来,一直长到了现在这个高度。夺了“老大”的位子。且说这穿心洞,东口呈龟形,高3米宽3米,深入近十米后洞变成矩形,洞高2米,宽一米有余,洞穴笔直、洞壁光滑,直达洞西口。山洞约百米,基本可以直立行走,只有3、4米需弯腰通过。
从东面进洞二十多米后,紧靠洞壁南边有一长三米、宽两米的天然石炕,传说是鬼谷子隐居时睡过的石炕。
走过穿心洞,顿觉眼前一亮,视觉开阔。洞上绝壁万仞,洞北有二危岩列立,中有石隙可通。在石缝中仰观竟得“一线三天”的绝景。在一岩壁上刻一佛像,百姓称其为”守门神“,浅浮雕,技法粗矿,线条刚劲。佛为半身,盘坐于莲花之上。没有记载,但有唐宋遗风。
鬼谷洞
鬼谷子是中国古代纵横家、军事家鼻祖王栩,他的四大高徒苏秦、张仪、孙膑、庞涓都成为战国时期的名将名相,在马山西边山下三里远的地方有一古城遗址即学城,就是鬼谷先生授艺之所,历史上的“马陵之战”就发生在马山西边4公里的地方。但现在关于鬼谷洞的位置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位。因为在马山上有大小十个山洞。其中有三个被人们传说是鬼谷洞。其中最大的“穿心洞”被传的最神奇。不过此洞有“泰山奶奶扔金簪”的传说、还有长清版的“白蛇传”的故事、又有“鬼谷子”的传说,似乎传说和故事多了点。更为令人不解的是还有那么多的不同看法,真让人一时无法考证和断定......
在马山西面中部的石崖下,也有一个天然洞穴,宽约5米,深约6米,不是贯穿洞。此洞在半山腰,可以观看马山西部全景。其实马山的形象在西面看更为逼真,且有“四泉一井”,都与“马”有关。比如“马眼泉”、马嘴泉“、马尾泉”、马尿泉“。如果要生存,离了水是不行的。而东面山上是没有水的,如果想吃水得到山脚下去打。并且在双泉镇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此洞就是鬼谷洞。再加上“学城”也在马山西面,鬼谷子如果讲学是不会翻山到“学城”讲学的。
还有一说马山东面半山腰的一个洞是“鬼谷洞”,看上去虽然不大,但冬暖夏凉,也能容得下几人生活起居和学习。
关于“鬼谷洞”的争论不少,如何能去伪存真、经得住论证是史学家去做的事情。但无论如何,鬼谷子收徒讲学确有其事,并且是催人上进的好事,尤其是后来孙膑与庞涓明争暗斗的例子,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的经验和教训......
车辙峰
在图片的最低处即是泰山元君和五峰元君驾着马车碾压过去的车轮印记,被称为“车辙峰”。
烧饼石、饭汤泉
相传,唐朝大将薛仁贵东征时,大队人马来到马山脚下时,被敌军围困。薛仁贵的兵将已经又累又饿,连刀枪都举不动了。薛仁贵一看大势不好,准备拔剑自刎。就在这时,有个老太太挎着一个竹篮走了过来,老太太自称是来给大军送干粮的。薛仁贵心想,就这么一竹篮烧饼还不够一个人吃的呢!但是老太太却挨个儿给士兵分起了烧饼,一人一个,一匹马两个。士兵们发现,这老太太从篮子里一个劲儿地往外拿,里边的烧饼就是不见少。大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使劲吃起来。吃饱了,又见老太太从身后捧出一瓦罐汤,给士兵们分着喝了,也是总喝不见少。薛仁贵刚想谢谢她,可一眨眼老太太没了。只见山坡上到处是烧饼,拿起来一看,竟然都变成了一些扁石头。放瓦罐的地方竟然有一股泉水冒出,喝一口,和刚才喝的汤一个味道。兵将们吃饱喝足,个个来了精神,像猛虎一样冲杀出来,敌人四下逃窜。仗打完了,将军到山顶奶奶庙休息,抬头一看奶奶塑像,与送烧饼的老嬷嬷一模一样。将军回朝后禀报皇上,皇上诏刻封马山奶奶为丰施侯,为她修庙塑像。
天阶
天阶为上马山的唯一道路,共七十二台阶,建于唐代。因其完全依山而建,陡峭险要,老百姓素有“登山如登天”之说,故将七十二级台阶称为“天阶”。
道教胜地
马山山顶比较宽阔、平坦,青石地面。它最宽处有十六七米,最窄处不足一米。马山寺庙就建在相对较宽阔的地方。山顶庙宇比较集中。王灵官庙、真武殿、王母殿、南天门、碑林、丰施候殿、玉皇殿、碧霞元君殿、老君堂等。可说是群仙荟萃,热闹非凡。
世界之最巨型树木标语
马山东麓开阔的斜坡上,由百万株松柏组成的“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每个字长.2米,宽.6米,五个大字共占地.9亩。它们是年3月由马山当地数万名工、农、兵、学、商所栽植,是那个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年8月,世界基尼斯大全上海总部经审核后,正式宣布这五个大字为植物标语“世界之最”。年3月,当地政府筹资在山脚下修建了一座观山亭,亭内立碑以示标志和说明,亭柱上有篆体匾额“观山亭”和“南鲁北齐一山似骏马奔腾,东岱西河长城如卧龙盘踞”的竖联。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