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齐河县赵官镇大马头村有个村史馆,位于一座三层小楼的第二层。村史馆共分东西厅两个部分,东厅分为历史沿革、红色马头、大事记、近现代人物、抗日名将。西厅分为民俗及农事活动、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村容村貌、文物遗迹等。
齐河县赵官镇大马头村村史馆
我们村有个国民党的大官李仙洲,莱芜战役时是最高指挥官。《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四卷中有两篇批评国民党的文章里就提到过李仙洲。村史馆最醒目的就是他的图片、书籍等文物资料。
上世纪八十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李先念、习仲勋、乌兰夫等在北京接见了李仙洲。一个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为何受到如此厚待?参观村史馆我才真正了解其中缘由。
李仙洲原名李守瀛,字仙洲。年4月由长清县小学武术教员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东征和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等职。至年,先后在国民党军队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仙洲先后参加长城居庸关抗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豫中会战诸役,多次负伤,战功卓著,被誉为抗日名将。
年10月中旬,在忻口会战中,李仙洲不顾危险亲赴一线战场,率部向敌人发起反攻。官兵们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夺回南怀化阵地,极大地震慑了日军。但李仙洲在查看地形时被日军狙击手击中,那一瞬间幸亏他在吸气,子弹从两肺叶之间穿过,否则,生命难保。士兵们冒死把他从阵地上抬下来,经当时国家最好的医生抢救,保住了生命。
年2月,时任国民党徐州绥靖区副司令长官的李仙洲,在莱芜战役中被陈毅司令员所率的华东野战军俘虏后,与国民党其他被俘高级将领一起关押改造。年11月28日,周恩来总理在审批第二批特赦国民党被俘将领名单时,亲笔将李仙洲的名字写在第二批获赦人员的榜首。周总理以书面形式批示特赦的只有两个人,李仙洲是其中一个。周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家里设宴款待几位黄埔出身的获赦人员,特意让李仙洲坐在自己身边。周总理亲切地说:“黄埔一期几百名学生,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你和曾扩情(黄埔一期毕业留校,曾在周恩来任主任的政治部当少校科员,年12月4日获首批特赦),因为你俩的年龄都比较大,学员都称你们为李大哥、曾大哥。”
李仙洲对周总理说:“我还有一个问题没交代。”周总理问:“什么问题没交待呀?”李仙洲说:“我还办过一所国立二十二中学,跟党争夺了青年。”周总理笑着说:“这有什么错?这是一大功劳,你培养的青年不是都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吗!”
原来,年,时任国民党第二十八集团军司令长官兼九十二军军长的李仙洲,率部在安徽阜阳驻防,因不忍看到流亡的沦陷区青少年无家可归,无书可读,是年冬在阜阳成立“私立成城中学”,自任校长,收容学生人,其中96%来自沦陷区,85%来自山东。其办学宗旨是“培养国家元气,拯救陷区青年”,校训是“众志成城”。收容山东逃出来的流亡青年,管吃管住,还能上学。山东人相信他,大批学生闻风而来。学校成立时,李仙洲讲话:“我感谢山东父老对我的信任,我决不辜负他们的期望,我能带十万大军,也一定能带好你们这些娃娃!”台下齐鲁子弟,含泪鼓掌。
为了维持学生的生计,李仙洲四处募捐,仍难以维持,最后通过运作,年9月,将私立成城中学改为国立二十二中学,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才得以维持下去。年夏,阜阳吃紧,国立二十二中学分批西迁,到陕南汉中办学。
李仙洲年2月起任五、六、七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年当选民革中央委员会顾问;后又被选为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和常务委员。年6月被推选为黄埔同学会理事,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年9月10日,88岁高龄的李仙洲回到阔别近60年的故乡,那天他非常开心,笑容满面,与迎上来的乡亲拉着手嘘寒问暖,与乡亲们合影留念。与李仙洲老爷爷合影的小朋友中,还看到了我的姐姐曹海燕和哥哥曹东海。
年李仙洲回老家大马头村时,与村领导合影。前排中为李仙洲,前排左为作者的爷爷曹国英
李仙洲于年10月去世时,胡耀邦、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花圈哀悼,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参加了追悼会。
(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大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