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年8月24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聊城市继第一批入选12名之后,第二批涉聊英烈达29名和一个英雄团体。另,鲁西北革命烈士陵园被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及遗址。
聊城籍(时辖区划)英烈名单(8位)
荆维德八路军第师先遣纵队2团团长
荆维德(—),冠县辛集乡火烧营村人。青年时期在北洋军阀部队当兵,后参加国民党冠县骑兵队。年秋,成立“华北抗日自卫军”,任副司令。年初,部队被收编为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第五支队,任支队副司令。聊城失守后,第五支队被改编为八路军师先遣纵队第二团,荆维德任团长。年3月,荆维德在茌平县琉璃寺(今属高唐县)被日军包围,突围中身负重伤,经治不愈而逝。
袁聘之山东省保安第22旅旅长
袁聘之(—),字诏三,茌平县大桑乡袁家楼人。年,在聊城省立二中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法政大学。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毅然转学考入国民党黄埔军校第五期,年随军参加北伐。年为了继续深造,他入北平大学法学院攻读。年毕业后,先后任北平山东中学教员、山东省立惠民乡村师范及济南高级中学训育主任、江苏南通学院讲师等职。年“七·七事变”后,先后担任山东省军事整编处参谋长、山东省第一区行政督察特派员等。年12月调任山东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翌年1月又兼任山东保安第22旅旅长、少将。时鲁西地区日伪气焰十分嚣张,四边各县县城相继沦陷于日寇,形势十分恶劣。袁聘之为了抗日,不畏艰险,仅带随员数人,慨然赴任。上任后,四处奔走,先后恢复并建立了四区各县抗日政府。并甘冒风险,到各地收编民团和国民党的散兵游勇,扩大抗日武装。在短短15个月中,与日伪作战27次,歼敌余人。年3月,在著名的临清吕堂战役中,击毙日军浅野少将司令(浅野曾参加过上海战役、台儿庄战役和鄂皖会战。因在侵华战争中“功勋卓著”,日本天皇授其“常胜将军”奖章),使日军的嚣张气焰大大受挫。年3月,袁聘之奉命率22旅一部南撤,转战于河南宁陵一带,与日军周旋,作战十分艰苦,终因寡不敌众,于29日在毛家楼陷入日军重围,在激战中袁聘之身负重伤,为民族兴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7岁。后被民政部追认为烈士。
李翰卿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4军57师步兵指挥官
李翰卿(—),字墨林,山东濮县人。毕业于福建随营军校、庐山军官训练团。陆军第74军57师少将指挥官。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随部开赴前线,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进驻苏州河北天通庵车站附近阵地。年武汉会战中,所在的57师奉命与第9师驻扎田家镇要塞,扼守溯长江西入湖北的咽喉重地。9月上旬,率部与日军展开激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年春,率部参加南昌会战,4月22日,率部对据守高安之日军发起猛攻,激战至次日,终将日军打跨,克复高安城。同年秋,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时所部仍在赣北锦江至潦水间地区参加对日军作战。9月下旬,所部由分宜向东迎击日军。27日,克复上富镇。接着与敌激战5昼夜,攻占横桥。随后迅速西指,围攻我桥等地日军,敌死伤枕籍,狼狈溃逃。年秋,以屡次参战,多有战功,升任74军57师少将步兵指挥官。同年冬,57师参与对湘、鄂、赣边区以及南昌外围日军的作战,辗转进击,所向有功。年3月至4月上高会战中,率领所部表现极为出色。年9月,率部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多次重创敌军。同月27日,日军进行反扑。遂亲率预备队绕至敌后猛攻,歼敌甚众。后奉命驰援友军,身先士卒,血战3日,不幸中弹殉国。年初,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授为陆军中将。
王晋亭中共泰西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
