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青春开启的地方十五

二十

寒意阵阵的风从教室北边的窗户缝隙钻进来,在空旷的教室里,感觉分外地冷。嗒嗒的雨滴在屋檐下坠落,四周一片宁静。我们几个躺在课堂拼成床的被子里,好像驱赶冰凉似的,大家说着还有多少天就过完今年跨入新的一年,我们也将要面临第二次高中考试了。今后学业能否继续下去,也在此一举了。

突然,外面有人高喊:“快点,你们学校的老师投井了!”

大家一听,骨碌一下翻身坐起:这黑咕隆咚的雨夜里,咋会有人这么大喊?

马驰俊,王成趿着鞋跑去打开门,只见院子中间站着一个人,手拿电筒。

王成忙问:“怎么回事?”

那人说:“刚才在供销社院子里有一口井,你们学校的老师……跳下去了……”急促的语气,迅速凝成黑似铁般的沉重与紧张。

这时,老师住室里的电灯也纷纷亮起,急忙开门跑过来询问。那人也不多说:“你们快点去啊,救人要紧!”

他还问:“谁有长粗绳,水性好的?”

我们几个跟着他朝供销社方向跑去。很快跑到供销社院子里,一片昏黑,只有几间开着门的屋子里投来一些光亮。那人用手电筒照亮前面一处水泥的地方,这时,井口也出现了。

“他就跪在井口头朝下跳下去了……”那人着急而又叹惋地说:“你们谁能找来根粗绳,拴着下去捞他。”

这时,学校校长、老师赶来了。大家手电筒的光照下,朝深深的水井里看去:浑然一片的水,些许动着。除此,什么也看不到。仿佛一切并无发生,就像平常的样子。井壁潮湿发暗,长满青苔。冷冷的雨默默飘下,在手电筒的灯光前投下束束苍白的影子。

校长两手搓着,跺着脚,急切地说:“这咋办啊?咋能发生这样的事啊?谁在附近住,快回去拿绳来救人,要多少钱我出!”可水井旁只有我们学校的学生,老师和供销社的几个人,对于拿绳和下井救人这从未遇到的事,一时间都手足无措,也是干着急。

大家着急、叹息和疑问声交织一片。

供销社的那人,在我们一再追问下,才讷讷说:“可能他俩吵架了,一气之下……”

校长忙问是哪间屋子,那人用手指了指不远处亮着灯光开着的门。

我们站在门外看去:窗子前的桌子上,放块手表,椅子靠背上和地上有血。已不见受伤的人员。

校长深深追问道:“这孩子,什么事能这么想不开……年轻轻的一时冲动,真糊涂啊!……这可怎么办?”

校长问那人:“高辉他到底咋回事?”

那人说:“他不是你们学校刚来的教体育的老师吗?他和我们单位小杜谈恋爱。平时他们挺好的……这咋弄的突然发生这事了……”

“我们听他俩吵架,后又打起来。过来时,小杜头冒血趴在椅子上,而小高跑到井口跳下去了……”

“医院去了…”那人述说道。

原来,是教我们体育课的高老师。怎么一天之间,遽然就这样辞别了我们和学校?家乡和人世呢?

惊谔,疑问与不解还有哀伤恰是这阵阵寒冷的风和雨,扑面而来……

学校大门的耳房。高辉孤零零地躺在木板上,周围没有一个人。一辆绿色吉普车停在大门外,走下一位满面悲伤的人,他步履沉重向小屋走来。

正值上午课间操时间,校园里只有树枝间的鸟儿在聒噪。悲伤充溢在同学们心中——谁也无法相信:活力四射,阳光可爱的大男孩,怎么说没就没了,转眼间撒手而去了?

是什么事情使他诀别这个世界?而我们都以为自信,爽朗的他跟忧愁无缘,没有什么忧伤与困难在他左右。但生活急剧转了个度的大弯,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原来在供销社百货门市部当营业员的小杜,正值芳龄二十。她见常去买东西的高辉老师英俊潇洒,不免心生爱慕,便有意接近他。渐渐地,远离父母的高辉也接受了漂亮,温柔的小杜一份爱意,两人来往起来。高辉还把新买的手表给小杜戴。小杜给高辉织了件新毛衣。

可是,高辉探亲快结束要回去了。情意绵绵的小杜舍不得他离去,总是一再挽留,还让他留在老家工作。高辉说这事得回去和父母商量,看工作咋安排再说。而小杜怕他一走就不再回来,见劝说不成,无奈之下便把毛衣,手表留下试图挽留住高辉。

爱到深处难释怀,爱与恨就在一线之隔。

我们的体育课从此空缺。同学们也没人再提上体育课了。每每有人提及高老师时,都不免轻轻叹气……

二十一

冬季逢会是在农闲时。十里八乡的人们在三天会期里,浏览五颜六色的衣服;白天、夜晚连续几场戏曲看个过瘾;皮影,玩猴,耍大刀卖艺,说书艺人评述天下古今,让人听得不想离去。更不用说各种花生,瓜子炒货,,豆包、韭菜粉丝包子和糍粑,韭菜角子各种小吃要有尽有。摆着拨浪鼓的货郎,挑着一串串米花团的小贩,扛着一个个鲜红糖葫芦的汉子,穿梭游走,叫喊不断。馋得孩子们嗯嗯唧唧盯着看,站在那里不肯走。

