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第一缕阳光升起,轨道交通1号线的开通,济南正式进入轨交时代,全市的目光聚焦长清。这是一条与泉水共融共生的线,这是一条离泰山、黄河、孔子等中国元素最近的线,作为全市首条轨交的首发地,作为山水知识城、创新创业谷的承载地,长清成为新一轮价值高地,走进轨交时代,坐上发展的列车,与世界连在一起,以开放的姿态,长清加速奔跑!
“聚焦轨道经济,为长清发展共献良策”。为更好把握轨交开通新机遇,进一步推动新兴产业培育、新旧动能转换、城市提升工程等工作,2月24日,中共济南市长清区委、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政府、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总公司共同主办的“轨道新时代秀美新长清”轨道交通经济论坛在长清大学城举行。
出席论坛的嘉宾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峰;市政协副主席、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伯芝;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原国家财科所所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导,政府特聘专家,中南海问策专家贾康;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山东交通学院院长陈松岩;山东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孙黎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吴学军;市城市建设集团总经理李培杰;市文旅集团董事长修春海;济南市民巡访团团长辛安;世茂集团山东地区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陆术东;西电济南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张雪峰等。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峰在致辞中说,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在全市上下满怀豪情,向着“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逐梦奔跑之际,由长清区委、区政府,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总公司主办的“轨道新时代秀美新长清”轨道经济论坛,今天隆重开幕,这是济南轨道交通事业的一件大事,更是长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喜事。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济南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年1月,在全社会的广泛 轨道交通1号线的开通,不仅圆了济南人多年的梦想,更为我们奋力走在前列,扬起山东龙头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必须树立“大地铁”理念,做好“大地铁”文章,把地铁建设作为济南新一轮城市拓展空间、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形象,拉动投资、培育产业,引领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作为一个时期全市建设发展的龙头和牵引,实施“地铁战略”,谋划“地铁经济”,放大“地铁效应”,释放“地铁红利”。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要把地铁建设:与优化城市布局相结合,与地铁产业的培育相结合,与提升城市形象相结合,与投融资体制改革相结合,与城市更新改造相结合,与城市功能完善提升相结合。
对长清而言,济南首条轨道交通,连接的不只是中心城区,还有北京和世界;提升的不止是速度,还有城市品质价值,标志着长清正式融入京沪大动脉,融入京津冀“首都经济圈”,驶入“轨道新时代”。放眼长清,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创新创业谷,山水知识城”规划已经完成;以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为主导产业的济南经济开发区渐成规模;一条双创大道,将成果转化中心、梦翔小镇、西部创新园和高校孵化基地等园区载体、科创平台有机串联,科研成果孵化、中试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日趋完善;功能定位准确、空间布局合理、梯级发展鲜明的创业生态系统初步构建。长清这座千年古邑,正焕发无限生机,在“三年大变样”的轨道上疾驰前行。相信这次“轨道经济论坛”的举办,必将为长清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在这里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多提宝贵意见,多献妙计良方;也衷心希望长清区大胆借力轨交,集英才之智,谋发展之策,聚发展之力,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双创高地”,努力将长清建设成充满山水魅力的现代化新城!