王晋亭(—),原名王连级,号晋三。聊城冯段王村(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人。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初级部,阅读革命书籍,团结进步学生,参加革命活动。年春,经徐运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七·七”事变后,在堂邑、梁水镇一带组织抗日武装,并帮助红军团长在凤凰集一带创建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第一大队。同年11月,任中共鲁西北特委机关巡视员,经常深入各县和部队了解党的发展与活动情况。次年,先后任中共鲁西特委组织部长、中共鲁西区第一地委组织部长。年调任中共鲁西区委党校总支书记兼教务主任。他坚持用马列主义教育学员,并亲自讲课,受到学员的欢迎。年春任中共鲁西区党校总支书记。后调任中共泰西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当时,日军不断向泰西地区进行扫荡,王晋亭深入敌占区,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抗击日军。年4月1日,泰西地委在大峰山岚峪村召开县委书记会议时被日军包围。他在组织突围时中弹牺牲。
张庆澍国民革命军陆军鲁苏战区司令部高级参谋
张庆澍(—),字雨村,东阿人。先后就读于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和河北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去东北军张学良部任职,历任副团长、团长、副官处处长、陆海军总司令部潼关行营中校参谋、国民党军少将高级参谋等职。“西安事变”后,随部队转移到苏鲁皖地区驻防。年4月,参加歼灭日军矶谷师团的台儿庄战役,嗣后转移到鲁南地区抗日。年8月,在山东莒县唐王山与投降日军的吴化文、张步云作战中壮烈牺牲。时年47岁。蒋介石曾通令嘉奖。
齐南峰朝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齐南峰(—),冠县齐庄人。年于武训中学毕业。年5月,考入聊城政治干部学校,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毕业分配到范筑先部任指导员。年春,调任先遣纵队民运科长。同年9月,任阳谷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上任后,一面组建区乡抗日政权,一面组建阳谷县抗日基干大队。率队歼灭了阳谷忠孝团,阻击进犯安乐镇的日伪军,拔除伪八区区部,鼓舞了全县人民的抗战热情。县抗日基干大队由原来2个中队迅速扩编到5个中队,各区也相继建立了区队,开创了阳谷县抗日新局面。年,原朝城县县长畏敌而逃,齐南峰接任朝城抗日政府县长。上任后,即调整抗日政府机构,组建县基干大队和保卫队,开展游击战。麦收时节,闻讯敌人一个团到安寨村抢粮,即率部奔袭,经半小时激战,敌人丢下粮食和车马,狼狈逃回城里。年7月20日夜,率部到朝南一带开展工作,在苏村与日军遭遇,齐南峰在指挥部队撤退时中弹牺牲。为纪念革命烈士,曾将朝城县改名为南峰县。
马功臣永(年)肥(乡)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马功臣(―),原名世勋,字功臣,又称马功岑,山东濮县人。年,在县立简易师范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任小学教师,参与成立濮县小学教员联合会。曾任中共濮县北区区委书记和县委宣传部长。年冬,任中共濮县县委书记、鲁西特委组织部部长。年“七·七”事变后,奉命到冀鲁边区组织起一支抗日游击队。年年底,该游击队与八路军某部四支队合编,年4月调任支队民运科长。年5月调任邯郸县抗日大队队长、邯郸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与民众同甘共苦,先后组建了区小队、县大队,并率队出击敌人。在突袭黄粱梦敌据点战斗中,打死日军10名,缴获轻机枪1挺、掷弹筒1个。曾被冀南行政公署授予“模范县长”称号。年调任永年县长,年4月又调任永(年)肥(乡)县长。在永肥县任内,根据当地情况组织“保护壮丁游击队”,频繁出击敌人,使14个敌占村很快变为游击根据地,同年被冀南行署授予“模范县长”称号。年12月25日,率县政府部分人员和县大队一部于行动中被敌军包围。突围中身负重伤。为掩护其他人员撤离,即撕毁所携文件,并将敌人引向自己。最后举枪自戕,以身殉国。为纪念他,曾将永肥县改称为功臣县。
颜竹林中共巨南工委书记
颜竹林(—),原名颜景隆。山东省临清市颜竹楼村人。年在聊城省立第三师范毕业后,曾在临清第七高小、第一高小任教。在校外主编《临清日报》副刊《乡村教师》,热情宣传抗日救亡。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即任中共临清县特别支部委员。“七·七”事变后,在临清第二、三区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年初,任中共临清县工委书记,后任县委书记。一面组建县、区战委会,发展武装力量;一面组织统一战线,扩大抗日队伍。他带领战委会,配合八路军东进纵队,一举消灭盘踞在临南的土匪千余人。而后,他率领战委会进驻临清城,争取吉占鏊(伪军头子),枪毙刘彝忱(临清维持会副会长),公判张殿卿、陆舞桥(匪首),大振抗日声威。年春,任中共鲁西北地委宣传部长。年,调往鲁西南地区,任中共湖西地委委员、巨南工委书记。年夏,地委机关被日军包围,颜竹林在组织突围时腿部中弹,即让警卫员和秘书用马驮着文件先走,自己在后掩护,与敌拼搏,最后弹尽牺牲。
