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长清水清四齐长城双

医院订阅哦

篇头题字:刘懿

长城长清水清

长清,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一个神秘而又风韵无限的地方。

据查阅多种史料,长清的来历有两个不同而又相近的解释:一种解释是以境内的齐长城和大清河而取;另一种是以齐长城和清水而取。

最早出现“长清”二字是在隋开皇十四年(年),从那时设立“长清县”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

而齐长城则更遥远了,她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是在世界长城史上出现最早的长城,因而被称之为“长城之父”。其西起古济水,(也就是今天长清区的孝里镇广里村一带),东至黄海之滨的黄岛,全长.9公里。长清是齐长城的源头,横穿全区4个街镇。境内经过座山头,绵延97.8公里,占整座齐长城的近六分之一。而据考齐长城先是由西段筑起,其意义就更大了。

本人自年参与《山东省齐长城志》(长清段)的拍摄以后,就再也难以割舍对她的挚爱。“十年磨一剑”。这十年中,每年都要到齐长城中的某一段去几次甚至十几次。每当汗流浃背地登上齐长城或是齐长城中的某座山寨、某个山头,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和体会。勤劳善良的祖辈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可以说是“血水”)在齐鲁大地上筑起的这一道铜墙铁壁,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她是一段远去的文明,于今的意义已不只是一道建筑,而同时被赋予了一种民族精神。同时也是一部血泪史。因此,始终不敢懈怠,用手中的相机了解她、记录她、宣传她成为了我这些年给自己强加的一项任务。

既然长清是由齐长城和清水得名,因而山水相依、城水并存,组成了长清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齐长城西起黄河,穿过清水沟、宾谷河、中川河和若干条小河,一衣带水。因此,《长城长清水清》这个标题就成了这个专题的首选。用影像以齐长城为主线,记录长清的山水风情。其中,有纪实,也有艺术创作,但主要还是尊重历史,多以纪实片为主。权做对这十年来自我考核的一份答卷吧......

齐长城双泉段

齐长城在长清境内自西向东依次横跨孝里、双泉、马山、万德四个街镇,共经过座山头,绵延97.8公里,占整座齐长城长度的近六分之一,是齐长城沿线经历最长的县市区。其壮观程度不言而喻。

其建筑结构主要是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条件,分四种形式:夯土结构、土石混筑结构、石垒结构和以山代城结构。

齐长城由孝里梯子山向东就进入了双泉境内。石小子山与梯子山相隔很近,像两个个头差不多的兄弟,巍然挺立。

石小子山是因有一块很像一个英俊少年的巨石而得名,然而这块巨石被一次雷击轰然倒塌,已没了踪影。

从这座山向东,齐长城沿着山脊继续蜿蜒而行。

石小子山下的满井峪村因一口水井而得名,每到雨季,这口井经常水满而溢出,成为当地一景。

到了牛头山附近,齐长城分了一个小岔:一路向东南的牛头山,一路向东北的北付村方向延伸。向牛头山的城墙不远即逐渐消失,大概是当年本想沿着高一点的山脊构建的,但再向前就没有山险可凭,亦或是边界不合适的缘故?只好向东北沿相对矮一点的山继续修筑。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有相关资料显示:马山南部有一段齐长城复线,就是从“牛头”方向延伸下去的。但在双泉境内却找不到一点痕迹。有待于进一步考察认定。

牛头山下就是双泉镇驻地,这里处于东西两面的高山之间,公路东宾谷河从两个不同方向交汇而来,碧波荡漾,向北缓缓流去。这里的确是山清水秀。为此被定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镇。

向南不远是和生庄园,里面的人工雕琢和自然景观是对美丽乡村最好的诠释。

从北付村开始,长城又进入了谷地。土夯长城基本没了踪迹。直到向北陈沟湾的东山上,长城的痕迹又清晰可见了。继续沿山梁匍匐前行。

此处的长城一改原来的风格,由于是纯山区,采石很方便,因此全部是石头干垒的。虽然多已塌落,但轮廓清晰,走向明显,很有气势。

站在这段齐长城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东面与马山隔河相望、南面与牛头山遥相呼应、北面的杜庄山寨威严矗立。

随着山形的变化,城墙的走向也随之而变。这时,一队大雁有规律地飞来,仿佛也在巡视这座雄伟的古建筑------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啊!

从陈沟湾东山继续沿长城攀爬,到了平缓的山顶,痕迹逐步又模糊了起来。大概是前些年有什么建筑用石或是山顶不需要多少屏障的缘故吧?齐长城时隐时现,一直持续了两个山头。

从归德街道李庄附近,齐长城又开始逐渐清晰起来。其中一部分是沿峭壁而建。

这段齐长城所处的位置在双泉和归德之间,李庄称所属他们管辖。如果真是那样,齐长城在长清所经过的就不止四个街镇了。当然,还需有关部门进一步确认。

杜庄山寨是建在齐长城沿线上的古建筑,与齐长城擦肩而过。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修筑的军事防御工事,战略要地。古山寨总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是千里齐长城上沿线现存最完好、防御体系最严密的古城堡。

过了归德李庄,长城开始随山体下降。继而又要进入谷地,双泉境内的齐长城结束。东面即是马山地盘了。

齐长城在双泉段也经历了夯土、土石混筑和石头干垒三种形式,穿越了宾谷河和长(清)肥(城)公路,同孝里至双泉的公路相向而行。可想而知,这一宏大工程一定出现过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期待着我们进一步探寻。

欢迎好友转载。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新闻单位和个人要用照片和文字请联系本人。请尊重创作人的著作权。

尼美(秋实)摄影工作室

服务项目:大型团体会议拍摄、大型合影、大型无人机航拍、古董字画翻拍、旅游跟拍、画册刊物插图、产品广告拍摄及出售版权图片等。

联系

电子邮箱:cjm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xw/85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