区委书记王勤光代表长清区委区政府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说,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这个充满生机的美好时节,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举行“轨道新时代,秀美新长清”轨道经济论坛,这是一场引领长清加快发展、跨越赶超的思想盛宴,承载着山水魅力新城再创辉煌、再攀高峰的希望和梦想,必将对长清的繁荣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必将为长清实现三年大变样注入新的活力和激情。长清南倚泰山,西临黄河,因境内有齐长城和清水河而得名,是一座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生态之城,是一座历史悠久、名胜众多的人文之城,是一座创新无限、书香四溢的科教之城,是一座交通便捷、区域联动的通达之城,是一座生机勃勃、支撑强劲的活力之城,一座人民安居乐业、奋发进取的幸福之城。
年1月1日,市委王忠林书记隆重宣布:“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开通”,这标志着长清全面步入了“地铁时代”,缩短了融入先进地区、融入世界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再次迎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难得机遇,在新时代追梦道路上扬帆起航。我们举办这次轨道经济论坛,就是请各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为长清轨道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把脉指向,为长清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站在新起点上,建设什么样的长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课题。如何抓住轨道交通开通的新的机遇,如何发挥地铁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如何把长清轨道经济做大做强,恳请来宾建言献策,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认真地吸取和采纳。平方公里的长清大地,处处充满着希望和机会,时刻向广大客商张开热情的怀抱。我们将为广大投资人提供最专业、最完善、最热情的服务,与大家精诚合作,相伴前行,共同谱写更加辉煌灿烂的美好明天!
在此也希望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多光顾长清、多了解长清,在长清投资兴业、成就事业。长清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将在各位友人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实现更大的跨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财科所所长贾康研究员从提高城市竞争力、商贸发展、产业带动、土地增值等方面,围绕轨道交通对长清经济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论述。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张国华总工程师就如何实现轨道经济与城市化高质量协同发展进行了直观、专业的讲解,并对长清下一步如何依托轨道交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发展进行探讨。
市政协副主席、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总经理王伯芝聚焦产城融合和区域经济发展,就适应新时代,培育新动能,发现新经济提出自己的见解。
山东交通学院院长陈松岩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对长清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轨道交通和长清区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
山东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孙黎海对如何打通轨道经济发展的最后第一公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自己见解。
市委党校研部主任、教授吴学军围绕地铁运营给长清区带来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树立市场导向理念、注重产城高效融合、创新商业发展模式、着力培育产业集群等5条建议。
市文旅集团董事长修春海就做好“轨道+旅游”的新模式,实现文旅产业与轨道交通融合发展,介绍了具体的思路和正在推进的5个文旅项目。
市城建集团总经理李培杰提出了与片区总体规划、与重点项目建设、与培育特色产业、与落实“双招双引”的“四个结合”工作思路。
市民巡访团团长辛安从社会效益、发展效益等层面,对轨道交通对长清区产生的巨大效益进行了深入论述。
世茂集团山东地区公司陆术东董事长结合轨道站点不同特点和优势,在产业布局上提出了意见。
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居安致闭幕辞,他说,站在新时代轨道交通的新起点,长清的发展已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将珍惜好、转化好、运用好论坛成果,继续深入挖掘轨道交通的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发挥比较优势、释放地铁效应、形成发展合力,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对长清的关心与厚爱。
——我们将做好融合的文章,大力优化路网结构,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努力实现轨道交通与主城区、大学城、济南经济开发区的无缝对接,全面加快长清融入省会中心城区步伐。
——我们将做好产业的文章,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优势,聚焦双招双引,加强项目建设,加快吸引京沪地区高端研发和企业资源进驻,使长清成为承接京沪产业转移的聚集地。
——我们将做好创新的文章,借助大学城20万师生的人才智力优势,强化创新驱动,加快产学研融合发展,实现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利用,打造省会区域性科创中心高地。
——我们将做好服务的文章,履行好属地管理职能,强化与市轨道交通集团、城建集团、文旅集团的对接交流,使我们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深入、前景更加广阔。
——我们将做好环境的文章,打造金牌营商环境,继续做好城市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提升工作,让企业和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让城市的发展更有质感、更有温度。
这是一次主题鲜明、群英荟萃、增进交流的互动,这是一场思想创新、启迪智慧、谋划发展的盛宴。与会嘉宾围绕长清轨道经济发展中的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很多有高度、有远见、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长清区将认真吸纳各方专家的高见良策,抓住轨道交通开通的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奋力书写“三年大变样”的靓丽答卷。
全体区级领导,区直部门、各街镇党政主要负责人,长清区领军人才,20家知名企业代表参加论坛。
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崮云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