牺牲在聊城的英烈名单(8位)
张郁光鲁西北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
张郁光(—),山东济南人,曾为北京大学学生。年考入北京大学。年3月18日,参加李大钊等组织的反帝爱国示威运动。年后,任山东省教育厅督学、省立第二师范校长等职。年春,赴日本帝国大学学习。年底毕业回国,被聘为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讲师。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先后为“北平教师救国联合会”、“华北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年“七·七”事变后,与北平部分教授及流亡学生到济南。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月,任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少将高级参议。同年4月,赴武汉向中共代表团汇报鲁西北情况。不久,中共在聊城创办的鲁西北政治干部学校成立,任副校长。同年11月14日,日军余人包围聊城,15日上午攻入城内。守城的抗日游击司令范筑先负伤自戕殉国后,乃继续指挥所部与敌巷战,后于西门城楼下与日军搏斗时壮烈牺牲。时年34岁。
姚第鸿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
姚第鸿(—),山西万荣人。年考入开封省立高中,曾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年在开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释放后转入到济南山东省立高中学习,很快与济南党团组织接上关系,积极投入地下斗争。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年3月任中共济南特支委员兼共青团济南特支书记。直接指导了济南正谊中学、爱美中学等校学生反对当局增收学费和济南铁路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的斗争。同年6月任中共济南市委委员、团济南市委书记。年8月任齐鲁大学党支部书记。“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发动学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同年12月,参与领导了济南学生南下请愿斗争。年1月,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共青团山东省特委书记。在白色恐怖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利用家庭的特殊地位(其父为姚以价),掩护革命同志。“七·七”事变后,到国民革命军第三路军政治干部训练班工作。不久,中共鲁西北特委为其恢复组织关系。同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派他与张维翰率领第三路军政治干部训练班学员人到聊城协助范筑先抗战,担任范筑先的秘书。年11月中旬,日军0余人分三路侵犯聊城。姚第鸿和政治部已撤出聊城,当他发现范筑先未按原计划离开,遂返回城内,奋不顾身地参加了战斗。协助范筑先指挥守城,最后在激烈巷战中壮烈牺牲。
郁仁治山东省第1区行政督察专员
郁仁治(—),江苏海门人。年自费赴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工兵科第二十一期学习。年夏学成回国,历任国民革命军教导第一师上尉教官,宁、镇、澄、淞四路要塞司令部工兵训练处少校连长,国民党南京工兵学校中校、上校教官等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奉命赴上海,在十九路军翁照垣旅任参谋,负责设计构筑上海市区的防御工程,并亲上前线参战,抗击日军。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被调任青岛担任国防工程处处长兼军警处处长,后因日军进逼,奉命撤退,他指挥部属将青岛几家日商纱厂焚毁。日商事先曾托人说情,贿以巨款,被他严辞拒绝。年1月,任山东省第一区专员兼军事特派员,授少将衔。在肥城、长清、东阿、平阳等县组建抗日武装,与日军周旋。年11月27日,率一个团的兵力,驻在肥城县西南演马庄,拂晓前遭日军步骑炮空部队千余人袭击,激战数小时,予敌重创。因敌大举增援,所部腹背受敌,陷入重围。他在突围中中弹负伤,医院殉国。年12月23日,山东旅外同乡战地服务团借重庆银行公会大夏,举行“山东抗日殉国诸先生追悼大会”,国民党行政院长孔祥熙等余人出席大会。国共两党领导人蒋介石、朱德等送了挽联。
赵伊坪中共鲁西区党委秘书长兼统战部部长
