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诬良为盗的原因徐文诰京控案

为什么清代会发生诬良为盗的案件,读了郑小悠老师的《清代的案与刑》,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首先讲讲原因,第一个是清代的考绩制度。根据清代律例和处分条例,地方如果发生强盗案,地方大小文武官员又没能在一定期限内将盗贼抓获,就有“疏防”之罪,要被本省督抚题参,由吏部给予处分。一般如果限期没破案,降一级。清代知县的品级是正七品,如果降一级,基本上是闲职。若此前有错,搞不好丢官。依照当时的破案手段,很难抓到人。被捕的强盗在抓捕过程中被捕役虐待致死,在解审路途中逃跑或是被同伙劫囚,关押在监时死亡或是越狱,地方官也都要受相应处分。这种情况下,如果能讳盗不报,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对地方官保全官位无疑是最有利的。而有些官员,为了官位,则会做出诬良为盗,刑讯逼供的事情来。其次,是地方财政制度。清代官员是低薪制,自己都难养活,正七品县令一年薪资两,折合现在是元,养活自己都难,更别提手下人员的工资,办公费用等支出了。而且清代刑名大案的审转程序十分复杂,强盗案作为涉案人数最多的死刑案件,大致要经过县、府、按察司、督抚四级官府审理,案卷送交北京刑部覆核,由皇帝批准处决,中间如有情节审问不清、法律引用不确之处,任何一级都可能往返驳诘,再二再三。十几名甚至数十名当事人、犯人、证人及其亲属在省内各级衙门之间辗转解送,成本非常之高。地方政府根本无力承担。讲一下,嘉靖年间徐文诰京控案。嘉庆二十一年六月三十日夜里,位于泰山脚下的山东泰安县出一大案。一伙强盗夜间夜间闯入富翁徐文诰家中,家丁持火器反击,强盗退走。事后,发现家丁柏永柱死亡。第二天,徐文诰到县城报案。三日后,知县汪汝弼亲自到徐家勘验。汪汝弼遂诱导徐文诰说:“你们做主人的,杀死雇工,只判徒罪就够了,何况你家财万贯,可以交钱赎罪。何必假装盗案,自取重罪呢?”明显的想诬良为盗,徐文诰文诰出身富豪之家,很了解当时官场的这类门道。等汪汝弼走后,他马上入城,找到好友泰安副将,通过他向汪汝弼行贿白银三千两。没想到汪汝弼不但拒收白银,还要将徐文诰扣押起来。徐文诰听到风声,连夜逃回家中。不过,对徐文诰来说,很快就有好消息传来。济南府历城县的捕役抓到了两名可疑之人杨进忠与郑二标,他们供出自己曾随同伙王大壮、王三壮等十一人于六月三十日在泰安行劫徐文诰家银两、衣饰,并用鸟枪击毙其家武士柏永柱。历城捕役从他们身上起获了套袍一件、当票两张,都是从徐家抢劫分赃所得。历城县的刑房书吏与徐文诰有旧交,遂将此事飞信告知徐文诰。徐文诰得信,马上赶到省城认赃,并抄录二盗供词,到主管一省刑案的按察司鸣冤,控告本县知县汪汝弼讳盗诬良。没想到,徐文诰运气不好。时任山东按察使的程国仁正是汪汝弼的同乡,且曾同在翰林院任职,与其长子又是乡、会二试同年,可谓通家世好、同心同气。他下令长清县知县戴屺携带一应犯证前往泰安,与汪汝弼会审。汪汝弼说徐文诰,你若心里没鬼,为什么行贿给我两,分明是你杀死家丁。程国仁了解到汪汝弼拒绝贿赂一事,越发信任他的说法,遂将徐文诰发交济南知府严审。济南知府胡祖福秉承程国仁的意旨刑讯逼供,最后屈打成招。判徐文诰“家长殴杀雇工人律”拟以徒刑上交刑部,一帮强盗轻判。刑部驳回,认为有疑点。徐家散尽家财,徐文诰的弟弟进京告到都察院,嘉靖震惊,派温承惠为山东按察使,接审徐文诰案。温承惠到任,案情明确下来。汪汝弼诬良为盗,徐文诰无罪。程国仁从中作梗,先是派温承惠赈灾,被拒绝。第二招,找人诬陷温承惠,嘉靖将温承惠革职,命童槐接任山东按察使。程国仁随即奏请回避徐文诰一案,由童槐代为审理。程国仁先调武定府知府王果复审。王果因曾得到温承惠的赏识,不肯附和程国仁,仍照温承惠原拟上报。程国仁将王果撤差,改派登州知府杨世昌审理。杨世昌也是温承惠许可之人,到济南后只坐一堂,就称病不出,一拖就是一个多月。程国仁不得已,与童槐密谋,命一亲信官员署理济南府。新审官对犯证严刑逼供,教供诬良。这时候,徐文诰越狱了,直接到京城告状,第二次京控。嘉庆帝见到徐文诰的冤状,派钦差刑部侍郎文孚等人带徐文诰返回山东,将此案全盘重审。程国仁没法,只能丢卒保车,将温承惠的奏稿,略加删削,用童槐的名字具稿。文孚等人就到了济南境内,提审一堂后就将徐文诰释放、王大壮等照强盗律斩首。初审官汪汝弼被遣戍新疆,其他初审的承审官员,根据程国仁、童槐的奏议,重者革职,轻者降级。一次部驳,两次京控,终于真相大白。可见KPI的考核设定,预算的问题,是多么的重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zz/9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