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期快到了,你是不是又在为去哪里玩犯愁啊?济南有2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供你选择,想不想了解一下它们的具体情况?
城子崖遗址,位于济南市章丘龙山镇龙山村东北,总面积22万平方米,年代大约在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该遗址在年由吴金鼎发现,至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发掘,首次发现磨光黑陶。城子崖遗址包括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遗存及部分商代遗物。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位于长清区孝里镇孝堂山顶,建于东汉初年,历经两千年,石祠至今完好无损,它也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祠内石壁和石梁上遍布着精美的线刻图画,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岩寺位于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该寺是山东境内现存最古老、最大规模的寺院。灵岩寺始建于东晋,于北魏孝明帝正兴元年开始重建,至唐代达到鼎盛,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观。灵岩寺在唐代时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为“海内四大名刹”。年国务院公布灵岩寺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门塔,位于历城区柳埠镇东北方4公里处,该塔是中国现存唯一的隋代石塔,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单层庭阁式石塔。四门塔原属神通寺,该寺始建于前秦皇始元年(年),是山东境内最早的寺庙,后来庙宇毁于清末大火,剩下四门塔、龙虎塔、九顶塔、墓塔林、摩崖造像等佛教遗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崖造像,位于历城区柳埠神通寺遗址西北方向的白虎山山腰,造像区高数十米,长60多米,现存佛像多尊,造像题记46则,是唐初60余年内贵族、宅民、僧侣等为父母、兄妹、儿女“祈福”而造。佛像始凿于唐,宋、元、明各代有零星刻凿,以唐代初期造像为主。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河遗址,位于章丘市龙山镇西北约米处,是山东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后李文化的典型遗址之一。遗址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左右,距今8年至年,是山东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北王墓,位于长清区城西南15公里处,为西汉(公元前年-公元8年)诸侯王墓,由双乳山汉墓、福禄山汉墓及东辛汉墓组成。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为齐桓公所建,距今已余年,它最早载于《管子》“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齐长城源于长清县孝里镇广里村,古济水河东岸,从大峰山山顶通过,蜿蜒千里,直达青岛市黄岛区东于家河村北入海,全长.9公里,共翻越座山峰。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东平陵故城遗址,位于章丘市龙山街道东北,西南与城子崖遗址相距近2公里。是汉代济南国、济南郡、平陵县治所遗址,建城于年(前-)。遗址总面积约万平方米。20世纪70年代以来进行了数次勘探和发掘。出土文物除战国钱币、钱范,陶、铜、石等制品。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卍字会母院旧址,这座大院位于上新街51号,全称“世界红万字会济南母院”,又称“济南道院”。济南道院是济南近代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仿古建筑群,始建于年,年竣工。它的独到之处是创造了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完全模仿宫殿大木做结构的典型实例,在全国也十分罕见。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荆山遗址,位于章丘市刁镇茄庄村南约米处,因为地处小荆山山阴的平原上而得名。它是以新石器时代早期西河文化为主的遗址,兼有北辛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东周到汉代及宋元时期的遗存。遗存有一处氏族墓地,众多的房子、窑、灰坑等遗迹,以及大量的石、骨、蚌、陶器等。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家楼天主教堂,全称洪家楼耶稣圣心主教座堂,市民多称其为洪楼教堂。教堂为双塔哥特式建筑,始建于年,建成于年(也有说法为年),是中国三大著名天主教堂之一。年曾扩建。教堂位于历城区洪楼广场北侧,东邻山东大学老校,因洪家楼村而得名。该教堂也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辛庄遗址,位于历城区王舍人街道大辛庄东南的缓坡上,胶济铁路从遗址南部穿过。年,遗址被发现,年和3年山东大学等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陶器、玉石器、骨角蚌器、青铜器等生活、生产、军事遗物,并发现了商都殷墟以外的首片商代甲骨卜辞。年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阴永济桥,位于平阴县东阿镇老城内,石桥为明万历四十年(年)所建,清道光三年(年)及民国时曾重修,横跨于狼溪河上,为原城内唯一的东西通道,现仍为当地重要的交通要道。永济桥为单孔拱券形石桥,全长42.5米,宽5米,最大跨度为8米,由青石拱券砌筑而成。年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德王墓地,位于长清区五峰山(青崖寨山)的东南麓,当地俗称“十八王林”。墓地共发现7座墓葬,陵墓面积2.5万至14万平方米不等。明德王墓地保存完整,对于研究明代亲王陵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年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翠屏山多佛塔,位于平阴县玫瑰镇翠屏山顶的玉皇阁院内,始建于唐贞观四年(年),明嘉靖元年(年)重修。多佛塔为八角十三级楼阁式石塔,通高18.55米。佛塔造型古朴,塔身佛龛做法具有特色,对研究古代建筑技术史有着较高的价值。年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位于济南市天桥区经一路路北,北邻济南火车站,由原胶济铁路济南站、办公用房、车站邮局和站长室组成,占地面积约3.6万平方米。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见证了济南乃至我国铁路发展的历史,整组建筑群体现了民国初期中西方建筑技术的碰撞和交融,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年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位于市中区纬二路与经二路交叉路口的东、西、南、北侧,包括山东邮务管理局及其办公住宅楼旧址、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华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济南分行旧址、山东民生银行旧址、德国诊所旧址、小广寒电影院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济南分行旧址。这些建筑反映了民国时期济南历史、建筑、人文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及研究价值。年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位于泺口浮桥东侧。该桥年开工,年11月竣工,长.2米,宽9.4米,共有12孔。由德国公司设计建造。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悬臂梁式铁路大桥,在中国桥梁史及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年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包括原齐鲁大学、齐鲁医院的近现代建筑,均建于20世纪初。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融中西方经济、文化、科技、医学于一体,它见证了教会学校的发展过程,体现了近代校园规划和建设理念,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年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清莲花洞石窟造像,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街道办事处石窝村东约米处五峰山西麓崖壁上,又名千佛洞,北齐至隋凿刻。石窟内外共有造像尊。这是研究山东地区北齐、隋代佛教造像艺术的珍品。年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频道编辑:林彦银Y
林彦银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