赵伊坪(—),原名赵廉越,号石庵,曾用名赵石越、赵罗萍、芒种,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革命后期在河南郾城从事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陕西、山东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所领导的兵运工作。年,他在杞县私立大同学校以教书为职业掩护,从事革命工作。他热情地培养革命青年,领导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到鲁西抗日根据地工作,担任中共鲁西区党委委员、秘书长兼统战部长等职,为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国民党聊城专员范筑先同人民一同抗战,为巩固和发展鲁西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年3月5日,他在同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
史钦琛八路军第师新编8旅22团政治委员
史钦琛(—),原名史序书。河北成安县亦村人。家境富裕,幼时在本村读私塾,后到成安县高级小学学习。年秋,考入保定民生中学初中部。曾为校刊《晨霞》创刊写序。年到北平读高中,改名史钦琛。年,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参加者。年卢沟桥事变,他和大批爱国学生一起到济南,考入第三路军政治训练班。10月,应范筑先将军的要求,政训班名政训员到鲁西北地区发动群众抗日。年底,史钦琛在堂邑县凤凰集动员20多位青年,收集了一批枪支,组成游击队。后编入中共鲁西北特委直接领导的第一游击大队,在阳谷县、寿张县一带进行抗战。年初,第一游击大队扩编为第十支队,史钦琛任二团政治部主任。年底,调鲁西区党委任组织科长。年1月,任八路军一二九师筑先纵队政治部主任。此后,率纵队先后参加了俎店、富裕集、金郝庄等地的战斗。年春,参加了讨伐顽军石友三部的战役。5月,筑先纵队和师先谴纵队合并为师新8旅,史钦琛任22团政委。6月,日军集结步兵、骑兵、炮兵余名,配备坦克10余辆,“扫荡”鲁西北抗日根据地。22团化整为零,史钦琛率二营到莘县开展反“扫荡”。25日拂晓,在耿楼村遭日军东西南三面包围。史钦琛果断命令团部和营部直属部队及勤杂人员从路沟向北转移,然后部署二营六连、八连分别抗击南面、西面之敌,自己带七连抗击东面之敌,激战两小时,打退日军多次进攻,阵地战结束,转为巷战、院落战。终因寡不敌众,史钦琛和名指战员壮烈牺牲,时年27岁。
袁鸿化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袁鸿化(—),化名袁少平,祖籍山东曹州(今山东曹县),生于陕西高陵。年考入三原县立中学,年冬中学毕业在高陵从事农民运动,经常到农村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转为中共党员,被选为高陵县县农民协会主席。年,中共组织派他到杨虎城部王泰吉的第十七路军骑兵团,公开职务是团部中尉副官,建立军中中共组织。年袁奉命到陕南宁羌(今宁强)国民党第38军杨竹荪团做兵运工作。年2月3日,红四方面军攻打宁羌。次日拂晓,袁打开南门,迎接红军,解放了宁羌县城。不久任中共宁羌县委书记。年4月,红四方面军主力强渡嘉陵江,开始长征。袁正式加入红军,先在第73师政治部任文书,后调第31军政治部任宣传干事,负责编辑、印发《红光报》和《捷报》。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袁被任命为红31军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师干训团政委、随营干部学校政委。年3月,在太行山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并担任中共大队支部书记。7月,被任命为新四旅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年4月29日,日伪军出动几万人“铁壁合围”,突围时,全旅指战员表现了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和铁的纪律,受到上级表扬。年10月21日在临清陈官营战斗中光荣牺牲。
王克寇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1军分区2团政治委员
王克寇(—),原名王汝廉,后名王禄清,王汝清。山东禹城县董屯村人。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七·七”事变后,改名克寇,示抗日决心。年冬,任中共山东禹城县委书记。年,任冀鲁边支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后改任鲁南三大队政委。年,中共鲁西区委成立鲁西区特务第三大队,任政委。年春,三大队改编为八路军冀鲁豫第四军分区基干团,任团政委。年春,基干团改编为冀鲁豫军区一分区第二团,任团政委兼政治处主任。年,二团遭日军上万兵力的攻击,即率部与敌周旋。后被敌军包围,乃召开连营干部紧急会议,组织敢死队,采用声东击西战术,击败敌军4次进攻,带伤指挥部队突出重围。年5月,率部攻打东阿县牛角店据点,久攻不下。后发现敌据点前有一眼水井,即下令封锁水源,迫敌弃据点逃窜。在率部追击逃敌的战斗中牺牲。时年29岁。战后葬于牛角店附近的大吴庄。8月,齐禹县军民在总寺庙为王克寇举行追悼会,一分区司令员刘致远致悼词,参加追悼会的军民达万余人。
