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将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智慧力量、信念信心、热情激情,转化为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凝聚成服务新发展格局、再创佳绩的强大动力。
长清区归德街道充分利用辖区内的红色资源,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归德街道开展了“学党史,讲归德红色故事,传优良作风,我为归德发展做贡献”活动。先后组织机关党员、工作人员,参观长清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闫楼、刘成德事迹展览馆,宣讲归德的好红色故事,宣传红色家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归德街道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长清县第一个党支部的就诞生在阎楼村,先后投资30余万元,建起展览室、广场、对魏金三故居及13名烈士胡同进行修缮和打造,对魏金三的故居过去生活场景还原,深入挖掘相关人物事迹,搜集详实资料,形成集教学、培训、参观于一体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接受大峰山抗日革命根据地的辐射,广大党员干部重走红色足迹,探寻长清革命之火发源地,缅怀革命先烈的一处重要红色教育基地。中共长清县委临时党支部成立旧址,现已列为济南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在归德街道驻地还有“雷锋广场”、“永远的雷锋-刘成德事迹展览馆”。
在闫楼村子中央,有一个平方米的小广场,西侧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济南市第一个县级党支部诞生地”字样,广场西侧就是诞生地小院子,宅子的主人叫魏立政。在院子古朴的大门上,悬挂着“长清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打开院子大门,一种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院子有三间正房,两间东偏房,这些房子还都保留着当年的模样。正房门口东侧有一个地窖口,长清县第一个党支部就是在这座地窖中成立的。地窖呈穹窿型,入口很小,顶和四壁都是石头砌成的,面积大约7平方米,最高处有2米。窖顶上还垂有几根铁条,下端弯成圆圈,是挂东西用的,南面和北面石壁上各有一个方形石孔,据说是放油灯的地方。就是这么一座不起眼地窖里的油灯下诞生的党支部,是济南市第一个县级党支部,是中共长清县党组织的基石,是高举火把带领长清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先行者,也为中共长清地方史留下了浓彩重抹的一页。是她孕育了长清区乃至济南市革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党的机构,为济南带来革命火种,带动齐鲁大地呈现蓬勃燎原之势,具有重要的革命里程碑意义,也让人不由得对革命先辈充满了由衷敬意。
由地窖里的这盏油灯点亮的星火,燃起了熊熊烈焰,烧遍了整个长清,照亮了峰山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自从中共长清第一个红色政权建立后,在长清大地上,抗日的烽火越烧越旺,相继成立了长清第一支抗日游击队,开辟了大峰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了大峰山抗日独立营,随后,长清县第一届委员会诞生。此后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据《中共长清县党史大事记》载:“八年抗战,长清(峰山)县军民以坚韧不拔的顽强战斗,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共击毙日军余名,俘日兵6名,伤余名;击毙伪军余名,伤1,余人,俘2,余名。炸毁火车4列、汽车近20辆,摧毁碉堡、据点60余个”。大峰山革命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发展壮大,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坚强战斗堡垒,是山东联系延安秘密交通线上的重要中转站,是培养党政军干部的红色摇篮,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山东泰西地区的“小延安”。
参观者通过聆听讲解,重温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刘成德事迹展览馆列入省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示范点,是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济南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教育基地、济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7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总面积6平方米,由雷锋广场、展览馆两部分构成。其中,雷锋广场平方米,是省内首个以雷锋为主题的文化广场。场内建有大理石雕刻雷锋塑像、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背景墙、石刻书卷、彩色喷泉、庭院灯、林荫走廊等景观。9年来,刘成德事迹展览馆又经过了二次提升改造,新展览馆面积平方米,共分“永远的雷锋”“战友的追寻”“文明的归德”“精神的传承”四个展区,有多张图片和50余件珍贵实物。通过静态实物、艺术画面、多媒体展示等形式,集中展示雷锋战友、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刘成德老人的先进事迹,以及众多长清区道德模范的风采。展览馆现已累计接待30万人次的学习参观。
学党史,讲红色故事,践行初心,在归德街道这片红色的土壤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故事可视、可听、可触摸,让红色历史讲出声、传下去、活起来,迸发激情力量,建设幸福、美丽家乡。
通讯员:方新月董青马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