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探访双乳山汉墓遗址。墓葬规模之大,工程量之巨,实在让人震撼非常。观石上之凿痕,似乎听到了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思当年人们日日凿石,开山辟土,从黄河运来黏土以填埋墓坑。而今只有粗糙的红砖围墙作保护之屏障。惟愿,散落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传下去。
△汉济北王墓(双乳山汉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
双乳山汉墓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南的归德镇双乳村。此地距黄河很近。墓葬所在地是两座石灰岩小山。其形似乳房,故名双乳山。附近村民靠山吃山,就地取材,采山上石料来建筑房屋。至今周边仍可见石材建造的房屋。随着石头被挖,双峰逐渐变得低平。现在已基本看不到山峰。△双乳山一号汉墓所在山岗已难见山峰
△双乳山一号汉墓外围保护围墙
△双乳山一号汉墓附近用石材建造的房屋
△双乳山一号汉墓附近的黄河
年,村民在开山取石时发现了一个规则的正方形层台。经考古工作者调查确认,这里是两座东西并列的大型古墓,山顶被取平的双峰即是两墓的封土。由于墓圹已暴露出来,墓道已被挖开,就地保护难度大,因此山东省文物局和山东大学历史系等组成考古队开始对破坏严重的双乳山一号汉墓进行发掘。至年6月,基本清理完毕。△现存双乳山一号汉墓墓坑(由北往南拍摄)
△现存双乳山一号汉墓墓坑(由北往南拍摄)
两座古墓均由山顶直接下凿而成。考古发掘的一号汉墓,为石圹竖穴木椁墓,平面为双甲字形结构,坐南朝北,主要由墓室和墓道组成。墓葬保存完好。总面积平方米,凿石量大概有立方米。墓中回填土是从几公里外运来的黄河黏土。墓道近60米,仅在靠近墓室的南部有一外藏椁,内殉葬4车8马。另外还有少量车马明器。△双乳山一号汉墓俯瞰
△双乳山一号汉墓的双甲字形结构
△双乳山一号汉墓墓石上的刻凿痕迹
△双乳山一号汉墓石构的“双阙”
鎏金铜盖弓帽/西汉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双乳山汉墓出土
葬具为三棺两椁,墓主仰卧于内棺之中,尸骨痕迹长度1.8米,随葬品分别放置在外椁箱、内椁顶和棺内。内棺内出土有玉覆面、五铢钱等,颈后的熊头玉枕和头下及两侧的19块金饼尤为引人注目。根据墓中出土的五铢钱和文物的造型风格推断,其年代约在武帝元狩年间至昭帝时期。玉枕/西汉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双乳山汉墓出土
玉覆面/西汉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双乳山汉墓出土
以上。
感叹,在大好河山之外,仍有如此之多的文化遗产散落各地。希望它们能得到有效保护,传之于后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