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腸門穴肝門穴心門穴定位在尺骨之內側,距腕豆骨橫紋三寸。在尺骨之內側,距腕豆骨橫紋六寸。在尺骨鷹嘴突起之下端,去肘尖一寸五分陷中。主治腸炎(肝炎引起)、頭昏眼花、膽囊炎、嘔吐。急性肝炎、急慢性胃腸炎、胸悶痛、兩肋痛。心臟病、心悸亢進、胸悶、嘔吐、肺霍亂。針法與應用針深三分至五分。針下後立止肝痛,將針向右旋轉,胸悶即解;將針向左旋轉,腸痛亦除。腸門穴與肝門穴同時使用,可治肝炎引起之腸炎。腸門、肝門、心門三穴倒馬亦可治小腿內側痛。
穴位:在尺骨之内侧,距腕横纹六寸。即肠门穴直上三寸处。
解剖:总指伸筋,歧出前膊骨间动脉之分枝,肝支神经。
取穴:手捂胸取穴,当尺骨内侧中部,腕横纹上六寸处取之。
归经:入肝胆经。
穴性:疏肝理气。
主治:急性肝炎(特效)、急慢性胃肠炎、胸闷、胸痛、两胁痛、腿内侧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针下之后立解肝痛,将针向右旋转胸闷即解,将针向左转肠痛以除。
经验:治疗肝疾在董氏奇穴中有诸多穴位,有肝灵穴、木灵穴,指三黄、木肝穴、木华穴,另有大腿内侧上三黄穴,这些穴位当中,以上三黄穴最常用。
配穴:(一)治疗B型肝炎,可肝门穴配耳穴肝点,肝炎点及上三黄。
(二)治疗肝炎兼肠炎时,配肠门穴效果更佳。
(三)治疗肝硬化针本穴配上三黄、三重穴。
(四)心门、肝门、肠门齐下倒马,可治腿内侧痛。
说明:在治疗肝疾上,大都取上三黄为主,取肝门较少,而肝门亦很少单独取用,都取心门、肠门形成倒马,可通三焦,调理全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