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长清的这座山地处齐鲁咽喉,被称为

济南市长清区有一座山,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称其为格马山、隔马山,它东依泰山,西临黄河,南望曲阜,北靠济南,地处“齐鲁咽喉”,因从远处看形似奔马,人们都叫它马山。马山海拔米,森林茂密,古木参天,奇峰幽洞,随处可见。登上山顶,凭高四望,群峰错落,气象万千,有人把它和东岳泰山、鲁中仙境五峰山并称“三姊妹”。清代庸敬子登马山后对其风光赞叹不已,赋诗一首:满路飞花满岭松,岩高削出玉芙蓉。鸟声清亮泉声雅,人立马山第一峰。庸子敬,知道此人的不多,但他却因为这首诗被爬马山的人们记住了。马山是道教胜地,自春秋以来,唐、宋、元、明、清历代都在这里建有殿宇,后来由于自然、战乱等原因,年久失修,多已颓废,现存宗教建筑都是信众捐资修建。马山,现在是有关部门指定的民间信仰场所,周边村民说山上供奉的马山圣母很灵验,每年都有许多人到马山圣母殿祈愿求福。但更多人闲暇时间来这里,是为了接触大自然,爬山锻炼身体。我已经爬过马山多次,最初爬的时候,它还是人们嘴里的“野山”,那时上山没有固定的路,走的是杂草丛生、枝条缠身的所谓“驴道”。后来,当地为了发展旅游业,方便人们游览,修建了一条从山脚下直到山顶的石阶路。马山是不少济南人喜欢去的地方,尤其是周末或节假日,来这里爬山的人很多。尽管我爬过马山多次,但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因为每次去的时节不同,看到的风景自然会不同,遇到的人也不同。但是有一个人,我每次爬马山都会特意拜访一下。他是来自山下村子的刘丹顺老人,已经在马山上义务巡山看护三四十年。山上条件很艰苦,吃的食物、喝的水都要从山下背上来,但老人一直坚持了几十年。几年前,和他一块儿护山的老伴去世了,他仍然不愿下山生活。一场大病之后,老人行动不便,话也说不清楚了,老人家毕竟已经九十高龄,现在他的一个儿子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真心祝愿老人身体早日好起来。作为济南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场所,虽然当地在马山投资修建了盘山路、上山石阶等设施,建成了景区,但一直没有对外收售门票,人们可以自由进山,领略它独特的自然风光,感受它丰厚的文化底蕴。图文

褚延锋壹点号储己图文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xs/136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