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名人他是义和团运动的第一代头

朱红灯与齐河义和团

张玉华 

19世纪末期的齐河,由于黄河改道、运河衰败、灾荒频频、游民四出、盗匪横行、兵灾连连,民众普遍赤贫化。加上鸦片战争后沿海地区和沿海大城市的近代化,这一切都使得齐河逐渐被边缘化,传统的乡村社会处于不断衰败之中,昔日严整的乡村社会共同体因不断瓦解而变得极不稳定,日趋松散,而政府控制力量的薄弱使得这一地区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发难以控制的事态。十九世纪后期,该地区教会势力扩展便成为了义和拳勃兴的导火线。

甲午战争后,“洋教”快速扩张,传教士大量出现,并大肆进行侵略勾当。年前后,齐河一带屡遭水患,人民苦不堪言,美籍传教士韩维廉、包复祺等人乘机窜入辛店屯、大刘庄等地建立教堂,发展教民。教会势力的扩张、教堂的四处开花、信教人数的迅猛增加,都让国人有了本能的抵制和反抗。齐河县有的地方已开始设场练拳,并出现了“兴清灭洋”“拿洋教、保江山”的口号。普通民众将生活的艰辛、世道的昏乱、社会的黑暗一股脑地归咎于洋人、洋教,甚至自然灾害(当时民间有“不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遮住天”的谚语)。这些传教士、教徒在当地乡里横行霸道,乡民忍无可忍,时有抗争,一时民教纠纷迭起。然而,清廷出于对洋人的保护,往往袒护教徒的举动,更是容易激起民愤。于是,在鲁西南义和拳的影响下,以朱红灯为首在齐河一带高擎起了义和拳反帝的大旗。

朱红灯(—),原名朱占鳌,又名朱逢明,号天龙,祖籍齐河县胡官镇孔官庄,客居泗水县拓沟镇。他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因倍受歧视而逐渐养成了好斗的性格。年因避水灾逃荒到山东齐河县大李庄他舅舅家,以行医为业谋生,并拜当地拳师李开全、孙佩良为师,行医习拳。年,黄河决堤,洪水泛滥,农田被淹,造成粮价飞涨,民不聊生,加之西方教会在当地的传播,群众把灾荒产生的原因归于帝国主义侵略和洋教的盛行,因而纷纷学习神拳,期望能以此驱除洋教。朱红灯这时也拜师习拳,继而设场授徒,积极发展神拳的组织,一时贫苦的农家子弟、小康之家的文武秀才及小贩、船夫等纷纷参加。大李庄的李会献、吕官屯的李同观、梁官屯的关东岭、后朱楼的朱启明和赵官镇的李延起、邱段庄的段良壁、务头村的王承章等人都先后与朱红灯取得联系,在各庄成立神拳组织。朱红灯往来于邻近各乡宣传发动,参加神拳的群众越来越多,朱红灯的声势不断壮大。由于朱红灯拳术高超,主持正义,敢于斗争,因而声望日高,被推为首领。

朱红灯先在五里庄设场练拳,广招徒众,很快扩展到三十里铺、姚家庄、八里庄、马沙窝、王莫庄、琉璃寺、大柳庄、南关、西关、双营、林庄等地。为统一行动,扩大势力,朱红灯设立了总坛、分坛、联络信号及拳规。分坛一般以村为单位,拳场大都安在各村的家庙内,坛口设香囊,置符咒、谶语、神像、刀械等。平时,拳民皆腰束红带,头裹红帕,作战时有专人背负神像,其余拳民“各持刀械,向东南叩头,请神跳舞”,然后“执旗分队”。朱红灯规定:团众集合自带口粮,不准私拿老百姓之物;所到之处,只对教徒施以恐吓,收其不义之财,不准妄开杀戒;保护拳民及平民的利益。