魏金三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魏金三(—),亦名魏金山。原名魏福品,别名魏晋。山东省长清归德镇南坦山阎楼村人。年于长清县立中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员。自编抗日救国教材,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年考入济南警察学校。下半年加入济南抗日救国会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27日济南沦陷后,他回到长清,开始组建抗日游击队。年1月,任中共长清临时支部委员。同年6月中共长清县委建立,任中共长清县委委员。不久,接任县委书记,兼任长清独立营政委兼军事委员。在大峰山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粉碎日伪军的多次“扫荡”。年起长清独立营编为任鲁西军区第四团第三营教导员。同年秋,调任鲁西军区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科长兼军区直属队政工股长,鲁西军区八团政治处主任;年夏,调任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年9月30日在阳谷张秋镇抵抗日伪“扫荡”时牺牲。
曾在聊城工作战斗过的英烈名单(13位)
洪涛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独立第1师师长
洪涛(—),原名洪玉良,又名裕良、均良,江西省横峰县人。从小给地主放牛,做长工,受尽了苦不堪言的压迫与剥削。在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中,参加了赣东北苏维埃运动。年春,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共山东省委便向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中央请求派一批红军干部和抗大学员来山东领导抗日武装起义。10月,洪涛等一批红军干部从延安被派往山东,被派到鲁西北的聊城等地开展抗日工作。洪涛被安排在范的保安司令部政训处任职。政训处实际上是中共鲁西北特委的公开机关,洪涛以政训处的名义积极开展抗日工作。11月,堂邑县党组织动员了一支20余人的抗日武装,命名为”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第一大队”,任命洪涛为大队长。后来,这支部队被编为鲁西北抗日游击第十支队,成为我党领导的第一支骨干武装。年10月,洪涛奉党的指示,赶赴泰安参加领导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宣布成立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洪涛任司令员。后四支队改为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独立第一师,洪涛任师长,不久又改回原番号。因连续行军作战,病情恶化,年5月25日,洪涛不幸病故于徂徕山劝礼村(又称圈里村)。时年26岁。
范树民聊城青年抗日挺进大队大队长
范树民(—),河北省馆陶县南彦寺(今寿山寺)村人。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之次子。年在山东聊城省立第二中学读书。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父投身抗日。年春,为扩大抗日武装,选拔一批以聊城二中学生为骨干组成的青年抗日挺进大队,被推选为大队长。同年8月,为配合保卫武汉,鲁西北抗日武装组织了济南战役。他再三向父亲请缨杀敌。后率部到达齐河县坡赵庄时,突遭日伪军包围,双方展开血战。最后,因寡不敌众,同23名指战员一起英勇牺牲。时年19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并将其遗骸由故乡移葬于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陈伯衡八路军山东纵队第6支队1团团长
陈伯衡(—),原名宪璇,笔名行鱼。山东汶上人。幼时家庭较富裕,得以私塾启蒙。16岁考入城内书院高小,后就读于济南第一师范学校和北平(京)大学。动荡的年代,造就了他关心国家大事的思想性格。
