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长清区教育体育局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精神,培养优秀技能人才,同时满足部分学生通过就读普通高中考上大学的需求,长清中学和长清职业中专正式开启了“长中·职专校际融合”的序幕。
打破交流壁垒:
每隔2周召开交班会开展教学管理探讨
长清中学和长清职业中专建立班子成员常态交流机制,就双方交流学习内容、形式及时间安排做出具体的协商,并据此内容拟定具体交流方案及安排。2所学校中层领导干部、教研组长及优秀教师代表,通过参观学习、座谈交流,深入学校、课堂,考察学校管理模式、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文化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党建工作、校本教研、德育建设、教育科研等。
2所学校的4个校区实行每2周1次联合交班会,落实全员值班制度,就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以会议研究、值班交班等形式开展探讨。联合检查学生早自习、晚自习、放学、就寝等纪律养成,强化学期初学习生活习惯,树学风、促提高。组织学生参加联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两校学生“手拉手”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实现资源共享:
职专生可跟班学习实现大学梦想
通过职专的平台,为长清中学的学生体验社会实践、职业规划,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技术性的支持。同时借力长清中学的艺术特长资源,加强师资力量,启动综合高中的小语种建设计划,实施综合高中部的艺术转型工作,开辟、学分互认渠道,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长清中学学生可以进入职专参加春季高考、单招考试进入高等院校,或经过培训,直接步入社会(推荐就业)。职专学生也可以到长清中学跟班学习,圆他们的大学梦。
据长清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校区的融合首先解决了学校层面专业师资缺乏、场地及设施等不足问题,打破长期以来普通高中与职业中专之间围墙,在实施真正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施真正的人才共育,“一方面消除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普通教育重理论、职业教育重实践的对学生进行片面教育,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流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助推波澜的作用。另一方面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去体验、感受职业环境,不断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
推进师资融合:
教学模式互通有无激发教师教学热情
职业教育和普高教育二者文化各不相同,促进使教师之间快速融合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2所学校改革发展面前的现实问题。2所学校重点通过教研组与年级组的互助与合作,极力让长清中学“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和职专导师制、项目教学法有机融合,全面激发教师们学课标、热教研、寻教法、研考纲、求效益的教育教学热情。
在2种体制交流融合中,重点加强教师校级融合课堂教学交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评课,通过双方教师上观摩展示课、示范课、公开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在此基础上,就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问题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整体提高。普职融合,盘活现有的职教资源,提高学校综合实力,而且能带动层次、类型、专业、办学主体等其他结构性因素的全面优化。
来源:长清区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