年2月,朱红灯率众攻毁了徐家楼、马官屯等教堂,同时清算了柴家洼关正清、前庄孔重兰两家恶霸财主。不久,辛店屯财主、潘西里团总王鸿洛纠集了三十六庄民团向义和拳反扑,朱红灯被迫转到荏平、高唐一带活动,齐河县拳民由此转入地下活动。年4月,朱红灯领导拳民先后焚烧了梁庄、王相庄、马沙窝、八里庄、业官屯、姚家庄等地教堂,并提出了“先学义和拳,后学红灯照,杀了洋鬼子,灭了天主教”等口号,得到茌平人民的热烈响应。3个月内,全县余庄中习拳者多达余处。朱红灯先后结识了茌平、高唐、禹城、平原等地义和拳首领心诚和尚(又号“本明和尚”)、徐福和、王立言、刘太清、于清水等人,彼此联络,互相声援。山东巡抚毓贤对义和拳等组织极度反感,镇压起来毫不留情。不过在教会势力日益扩展的形势下,他的思想有了变化,明确表示“民可用,团应抚”,并特意在省城济南设场招纳拳民,令义和拳民教授兵勇拳艺,以达到利用义和拳排外仇教的目的,开始默许义和拳设场授徒,攻击教堂,打击教士等行为。年7月,毓贤允许朱红灯所部义和拳建旗帜,皆署“毓”字。同年夏,朱红灯把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公开进行反洋教斗争,实力迅速扩大。10月,正式提出“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并打退了平原知县蒋楷所率捕役和马队的进攻,旋又在森罗殿击败毓贤派来镇压的清军,使鲁西北义和团声威大振。之后,朱红灯分兵两路,一路撤回荏平,一路南下黄河西部的齐河一带活动,在李家庄、郑家营、徐家楼等地打击教会势力。与此同时,邻近的平原、恩县义和团也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以杠子李庄为中心的反洋教斗争。9月17日,平原县杠子李庄教民、地主李金榜荒年存粮不借,借故欺压拳民首领李长水,并诬告拳民“闹教”。9月22日,平原知县蒋楷派捕役会同恩县马队到杠子李庄弹压,并逮捕团民6人。应李长水之请,10月9日,朱红灯率高唐、茌平、长清等地义和拳众二三百人开赴平原县杠子李庄。平原、恩县拳民多人也自带武器、干粮,纷纷前往杠子李庄集中,自曹州转来的一部分大刀会众也闻讯参加。朱红灯整齐队伍,正式竖起了“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旗帜。年10月11日,知县蒋楷率领勇役数十人前往镇压。朱红灯指挥拳民4人一队,用“轮伏轮起,轮进轮退”战术,殴伤差役2名,将勇役击退,蒋楷见义和团人多势众,率队狼狈而逃。年10月17日晚,朱红灯率多团民驻距平原城10里的森罗殿,准备攻打恩县城西的刘王庄和庞庄教堂。蒋楷立即电报毓贤,请派兵前往镇压。年10月18日,朱红灯率团民在森罗殿与前来镇压的济南知府卢昌诒、管带亲军营补用知府袁世敦和蒋楷率领的清军交战,激战数小时,击毙击伤清军10余人。平原举事之后,朱红灯率领义和团队伍回到茌平。接着,朱红灯和心诚和尚、徐登第、于清水等义和团首领在禹城丁家寺集会,商议下一步的灭洋斗争。从11月4日开始,朱红灯、心诚等率义和团队伍分头在禹城县苗家林,长清县李家庄、郑家营,茌平县的张官屯,博平县各处惩治“屡次欺侮民人”的教民,烧毁其房屋,抢得衣物、车辆、牲畜、银钱,有的教民被杀。11月15日,义和团首领徐大香率团民二十几人,经过茌平县大张庄村外。大张庄建有一座教堂,是天主教设在茌平县的总堂。教堂内置备了枪支弹药,雇有护堂保镖多人,还有清军在教堂的周围进行保护。该庄教会见义和团人少,于是赶出村来向义和团“开枪追捕”。义和团“拼死拒敌”,附近团民也闻讯赶来,教民大败,当场被击毙2人,其余仓皇逃入教堂。义和团又围攻教堂,乘势放火,教堂内本有火药,所以数十间洋房一时间化为灰烬。教民的房屋也有数十间被烧。此后,义和团在山东西北部频繁展开斗争。他们多数采取分散斗争的形式,各自“群聚一方,州县官闻讯前来,辄已闻风匿迹;迨官吏甫去,旋又麇集,左支右绌,几成以逸待劳之形”(《山东义和团案卷》上册,第页)。毓贤为稳定统治秩序,除对义和团进行开导,严查保甲,整顿团练,企图以团练的形式收编义和团外,又派出济东道吉灿升与东字正军统领马金叙,率领清军前往山东西北部各地保护教堂,镇压义和团的斗争。不久,朱红灯因内争为同伴砍伤,隐藏于博平(今荏平)花园寺,不幸为清翠游击马金叙部逮捕。23日,心诚和尚于高唐州杨庄为马金叙捕获,与朱红灯一起被解送济南。朱红灯、心诚和尚被捕后,其部下在王立言的率领下继续坚持斗争。曾活跃在茌平的徐大香、董燕榜等也同王立言会合。11月底12月初,王立言率领团民曾两次攻打禹城的天主教总堂—韩庄教堂,但都未攻下。朱红灯的六弟朱灯红和张国宝则率领百余名团民活动于夏津一带。12月11日,禹城义和团在十甲屯韩庄“闹教”被清军驱散,团民大怒,将禹城县内17处教堂全部砸毁。清军在平原县战败,义和团进一步发展壮大,不仅使清朝政府感到震惊,也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恐慌。他们由美国公使康格出面,向清政府发出照会说:贵国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消灭义和团,保护教堂和外国人生命财产的安全。清政府迫于压力,令毓贤赴京,任命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   12月24日,毓贤离任前下令将朱红灯等义和团首领杀掉,义和团遭遇重大挫折。朱红灯虽死,但他发动领导起来的义和团反帝斗争,他点燃的革命火种和他的英勇反抗精神却是永远扑不灭的。此后,朱红灯的战友朱启明重整队伍,与帝国主义势力又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袁世凯并没有能把义和团镇压下去,反而使得其影响迅速扩大,直隶、陕西、山西等地更是处处点火,剑锋直指京津。义和团斗争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很快就在北部中国烧起了震惊世界的义和团运动。

注:本文内容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注。

大义齐河∣

权威、公信、时效、公益、便民

长按,识别







































北京最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xs/2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