年,毕业后在济南齐光中学任教务主任,并成为《齐光校刊》的主要撰稿人。年10月,他投笔从戎。年2月,陈伯衡与鲁西南工委派来的共产党员刘星等人,一起在汶上申垓村(现属梁山县)附近的永安寺发动汶上永安寺武装起义,建立了汶上县人民抗日自卫队。被编为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十支队挺进队长、东进梯队司令、六支队一团团长。先后转战于汶上、东平、平阴、聊城、冠县等黄河之滨的十几个县,一次次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年3月,在郑海战斗中牺牲。
辛俊卿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1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辛俊卿(—),山东省肥城人。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九·一八”事变后,他参与组织学生罢课,并带领学生卧轨截车,赴南京国民党政府请愿。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考入北京大学,参加了反帝爱国运动,在游行示威中他负伤被捕入狱,后经组织营救出狱。年1月,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建立后,他受中共鲁西北特委委托,建立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政训处驻肥城办事处,办起山东第六专区干训班。同年11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除奸科长,后调任泰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年12月25日在齐河县仁里集,被特务暗杀。
赵镈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兼八路军鲁南军区政治委员
赵镈(—),陕西省府谷县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受党的派遣到黄埔军校学习,任我党地下连支部书记。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北平、天津一带从事地下工作,前后两次被捕,坐牢7年,在狱中,他担任党支部委员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他和薄一波、杨献珍等同志一起组织难友坚持斗争。年“西安事变”后,赵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年鲁西区党委在馆陶成立,任鲁西区党委组织部长兼鲁西区党委党校校长。年3月,赵镈调任鲁南区党委书记兼鲁南军区政委。年10月27日,国民党五十一军六八团团长张本枝,纠集土顽王洪九部共千余人,袭击我鲁南区党委机关驻地——四县边联的银厂村(现属于苍山县),区党委书记赵镈因保护党的秘密文件,不幸被捕。11月13日,他被秘密活埋在九女山下,同时有20余人遭到杀害。这就是国民党顽军制造的骇人听闻的“银厂惨案”。
杨静斋鲁西行政公署委员
杨静斋(—),名修稳,字安亭,号静斋。东平杨堤口村人。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法律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年冬,共产党在梁山一带筹建抗日武装,他捐献枪支,并通过亲友,动员爱国志士参加。年3月,陈光、罗荣桓率领的八路军师一部挺进鲁西,他协助杨勇积极扩大地方武装力量。同年,中共寿(张)、阳(谷)、东平三县边区工委建立后,决定筹款组建独立营。他首先响应,将自己的护家武器和粮、款奉献出来,并发动其他开明士绅捐枪、捐款,共筹集枪余支。在杨勇的支持下,在寿张集村组建了三县边区独立营。同年10月,由刘星、陈伯衡率领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十支队挺进纵队,由冠县转战到戴庙一带,经他和有关人士分头积极活动,使东平县七、八、九区区队等地方武装编为第十支队东进梯队第一团。年4月15日,鲁西行政主任公署在戴庙成立,他被选为行署委员。年,侵华日军大搞“治安强化运动”,他随中共党领导的机关转战到濮、范、观县一带。是年9月27日,在濮县城北杏子铺被日伪军包围,中弹牺牲。
刘正八路军第师教导3旅7团团长
刘正(—),江西泰和人,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游击队,后编入红军独立第五师十五团当战士。年,参加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师东进抗日挺进队纵队第五支队参谋长、旅运河支队第五团团长、教导第三旅七团团长。年,在河北高庄集战斗中光荣牺牲。遗体安葬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李侍曾八路军第师新编4旅11团团长
