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云湖街道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东部,北与市中区相邻,西与长清城区相连,东与历城区接壤,南部是张夏和五峰山街道办事处。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济菏高速、国道纵贯南北,新修建的刘长山路是连接市区和大学科技园核心区的新干道,至市区和高铁济南西站仅十几分钟,正在修建的轨道交通R1线贯穿全境。
这里交通方便,位置重要。自古以来,御道贯穿南北,地理位置优越。京沪铁路贯穿南北高速铁路穿境而过从空中俯瞰,R1线宛如一条巨龙,在青山绿水中盘旋
这里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千年历史的唐王寨、玉皇山和衔草寺、明朝的李乔墓等,巍然峻拔的"双龙山"至今香火不断;远近闻名的皇姑井,汛期井水趵突高出井口半米之上;清乾隆年间进贡的传统名吃"崮山馍馍"至今仍名扬齐鲁大地。唐王寨在高高的山上。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保护范围。唐王寨所在的山叫做"宝泉山",海拔米。据说,唐朝时候,李世民兵败后曾在此山顶修建数十座石屋,做临时避难之用。经过余年风雨的洗礼,几乎所有的石屋都已经破败不堪,但却卓然而立。草没唐王寨,只是朱颜改。万世轮至今,英名应犹在。玉皇山上玉皇庙,玉皇大帝平安保。历代兴废传至今,残碑龙柱诉前朝。衔草寺坐落于一条深深的峪中,周围群山环抱,苍松翠柏,丛林茂密,怪石嶙峋,显得很神秘幽静。该寺是北魏时期湛公和尚得罗汉果创立,后荒废,年由灵岩寺退堂方丈复公率徒浩公至此重修殿宇,开堂收徒极盛。明末衰,清复兴。现存元代石塔1座,内有木雕关公像、泥塑天王像、武士像、木刻佛像;另有墓塔1座,元代大德六年(年)浩公墓碑1块,建佛殿碑2块,存有寺鉴龙头杖1条,云板1件。衔草寺 关于皇姑井名字的由来,在康熙十一年版的《长清县志》上,这眼古井有这样的记述:韩姑井,在县东南十五里,地名池子村。山枯无泉,居民苦之,韩姑毅然募工穿凿数丈,始及泉。人咸德之,遂呼今名。后面的注释称,韩姑井,即今皇姑井。县志上这段简短的文字,说得很明确,这井原本是由韩姑所凿。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时,下榻大崮山村,当地官员选送崮山馍馍供皇上品尝,乾隆皇帝品尝后,龙颜大悦,夸崮山馍馍好吃。为此为崮山馍馍点上了象征"福禄喜寿"四个红点的梅花标记,还给崮山馍馍的店家赏银五百两。崮山馍馍
这里是新开发的热土,大学科技园在这里崛起。特别是园博园把世界、全国的景色美丽汇集,灿烂无比。花如火炬娇滴滴,待到春花烂漫时蓝天白云无纤尘,神清气爽满精神园中有园曲径幽,别有滋味在心头早晨无限好,朝晖彩缤纷园博园的夜更加温柔、飘逸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崮云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