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
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大声朗读了这么一段课文: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
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教室中声音整齐,同学们齐刷刷都带上了五道杠,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直到很多年后,我读到老舍的另一篇文章:
“济南的三大名胜,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都多么响亮好听!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字,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
事实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我……
过去几个月,我帮很多朋友规划济南一日游、二日游的行程,宛如离开了这自古的三大名胜,济南也没什么驻足停留的去处似的。
老干部其实还要说:
非也!
壹
“山东省长清县孝里铺孝堂山有翠膺悬山顶的东汉石祠两间,为我国现在保存于地面最早的一座房屋建筑,室内还保存了极为丰富精美的汉代画象。”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罗哲文,《文物》,年,第1期
罗哲文这段话非常精当的评价了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的地位和价值,堪称济南最为隐匿的一处名胜。
郭氏墓石祠,也就是郭氏墓地附属的祠堂,其外形是仿照汉代民居建筑的形象并缩小比例而建,用青石砌成。祠堂坐北朝南,东西长4.1米,南北宽2米有余,高2.6米。
从整个体积来看,仅仅差不多接近于一间小小的厨房或者储藏室。
然而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储藏室”,祠庙、祠堂、宗祠为我国古代祭祀的建筑物,而汉代祠堂大多建于墓前,有庙堂并有石堂、石祠,汉代帝王陵如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安帝恭陵等均有石殿(《后汉书·礼仪志)。经过近两千年战乱纷争、地质灾害、天灾人祸,祖国范围内的汉代地上建筑,除少数汉阙之外,几乎无一存留。
可唯独留下了这个“小小的储藏室”。
在它面前,你仿佛才能感觉到,所谓岁月沧桑、时间流逝,是如此真真切切。
讹传墓穴的主人,是二十四孝之一的郭巨。现在看来这位兄弟不通过辛勤劳动改善生活,反而“念与儿妨事亲,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儿孙,减馔,二也。乃于野凿地,欲埋儿。”是相当违背人伦价值观的。
他演出的这一幕把孩子埋了以节省粮食养活母亲,《楢山节考》般的反面苦情戏,却有一个相当贝克特式的荒诞结局:埋孩子的时候“黄金一釜,以用赐汝”。
索性,只是讹传,这位郭巨不是济南人!
郭氏墓石祠能得以充分的保护和考证,其实还要感谢一个人:济南籍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宋代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
赵明诚是历代相对较早发现并勘定郭氏墓石祠历史断代并充分肯定其历史价值的,他在代表作《金石录》一书中写道“其内镌人物草焉,似是后汉时人所为”。
作为一个济南人的女婿,这位诸城小伙儿,也是颇为感人。
贰
南北朝末年,有位叫普六茹坚的男娃,父亲是西魏柱国、政治局常委,据说出生的时候“六月癸丑夜生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神光满室。”结果还没在襁褓里暖和热乎,就有个尼姑阿姨翩然而至:“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
于是,这位小朋友就跟着尼姑阿姨去了寺庙,一直长到13岁,还起了个叫做“那罗延”的名字,梵语含金刚不坏之意。
但是,天知道,早期阶段这个男娃的饮食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上面这段《隋书·高祖本纪》的故事,间接说明,为何后来隋文帝杨坚(已改汉姓)对佛教如此尊崇的深层次原因。而间接带来了济南的第二处名胜:
四门塔。
四门塔,位于山东济南历城区柳埠镇东北方4公里处,是中国现存唯一的隋代石塔,平面四方形,边宽7.4米,通高10.4米,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单层庭阁式石塔。四门塔原属神通寺,始建于前秦皇始元年(年),是山东境内最早的寺庙。
最为妙绝的是,四门塔的石材,全部取自附近的大青石,非常坚硬,多年尚无风化侵蚀的情况。《世界美术全集》中说:“在石筑之单层塔中,可谓之无与伦比者”。
以及,隋文帝还同时造就了另一处名胜:
济南城南5里有座历山,又叫舜山。隋文帝时,在山上建有千佛寺,唐太宗时改名叫兴国禅寺。这就是现在的千佛山。
果然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不过,虽然成功为济南人民留下了大量历史遗产。但事实教育我们:有个一心向佛的爸,还得生个好儿子。
因为败家儿子的胡搞,王薄、杜伏威、辅公祏、左才相、孟让、秦琼、罗士信,这些济南兄弟,后来都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隋末农民战争;部分兄弟后来也成了正部级干部,政治局常委。
前排左二为秦琼
秦琼罗士信等36个好汉的曾在齐州贾家楼结义,地点的旧址就在济南老城县东巷附近。
叁
反倒是第三个名胜,我无需多言。
假如来济南的时间有限,只推荐一处景点,我肯定会推荐:灵岩寺。
唐代的辟支塔;建于唐代、修复于明代的千佛殿,二十余尊宋代泥塑罗汉,以及慧崇塔、法定塔,和宋、元、明历代墓塔余座: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建筑学家刘敦桢及两位助手到山东考察,对灵岩寺的评价之高,在山东省内是仅有的。
唐宪宗元和初年,同平章事李吉甫在《十道图》中,将山东济南灵岩寺、江苏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国兴寺、湖北江陵玉泉寺誉为“域内四绝”,而灵岩寺则被冠以“四寺之绝首”。
所以王世贞也说:“灵岩是泰山背阴最幽绝处,游泰山而不至灵岩不成游也”。
来不来的,三大隐匿名胜了解一下。
这我会忽悠你么。
打·葫芦娃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