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万德镇是济南市的南大门,北接省会济南、南与泰安接壤。全镇平方公里,地理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覆盖率达56%。京沪高铁路、京福高速、国道沿镇而过,交通便利。4A级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就在镇域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和人文景点以及古代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加之近几年来现代生态特色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万德镇人气大增。该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把文化、农业、旅游捆绑起来,走出了一条文农旅“三位一体”相结合发展的路子,风情旅游小镇已成格局。旅游圣地千年古刹灵岩寺连续举办九届的樱桃采摘节游客如织镇域特色文化体系渐成品牌 万德镇文化底蕴丰厚,人文、自然旅游景点多,历史传承文脉深厚。眼下,正逐步构筑起以灵岩寺佛教文化、齐长城遗址、合龙寺、孟姜女、茶马古道、青天古村、泰山墨玉、奇石雕刻等文化品牌以及民间文化遗产、民俗民艺繁荣活跃的镇域特色文化体系。 依托自然景点和民间传说文化,该镇举办了东部山区“一线六村”齐鲁8号风情旅游路开通运营和金秋柿子文化旅游、灵岩御菊旅游文化美食节,把“文农旅”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焕发了新气象。该镇拔山村在获得“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基础上,今年8月份又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荣誉称号,该镇也获得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文化特色示范镇、省级旅游强镇称号,成为该镇一张文农旅结合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为使镇域内文农旅“三位一体”经济快速发展,该镇抓住优美的地域和生态环境,将地文、水文自然景观、农家院落与文化元素充分融合,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采摘、娱乐健身、文化休闲为一体的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并先后开发了马套、青天古村、茶马御道、拔山、马套影视基地、马套将军山民俗旅游农家乐、凤凰岭、合龙寺、齐长城等,在保持原始风貌的前提下,打造旅游人文、自然景点10余处。目前,镇域内4A级旅游景区1家、农业观光文化旅游采摘示范点6家、全国特色旅游模范村1处,乡村旅游格局已经成形成。 “我们将现代观光农业、优美的地理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传说揉和在一起,一步步打造建设,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真正让文农旅成为提升当地经济发展、造福当地百姓的‘加速器’。”镇党委书记亓明说。美丽拔山齐长城遗址休闲观光农业快速提升 万德镇是个农业大镇,山坡丘陵多,山场面积大。近年来,万德镇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思路,在加速推动传统农业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转变的同时,充分挖掘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观光、休闲、度假、生态及文化体验方面发展,趟出了一条发展乡村旅游的新路子。 万德镇是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重点镇,国家农业部“一村一品”示范镇。万德镇立足生态特色农业,发展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优美的宜居村庄,体现了和谐发展模式和返璞归真的追求,实乃现代农业田园景观的新元素。 在万亩干鲜果品和蔬菜、茶产业核心区内,既有各类特色蔬菜,也有多种干鲜果品,特色农产品受到游客青睐。同时,多元化的蔬菜大棚、苗木盆景基地、蔬菜良种示范基地等也是游客的焦点所在。各种农作物、“高大上”的农业科技等成为硬件上的闪光点,而底蕴深厚的农村传统文化则是现代特色农业软实力的突出体现。传统手工艺的玉石雕刻,山区农耕文化场景的重现,更是吸引不少游客亲自上阵体验一番。马套村休闲旅游民宿户齐鲁柿乡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引擎 围绕“生态果蔬、生态景点、生态农产品”特色品牌,坚持“文农旅”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正成为拉动万德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 连日来,万德镇拔山村、凤凰岭、马套、灵岩寺、卧龙峪、等景点,成了近郊市民以及周边地区游客游玩的首选。在“农家乐”里住上两天,体验农家生活,放松心情,的确是一件乐事。仅马套村旅游度假合作社每天接待游客就达60多人。“早就听说万德马套村环境优美,这不趁着周末有时间,带着孩子来看看,正好赶上这里拍电影,真是长了见识。”泰安一位自驾游市民高兴地说,“看看满树的核桃、绿绿的茶园,夜晚还有篝火晚会,与村民同乐,再登齐长城遗址,爬将军山游览,真的不错。” 万德镇这种这种产业融合的新形式,带来了农业与服务业、旅游业之间的产业转化,即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使农业向服务业延伸,服务业又反过来激活和带动农业发展,使市民和休闲农业资源有效对接,实现农村和游客的互动,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今年以来,全镇共接待游客7万多人次。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生态建设、文化建设与农业观光旅游相得益彰,万德镇的现代特色农业插上旅游的翅膀,让“文农旅”释放出了正能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