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课堂白薇

科学的检测才能喝到放心的好药

科学严谨│诚信公正│规范高效│优质服务

1来源

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或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和根茎。

2相关名

软白薇、薇草、白尾、白马薇、白暮、炙白薇。

3产地

主要分布于山东、安徽,辽宁、四川、江苏、浙江、福建、甘肃,河北、陕西等省;主产于山东莒县、沂水、日照;江苏赣榆、东台;安徽滁县、嘉山、来安等地。通常以山东所产为佳。

4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

5性状鉴别

本品根茎粗短,有结节,多弯曲。上面有圆形的茎痕,下面及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根长10~25cm,直径0.1~0.2cm。表面棕黄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苦。

6性味归经

苦、咸,寒。归肝、胃、肺经。

7性能特点

本品苦泄降,咸入血,寒清解,兼透散,略益阴,入肝、胃、肺经。既退虚热、凉血热,又透营热、透表热,为治虚热及热入营血之要药。并能清肺而止咳,利水而通淋,解热毒而疗疮,解蛇毒而疗毒蛇咬伤。

8功效

退虚热,凉血清热,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9主治病证

1、阴虚发热,骨蒸潮热,产后虚热,阴虚外感。

2、温病热入营血证;肺热咳嗽。

3、热淋,血淋。

4、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10配伍

白薇配玉竹:白薇性寒,功能退虚热兼透散益阴;玉竹性平,功能滋阴生津而不甚滋腻。两药相合,既滋阴又透表,治阴虚外感。

11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2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12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益阴,故脾虚食少便溏者不宜服。

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为传播中药基础知识。若有异议,将做删除处理

接样点地址丨安国市交易大厅北路72号鑫民和质检

公司地址丨安国市中药产业园区二路一号

咨询电话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gr/6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