李侍曾(—),字继孔,邱县镇西村(今威县侍曾村)人。年因生活无计,李侍曾被保荐到北胡帐民团局当兵。“七·七”事变时任山东高密县政务局长。后回乡,在乡绅支持下,为了保乡、保家,以威县、丘县的民团为基础,组成“壮丁队”,李侍曾任司令。年11月,威县沦陷,在豪绅包围和日军协迫下,被日军收编。李侍曾不甘心为虎作伥,而又性情刚直,有爱国保家之思想。因此,共产党决定争取他。威县党组织指派他的族侄(共产党员)到他身边工作。通过党组织细致耐心地工作,在抗战形势鼓舞感召下,李侍曾决心追随共产党,走抗日救国的道路。年2月,李侍曾部队改编为“冀南抗日游击独立第二师”,李侍曾任副师长兼二团团长。8月月又整编为“八路军师青年纵队第三团”,李侍曾任团长。在党的关怀教育下,经过战争的锻炼,被师党委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年8月,“百团大战”打响后,青年纵队第三团改编为师新编第4旅11团,李侍曾任团长。年冬,李侍曾患肝癌。由于战斗频繁,医药奇缺,环境异常艰苦,于年5月逝世,葬于东目寨。
陈元龙八路军第师新编四旅政治部副主任
陈元龙(—),原名刚成。河北深县人。曾入哈尔滨法政大学学习。年“九·一八”事变后,投身抗日活动。年参加反日同盟。年在北平参加“一二·九”运动。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率几十名青年在河北武强县参加段海洲青年抗日义勇军。年八路军师挺进冀南后,动员段海洲将所部编入八路军。8月,青年义勇军编入师青年纵队,任纵队政治部副主任。9月,率部拔除临漳县数处敌军据点,共歼敌0余人。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2月,率部在巨鹿县小刘庄与日军激战,歼敌90余名,毁敌汽车3辆。6月,又伏击日军,毙敌40余人,毁敌汽车4辆。9月,再次伏击日军,歼敌60余名。12月,攻克衡水县大葛村敌军据点,全歼守敌,缴获重机枪1挺、迫击炮1门。年,在百团大战中,率青年纵队一团攻克日军占驻的两个火车站。年10月,率部攻入隆平(今隆尧)县城。年4月29日,在反“扫荡”战斗中,为掩护机关人员突围,率90名骑兵杀入敌阵,于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0岁。
吴明中共冀南第2地委宣传部部长
吴明(—),河北省霸县人。年在天津扶轮中学读书,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到冀南抗日根据地工作。曾任中共清河县委宣传部长、县委书记,中共临清县县委书记等职。到中共华北局党校学习。年回冀南任二分区地委宣传部长。年10月10日,在河北巨鹿县赵庄被敌逮捕,严刑拷打,迫使供认未果后,带到巨鹿县城继续迫害。10月31日,英勇就义,时年仅26岁。
夏祖盛八路军冀南军区第6军分区副司令员
夏祖盛(—),湖北省黄安人。年入伍,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入伍,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年8月,任冀南抗日游击军区青年抗日游击纵队第团政治处主任。年9月,任青年抗日游击纵队第二团政委。年6月,任冀南军区政治部直属政治处主任。年2月至11月,任运东地委委员。年2月至4月,兼任冀南六军分区副政委。年5月至11月,兼任冀南六军分区政委。年6月,任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年5月22日,在河北省故城县大马村战斗中牺牲。
徐翼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6团政治委员
徐翼(—),原名宏仁。祖籍江苏吴县,生于辽宁辑安。其父和舅父均为东北军军官,父亲在从事抗日活动中被捕而病死狱中,舅父在对日作战中牺牲。徐翼目睹日军给国家、民族、家庭带来的不幸和灾难,愤然参加抗日“民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即辞别慈母和新婚妻子,奔赴鲁西北抗日战场。年11月,范筑先抗战殉国,聊城形势严峻。时任中共鲁西北第三地委委员、战争动员部部长的徐翼,奔波于聊(城)、阳(谷)、(东)阿地区,建立阳谷县第四区抗日政权,组建东进支队第四大队,开展游击战,在3县交界处创立了较为稳固的抗日根据地。年,徐翼被任命为阳谷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后,大力扩充地方抗日武装,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年,徐翼升任冀鲁豫军区第六分区副司令员,兼分区第三团政委,率部活动于聊、阳、阿一带,两年对敌作战30余次,歼敌数千人。他身先士卒,作战勇敢,指挥有方。年3月在阳谷县七级镇歼灭战中,他指挥部队以“打击先头,阻击后尾,集中火力消灭中间”的战术,打得日军及治安军血肉横飞,狼狈而逃。年秋,徐翼调冀鲁豫军区任旅长。年秋,在率部赴郓城消灭大汉奸刘本功的战斗中牺牲。年,党和政府将聊、阳、阿交界地区划为“徐翼县”。
胡乃超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9军分区参谋长
