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风日好,那些关于时令与节气的绝美

说到二十四节气,很多人都能背出来,但说到七十二候,相信没几个人能痛快说出来吧。

七十二候最早的完整记载,见于《逸周书·时训解》。后收于《礼记·月令》。堪称唯美又实用的古人智慧结晶。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在元旦时“进屠苏酒”,立春需“彩仗驱牛”,清明则扫墓踏青……

从“立春”到“雨水”,从“惊蛰”到“春分”,从“清明”到“穀雨”,从“立夏”到“小满”……每两个星期左右,一次节气推移,应和着星辰流转,应和着风起云涌,应和着潮来潮去,应和着花开花落,日升月沉……

这些在工业文明都会现实里渐渐被遗忘、失去了意义的节气,却是被古人千百年信仰着的时间与古典之美。

又到一年夏至,炎炎盛夏:“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

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与土地赖以为生,与雨水、阳光、风云赖以为生,要兢兢业业,时时刻刻记得自然的变化。日照的长或短,订出了“春分”“秋分”,四时里刻画了“立春”“立秋”“夏至”“冬至”。

“惊蛰”是大地万物从沉睡里甦醒,“雨水”是植物茁长的渴望,“芒种”“谷雨”都是五谷萌生的记忆。到了“小满”,就看到田里的稻谷抽出穗,结了最初一粒粒圆圆的谷粒。

气候变迁了,都市杀死了节气,这几年,“小雪”常常连树叶都不变色,“冬至”都还没有穿棉衣,吃着雪糕,心中忐忑。

回到土地,回到自然,认识节气,也许不是怀旧乡愁,而是自然异变时刻,留给我们的新启示吧。

玄鸟至,半夏生,草露白,麋角解……这些美丽的字眼不仅在古籍里,也应在我们现代的生活里。

给大家推荐最美节气时令散文集—《今朝风日好》。

一册国风复古,一手满满春意

看着书名,读来满口清新自然静好之气,这个充满了画面感的书名,让人不由想起了很多古典名句:

“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今朝风日好,或恐有人来”

总之,是一种很闲适的感觉,很让人松口气,有木有~

一书在手,绵绵的质感,粉粉的颜色,温温柔柔的,凹凸亮黑的书名很有质感。国风复古装帧,唯美花卉设计,进口环保棉纸,半透明的模糊腰封下,是舒展着枝叶的花朵,好像是春日里繁盛的樱,满满的春意顿时静静扑面而来。

让细节控挪不开眼,让颜控爱不释手

打开内封,是自然大地的牛皮色纸,上面有白色的书名,干净,简单,闻着有一种草木的气息。

接着看被很多人称赞的环衬,果然名不虚传,朦胧,温柔,真恨不得撕下来当包书皮、当壁纸啊,奈何才书这么大一张。。。

内文开篇上写“今朝风日好,或恐有人来”,看到这,有一种怦然心动的赶脚,欣喜~

书里有很多拙朴可爱的配图,寥寥几笔,意境顿出,“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啊

12位文学大家联袂巨献

12种生活智慧传递美好

本书是由12位名家写就的,贾平凹、丰子恺、沈从文、毕淑敏、朱光潜、季羡林、汪曾祺、史铁生……十二位文学大家,十二种生活智慧,书写日常生活中修炼自我的功课。

书里收录的是华语散文里程碑式作品,如贾平凹《一棵小桃树》、史铁生《想念地坛》、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堪称人手一册国民级精神读本。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解读国人信仰千百年的时间与文字之美

文字之美,配上节气之美,篇篇文章,对应时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串联其中,深刻演绎国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人间烟火滋味。

看了这本书才系统知道什么是“七十二候”,

“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

“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又五日草木萌动”

“夏至”在《尧典》中称为“日永”,《夏小正》称为“时有养日”,并且有很长一段时间被称为“日长至”。夏至正是阳极之至,所谓盛阳覆盖其上,而阴气始起于下,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逐渐衰弱。夏季之极,白昼最长,夜间最短。

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

炎炎夏日已经来了,夏至是一年中日照最长的一天,跟阴雨绵绵的漫长梅雨季告别,从此进入夏天晴朗炎热气候,下来开始跟黏腻酷暑对抗。

四季岁时记,今朝风日好。

二十四节气这样周而复始,不言不语,不动声色,数千年来,它的无言中,看过多少朝代兴亡,有多少人仰马翻的号啕涕泪。

这本书带我们重温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古典时光,解读国人千百年信仰的时间与文字之美。让我们在万千平淡的日子里,都活得有所敬畏。

—END—

[今日荐书]

《今朝风日好》

书名:《今朝风日好》作者:贾平凹毕淑敏史铁生等著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点击购买《今朝风日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zz/11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