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技术好 https://m.39.net/pf/a_4591440.html
孝堂山石祠西壁外侧(郑岩摄)
古代美术史与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专题
本期《美术研究》有4篇古代美术史与丝绸之路艺术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现将论文提要线上发布。
东汉孝堂山石祠的观者及其他
郑岩
内容提要:多年前,我曾讨论过汉代祠堂和墓葬画像观者的问题,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兴趣。但今天看来,当时的思考是比较粗浅的,实际上还有相当大的讨论空间。本文借研读《孝堂山石祠》一书的机缘,重拾这个话题。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济南长清区孝里铺孝堂山东汉石祠(郑岩摄)
孝堂山石祠隔梁石西面东汉永建四年题刻拓本(采自《孝堂山石祠》第64页)
孝堂山石祠西壁外侧北齐《陇东王感孝颂》拓本(采自《孝堂山石祠》,第页)
孝堂山石祠西壁外侧(郑岩摄)
孝堂山石祠东壁内周公辅成王画像拓本(采自《孝堂山石祠》,第30页)
孝堂山石祠北壁内孔子见老子画像局部(采自《孝堂山石祠》,第-页)
苍山城前村东汉墓题记拓本(采自《考古》年第2期,第页)
郑州南关号汉墓画像砖拓本(采自《文物》年第8、9期合刊,第22页)
孝堂山石祠西壁内画像拓本局部(采自《孝堂山石祠》,第40页)
孝堂山石祠北壁内画像线描图(采自《孝堂山石祠》,第36-37页)
微山两城东汉小石祠后壁祠主像拓本(采自《山东汉画像石选集》)
秦王瑞兽镜铭文新证
陈晓伟
内容提要:秦王瑞兽镜铭文“赏得秦王镜,判不惜千金;非关欲照胆,特是自明心”的意涵以及“秦王”的指称对象,目前学界观点分歧很大。本文以《西京杂记》为线索,考察魏晋至唐代小说家笔下古镜故事的演义与神化叙事,认为其构成铜镜文化传播史的重要内容。秦王宝镜故事,经过诸家小说广泛传播,无疑为唐朝时期人们所熟稔,据此还演化出一个照骨宝的传闻,时人将该故事画成《秦宫对镜图》加以传播。通过实物资料证明,以上文学小说及民间叙事最终被写进铜镜铭文之中。上海博物馆藏月宫葵花镜铭文“秦王之镜,照胆照心”,唐代镜铭提到“照胆照心”“影照秦宫”“秦家宝镜”“同心照胆”等等,秦王瑞兽镜“非关欲照胆,特是自明心”与此旨意若合符契。据此断定“赏得秦王镜”一语指秦始皇及其咸阳宫宝镜,乃是唐代民间社会流行生活文化的真实写照。
陈晓伟复旦大学历史系青年研究员
秦王瑞兽镜(吐鲁番木纳尔墓地出土)
月宫葵花镜及拓本(上海博物馆藏)
赵雍生年及相关问题新考
陈云海
内容提要:关于赵雍的生年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本文检讨并匡正以往诸说,并通过以诗证史,重新考订赵雍生年,将其推定为6年或7年。这一结论不仅更新了赵雍的生平交游经历,也为重新审定赵孟頫、管道昇婚年时间及其子嗣排序问题提供了新视野。
陈云海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请横屏观看)
赵孟頫《万寿曲》卷纸本2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从紫禁城、凡尔赛到德累斯顿:
绿穹珍宝《印度皇帝奥朗则布的宝座》
中国元素研究
陈亮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德累斯顿绿穹顶珍宝馆中作于-年的一件奇珍展品《印度皇帝奥朗则布的宝座》的分析,试图厘清其中国元素的图像来源,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其整体图式的中国渊源,以此说明中国风时期中国元素对于欧洲艺术的意义并非枝节性的,而可能是结构性的。尤其通过紫禁城的午门图像从北京经由商人、传教士的游记之手,经过版画家的加工,进入欧洲宫廷艺术,并在各国宫廷艺术、各种媒介之间的模仿和变形,说明中国元素渗透入欧洲艺术的路径之曲折复杂。
陈亮博士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助理教授
《宝座》局部,奥朗则布端坐于王座上接受礼物(Syndram,p.93)
《宝座》各部分主题分布和轴线示意图(Syndram,p.24)笔者作示意图
印度皇帝奥朗则布的生日,铜版画(Schultzen,p.)
帕特尔《凡尔赛宫及公园鸟瞰》年布面油彩cm(Bredekamp,p.79)
默克《年6月25日在大花园中举行的宫廷蒙面舞会》年水粉画mm德累斯顿王宫铜版画室(DieSchsischeSchlsserverwaltung,p.79)
《妈祖庙》铜版画(Dapper,p.44)
《皇宫内部》铜版画(Nieuhof,p.)
温特斯坦因《祭坛》十六世纪末奥格斯堡或慕尼黑(Watzdorf,vol.1,p.)
《路易十四接见暹罗使团》年铜版画巴黎国家图书馆(Burke,p.)
学报编辑部戴陆/整理
原标题:《《美术研究》专题年第2期丨古代美术史与丝绸之路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