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感叫“初心”,有一种执着叫“不忘初心”,有一种行动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年少时,一心想体验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时,无所不会,智慧机智的洒脱;青年时,又无比向往自己能站上讲台教书育人的成就感,于是高考时我选择了师范专业,四年后回到一中工作,到现在已有近20年的时间。
我是一名中共党员,年进入长清一中工作至今。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年开始担任长清一中数学学科主任;年起担任级创新部年级主任及班主任。
在工作中,忙碌着、紧张着、同时也充实着、快乐着,对教育事业有着一份执着的热爱,爱岗敬业,优质施教,业务精湛。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时刻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贯彻党的教育教学方针,执行学校的教学理念,把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充分贯彻好,潜心育人、默默奉献。在担任年级主任后,更是把对于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思考贯彻到了班级和年级管理中去。
在工作中,师爱,施爱是我的座右铭。对教育事业和学生满满的爱给我的工作带来无尽的动力。
师爱之基:专业又敬业的老师
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所谓“学高为师”。以前有人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必须有一桶水”。这句话就告诉我:作为一名老师,就必须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这一桶水,绝对不仅仅是专业范畴内的一桶水。然而这还不够,我的理解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光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的,而应该要有一池流动的“活水”。现代的生活节奏快得让人目不暇接,知识的更新也更是如此,一个教师如果只满足于现状,满足于目前掌握的知识才干,那他就跟不上时代,必会被时代远远地遗弃的,学生也不会服你。在教学上,我相信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努力提高自身学科业务水平。新高考改革后,数学教学有了较大的改变,难度又有提升。我把这些当做教学水平提升的契机,积极主动研究新的教材及考向,有时会为一道题研究到深夜。这是对专业知识的探究,也是对教育的敬畏。什么是教育?在我眼里,教学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教学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生们非常喜欢我的数学课,他们在我的课上学到的不仅仅是做题的方法与思路,我们还会更多的交流数学的本质,让学生更热爱数学,喜欢数学,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
施爱之法:内心充满爱与责任
我是一名班主任。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领导者、教育者与管理者,负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生活指导的直接责任,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多年的教育生涯,我感悟于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许多特点,都会或多或少体现其班主任的风格——大凡班主任老师个性张扬的,其学生大多活泼外向;治学严谨、恪尽职守、勇于进取的班主任老师,其学生一般都能安心学习,并积极向上;更有意思的是,如果班主任教师比较注重仪表整洁,谈吐高雅,其学生也明显比其他班级学生更文明,更整洁。在所有教师中,班主任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班主任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班主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自觉不自觉地给学生以模仿。班主任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其理想人格,会像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班主任良好的自身素质修养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高尚而富有魅力的班主任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班主任的人格对学生的人格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在班级工作中我用爱心与责任心铺垫基调,身体力行做榜样。
带级班主任以来三年的时间,在每一个有早读的清晨,我都早起把自己收拾好,心情愉悦,精神饱满的准时出现在班级门口。班主任要想让学生有蓬勃的朝气,班级中生机盎然,学生举止得体,自己就要有精神,注意仪表,一个邋遢的不修边幅的班主任,是不可能让学生着装得体、举止文明、富有朝气的。这个信息真的会传递给学生。我的学生问我,老师,你怎么整天这么高兴啊。高二秋季运动会时,学生瞒着我偷偷的制作了横幅,一直对我保密,有的女生还透露一点:老师,我们的标语很可爱哦。直到开幕式全班举着条幅的时候才让我看到了横幅内容:高二四班杨振杰,长清一中小彩蝶。我把这当做学生对我褒奖,表达了孩子对我的喜欢和亲近。我们的这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在今年获得了市优秀班集体称号。
我热爱这份工作,只有热爱,才能真正体验职业幸福感。当我们营造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享受成功,我们就会感到幸福;当我们教育的学生成绩有所提高,思想有所进步,我就会幸福;当我收到孩子们的真诚问候和美好祝福,我就会感到幸福;教育是心灵的事业。许多教师都把学生的进步和成绩的取得看成是自己最大的成就、最大幸福。百家讲坛纪连海老师说,最幸福的事就是用自己的人格和学识影响了学生的人生。
高中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同时处于青春期,需要关爱和交流。我努力做到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熟悉每个孩子的性格,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及时帮上他们。
爱学生时带上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种美德。尤其当学生冒犯了老师的尊严或给老师难堪的时候。有的可能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好意,有的则是面子上挂不住,师道尊严高于一切。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学生犯错误后,绝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老师的宽容和谅解。这时只要我们拉下自己的面子,原谅学生的过错,有些学生就可能成为好学生,如果我们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毁掉一个学生。我经常对学生说“尊严是自己挣来的,不是别人给的。”可能有的学生和班主任发生了冲突,遇到这种情况,我心平气和的和他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帮他找原因,让他认识自己的问题。班里有个男生,有段时间在班级里基本不学习,完全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谁的话也听不见去,他感觉自己被老师和父母抛弃了。有一天中午,我在学校对面面馆请他吃了一碗面,他对我放下了戒备,吐露了心里话。我安慰他的同时,给了他充分的尊重,我说我的话都是建议,你可以考虑接纳,也可以考虑放弃,他说他想想。自打那次以后,他像变了一个人,学习异常用功,成绩不断进步。
作为一位班主任,我遇到这样的事情很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带上你的爱、真诚和宽容去跟孩子们交心,你也一定会收到真诚的回报。
教学管理提质增效初心不违
自年担任创新部主任以来,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如果把孩子们基础教育的过程比作一场接力赛的话,小学是第一棒,初中是第二棒,而高中就是基础教育过程的最后一棒了。而高考成绩是最对这场接力赛的最终呈现。在高中三年内,如何在教育教学上增质提效,是我这三年一直在摸索的事情。
苏格拉底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开发你的内心。教育要做的是唤醒。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哆啦A梦的口袋,里面有智慧、理性、意志、品格、美感以及直觉等生命的能量。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颗灵魂去唤醒另一颗灵魂。教育也不仅仅是解放天性,而是要唤醒孩子内心,解放孩子的智慧,发展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的生命创造力。进入高中后,第一件事就是帮孩子寻找努力的动力,即使刚刚经历了中考,我们也不能放松。
首先教育学生们有大格局,大情怀。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指导下,我们就思考怎样教育人。首先德育是我们首要的任务,从德育教育中为学生找到积极学习进取的动力。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我们的国家,激励他们为国家复兴而努力。爱国不仅仅天天要说在口头上,更要表现在行动上。高一军训时就开始讲;利用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比如中国芯片被外国卡脖子;比如我国骄傲的空间站;疫情期间全国齐心战疫。把爱国的情愫深深地种植在学生的大脑中,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爱国不是口号,我们努力学习就是爱国的表现。高三时,有的孩子就把高考志愿跟爱国结合起来:有的要学习计算机专业,研究“中国芯”,有的就想学习基础学科,去为国家做科研。
从个人发展出发,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高一一入学,便带领学生到衡水中学游学参观,去近距离接触衡中学生,感受衡中的学习氛围。衡中学生的吃苦耐劳、争分夺秒、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他们高中的学习状态打了一个样儿。
进入高三后,我们年级工作更加细致。带领老师们一起坚持落实高三精细化管理的方案,从伴学、促学、巡学、督学多个维度深入课堂一线,跟老师们及时探讨汇总工作中的得失,跟学生交流学习的困难和疑惑。课前宣誓、励志演讲、主题班会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紧张学习得到持续的助力。全程伴学:任课教师全程伴学,从早自习到晚四老师们盯上靠上,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