胡乃超(—),原名李树馨、李铁英。吉林德惠郭家镇历家人。年在吉林省立高中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后参加了东北救亡总会,后入东北大学读书。年参加并领导了“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年转入东北西安学生队为学员,后到53军当战士、排长。“七·七”事变后在平津一带与日寇英勇作战,后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经党安排将他们改为人民自卫军,胡乃超先后任纠察队长、特务团长。年7月,自卫军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他任27大队大队长。年到抗大二分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分区任副团长。年9月任南进支队21团团长。年7月任16团团长。年1月,胡乃超任冀鲁豫军区第9军分区参谋长。为配合正面作战,保卫麦收,年5月22日,在河南省滑县双营村,胡乃超指挥一个主攻团围歼伪军孙殿英部队王牌团,遭到敌军4个团阻击,在作战中,胡乃超身先士卒,沉着自定,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仍然在担架上坚持指挥战斗,由于伤口急性感染,牺牲时年仅32岁。
英雄群体(1个)
苏村阻击战烈士
年1月8日,鲁西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师教导第3旅旅长杨勇指挥部队发起潘溪渡战斗。全歼日军一个中队。1月15日日军余人、伪军0余人,配汽车余辆,坦克、装甲车20余辆,在1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从济宁、菏泽、临清、河北大名等地出动,开始分6路对以濮县、范县、观城为中心的鲁西抗日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企图围捕鲁西军区和行政机关。
1月17日夜,杨勇、苏振华、段君毅等率鲁西军区、行署机关大队朝西南呈旺、马集一带转移。紧随其后,一股敌人尾随而来,并有其它方向敌人合击的迹象。为了掩护军区、行署机关安全转移,军区特务3营营部率九、十两个连进驻苏村,战士们在营长钟铭新的带领下迅速构筑防御工事,向朝城方向警戒。苏村距朝城17公里,有近百户人家。村子中间有一条东西街,东通朝城,西通马集。村西面的道路已挖成一条半人多深的抗日沟,西南部都是开阔的平原。旧有围墙只剩下一些土埂。
18日上午9时许,战士们刚刚构筑好防御工事,日军先头部队就到了。日军组成战斗队形,向村东九连阵地进攻,遭到八路军猛烈还击,双方处于胶着状态。特务营的弹药消耗很大,有的同志子弹和手榴弹很快就打光了。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牺牲,节省子弹,营长将九、十两个连的新兵排撤出战斗,把他们的武器和弹药补充给老战士,同时把重伤员抬走。这样,九、十两个连只剩下4个排,加上营部战斗人员,总共不到人,而敌人却迅速增加到0多人,并有80多辆汽车、6架飞机、7辆坦克支援。特务营决定,坚决执行命令,完成阻击和牵制敌人,掩护首脑机关和后方人员安全转移的任务,销毁全部文件,并将重伤员隐蔽在比较安全的地方。
当日上午11点多,特务营阻击任务已经完成,但日军也已部署完毕,步兵开始从南北两侧采取钳制行动,并向特务营阵地疯狂地炮击。已突围无望的特务营决心依托阵地,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特务营战士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个个奋勇杀敌,日军的四次进攻均被打退。日军认为鲁西军区就在苏村,便调来所有的预备队围攻。
敌人完成包围以后,便集中兵力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向苏村发起了总攻击。特务营指战员与强敌展开了殊死搏斗,守寨不利守街,守街不利上房,上房不利巷战,巷战不利白刃格斗。当战斗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敌人又调来5辆坦克向东面9连阵地冲去,敌人紧跟在坦克后,向阵地扑来。9连2排排长刘勇,身负重伤不能行走,便将几颗手榴弹掖在腰间,爬到阵地前沿横卧,与敌人的坦克同归于尽。
随着敌人的攻击越来越猛,特务营伤亡很大,到下午4点多钟,只剩下20多人,仍在苏村西南角顽强抵抗。残暴的日军向特务营战士施放毒气,呛得大家咳嗽不止,眼泪直流。随着毒气越来越浓,大家陆续中毒昏迷过去。
攻破苏村后,日军没有找到鲁西军区、行署的踪影,恼羞成怒。对被俘的八路军战士严刑拷问没有任何结果后,分批押到苏村东南麦地里进行疯狂屠杀。有几个战士没有被刺死,苏醒过来后,得到群众的救助,后医院救治,侥幸脱险。
苏村阻击战,从清晨打到黄昏,特务营2个连4个排仅余人,用自己的血肉之驱筑起了铜墙铁壁,阻击和牵制了十几倍于己的日军陆空联合进攻,击毙日军余名,掩护了鲁西区首脑机关和当地军民安全转移。英勇地保卫了鲁西抗日根据地。营长钟铭新、教导员邱良左,教导旅直属政治处主任邱如发等名指战员壮烈牺牲。
说明:根据相关出版规定,《红色聊城》系列文章自本期后将不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