年轻人则在理发店三五成群地聊天。张贴新式发型,时髦装束,俊俏脸蛋的粘贴画,屋里屋外墙上全是。“温州发廊”的招牌格外晃眼,年轻干练的店主,把一个个进来时灰头土脸的后生,经过一番洗、剪、吹,再敷以头油增光添亮。人,焕然一新了。一爿服装小店,从武汉或阜阳批发回来的夹克衫,喇叭裤,棒针衫,完全吸引住了年轻人的目光和脚步。电器商店柜台前,好奇的小伙目光专注着每一台收录机、收音机、电子手表和每一个零部件。三接头的尖皮鞋总赚取每个路过商店门前人的渴望目光。收录机放出的流行音乐,一盒盒炫目的磁带——它们,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前沿的东西,更如一面面彩旗飘扬在人们面前。

而这些从未听过,见过的物品越来越快越多地呈现街头,冲击着人的视线和心灵。好像一个新时代正澎湃汹涌而来……

身穿洗得褪色的浅蓝色斜襟上衣的中年妇女,胳膊挽只竹篮,正和颜悦色地向媒婆笑着。她经亲戚介绍,认识了这位媒婆。赶了几个集,终于在今天遇到她。儿子找对象,往往需经媒人物色,介绍才行。一旁来赶会的两个爷们,遇见熟人,喊叫彼此小名,粗俗地打个招呼,随后掏出纸烟来,会吸烟的每人递一支。烟卷点着吸上一口,唠叨开:今年的收成,邻村谁买头牤牛,谁家的小猪崽长势喜人。还有哪庄有家开回辆新手扶拖拉机……

人头攒动的集市,不仅购买出售物品,也是庄户人获取新的信息,亲朋间碰面,交流,也是人们酝酿,磋商的好时机。

牵牛,赶猪,人力车上把一窝猪崽拉到街上出售。一群咩咩叫的羊在人群中张皇惊慌。它们都朝一个地方,就是牲口行。这时,唱戏的咿呀声,玩猴的堂锣声,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杂着牛叫,猪嗷声混着旁边说书的密集鼓声,还有一阵阵找娃长长呼唤声——在留庄集镇上喧嚣热腾开来。

这是人们结束一年的劳作后,聚集的大联欢,共享岁月的丰厚酬祚。

牲口行在初中学校后面的池塘西边一个空场上。农户人家的粪堆旁栽着树,几条黄牛拴在那里,双腿捆着的猪崽卧在人力车上,嘴巴长的母猪,试着向不同方向挣脱而去。酱红色脸膛的行户,围着一头黄牛看了一圈,掰开牛嘴瞅了瞅。买卖双方的人跟在他身后,听着他的估价和理由。

牛行南侧便是说书的地方。三根竹棍交错而成的支架上放着一面鼓。上面放只竹鼓锤,一副檀板。说书人坐在板凳上和别人抽烟说着话。他在等听书人来了一些后才开始。人多才有气氛。

半晌时分,人们蹲坐在树下,说书人老张丢掉香烟头,喝口热水后,左手执响板,右捏鼓锤,于是,一通木板合击,急速敲鼓声后,拉开了说书的序幕——书帽:

“寒露过后是霜降

立冬就在昨晚上;

割稻种麦收豆子

棉花拔后一地花;

农闲歇息便逢会

庆祝一年好收成;

四面八方达四海

南来北往是客商;

古时刘秀拴马处

如今留庄逢会忙……

各位听客且近前听俺略表此一言;

前有淮河后平原

干饭白馍谁比咱?

桃花夫人耀千年

刘邓大军真勇敢。

香米飘过人人夸

燥湿化痰数半夏;

物华天宝何处是

中原那个长清留庄

——值得夸啊!

话说旁边中学园

为国培育栋梁材;

莘莘学子成长地

书声琅琅绿荫下;

金秋英俊一后生千里探亲回乡下;

站立讲台为人师体育场上矫健郎;

人才品貌堪优列赢得女子芳心花;

双坠爱河情意浓并蒂花儿美年华;

岂料探亲要结束劳燕分飞将西东;

绵绵悱恻难割舍一腔柔情鉴真情;

窗前流泪到天明衣表怎留情郎步?

爱到深处愁桎梏交加酿成苦酒成;

可怜雨夜秋风紧玉殒香飘魂归井;

芳华青春正年少琴瑟和鸣雅乐奏;

痛哉锦绣岁月里突遭凋零化烟飞;

人生大任需待担怎让红颜惹祸端;

若是真情长久是天涯相望记心间;

人生一世堪珍重,奉劝痴情青年者;

迢迢征途漫思量莫留悲情后人戚……

他说唱融合,鼓鸣木随,低眉信口处,妙章缀古今。乐毕音止,他深叹一声,将手中器具放在鼓面上,手拂下脸庞,似在抹去淡淡的伤悲……

听众,议论声,哀叹声交织一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ly/14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