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责任叫志愿。疫情当前,党组积极响应号召,一把手靠前指挥,班子成员带队,主动下沉基层赠送防疫物资,志愿疫情防控,以行动话担当,用坚守筑“防”线,半个月的时间累计下沉社区60余人次,完成核酸检测4万余人次,在这场如火如荼的战“疫”中,展现了司法行政人的"白蓝红"风采。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我服从局党组工作安排,志愿加入那“白蓝红”大军,与您一起分享关于“大白”“小蓝”和“小红”的抗疫志愿故事!
大白是“舍我其谁”的担当
4月22日,是我第一次真正参与到全民核酸检测的志愿活动中,也是那一天我第一次化身“大白”站在了核酸检测的最前线。N95、一次性帽子、防护服、手套、鞋套、防护面屏,当真正将这些都穿戴在身上的那一刻,此前的忐忑竟然瞬间全无。坐在白衣执甲的“逆行英雄”身边,我开始了三个多小时周而复始的工作——拆拭子。这个原本以为很简单的任务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在防护手套面前竟变成了“言知之易,行之难”。为了不影响检测速度,我不断尝试着拆开的方式,终于发现借助“白签签”本身的小棍打开包装是最容易操作也是最快的方法。找对方法之后我拆的速度终于赶上了采样的速度,顺利开启了我的“漫漫辅助之路”。为成为一个好辅助,我将工作中的“快、准、稳”三字原则运用其中,总结出“拆的快”“递的准”“行动稳”工作方法。相比于中途换班的我,英雄们则是一忙就五六个小时,坐着采累了就站起来采,站着采累了再坐下来采,这站站坐坐的“休息”过程里,作为辅助的我就需要执两用中,采取让同伴舒适的方式,坐着采的时候就递的低一些,站着采的时候则要高一些,将高度控制在同伴抬手刚好拿到的位置,做到“递的准”。“已经20了怎么没有换新管……”为保证每个“红管管”里的数量准确,在每组开始之前,都会数出20根“白签签”,可这会儿签用完了还有一人未采。立即与扫码小组核实情况,询问等待群众,最后终于发现是一个小朋友没有扫码成功就进行了检测。遇事要稳,沉着冷静,这“行动稳”也是至关重要的。三个多小时的大白体验,多根拆开的“白签签”,因为一人一消毒而拧不开的瓶盖、为防止防护面罩起雾而屏住的呼吸、白了一度的手还有用来擦汗的白签签……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就好像那个刚要轮班吃饭的小姑娘防护服还没有脱完就因为居民的等待又重新穿上,饭都没吃一口毅然投入采样到最后一刻,用同事的话说这个连面都没见到的同伴,“舍我其谁”的样子不看都知道有多美!
小蓝是“相互感谢”的坚守
“您好,请扫码登记领取一下您的贴纸”“大爷,家里几口人啊?孩子在家吗?”……4月30日,我化身成了“小蓝”投入到志愿大军里,负责拭子采集完毕后的数量统计和核酸检测标识发放工作。与之前的大白相比,手套、面罩、蓝罩衣,从这身行头上就可以看出这次的任务要相对轻松一些。按部就班的扫码、登记、发放,这简单的任务却激起了我内心的波澜。四个小时的“小蓝”体验,发放贴纸余张,手动登记23户57人次信息,督促扫码登记余户余人次,我说过最多的话是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我听过最多的话却记得牢牢的——“谢谢”,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从咿呀学语的小娃娃到满头银发的大爷大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大家的谢意,又发自肺腑地回送了一句“感谢”,感谢社区居民的配合。在听说之前同事去扫楼的时候,我曾经质疑过这项工作的意义,在我的认知里,我一度以为敲开门问一句家里都检测了么是问不出个所以然的,想要检测的不需要上门催,不愿检测的即使没测也可脸不红心不跳的回句“已测”。但,这个想法很快就在“小蓝”相伴的这个下午给否定了。回想起来,已经记不得究竟是因为什么,可能是那一句句“我家里人还没有全检测完,等最后一个检测完了我再填写”,可能是那一张张因为扫码发现只有小区居民才能填写而感觉不好意思的拘谨的脸,可能是那些明明已经离开又返回来只为让我看看已登记提交画面的身影,又可能是那些本已检测完在另一半检测时却一同前来只为避免我重复登记的白发苍颜的笑脸……相互理解,相互配合,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勇敢”!
小红是“默默无闻”的奉献
最近经常被朋友打趣“今天步数这么多,是不是又志愿防疫去了?”拿出手机一看,果然今天突破了,对于一个每日步数超正常,超新鲜,超极限的“懒人”来说,不用想就知道今天是化身“小红”的一天。“请大家戴好口罩,提前出示健康码”“请大家保持1米距离,不要聚集”,这是每次化身“小红”在核酸采样点维持现场秩序说的最多的话。当“大白”和“小蓝”被赋予某种特殊的意义后,满场的“红马甲”“红帽子”“红袖章”变成了最默默无闻的存在。在这个前后5-10米的一亩三分地里,维持现场秩序、为特殊人群服务、解答群众咨询、协助扫码登记……如果你刚好被分到等待采样的这一段,那么还需要随时留意大白的需求,酒精用完加酒精,拭子用完拿拭子,手套破了换手套……又如果是赶在了狂风大作的一天,那么你可能会看到满场疯狂追赶“红管管”红帽帽的“小红”们,还有被风吹走的防护面屏和满场排排站踱步取暖的红点点……在核酸检测现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小红。红袖章虽轻,责任却很重!
鲁迅先生在《热风》随感录中曾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抛开这份随感背后的深意,我觉得这更像是当前的“战疫”纪实,处处是战场,人人此后如竟没有炬火在战斗,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点点萤光汇聚成星河。
邢开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