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想不到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

点击搜画艺术更多精彩⊙传承经典,弘扬文化,精选主流热点文章,提倡正能量,成就精彩人生!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王学仲、刘正成、聂成文、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上的“表现”

苏鼎/文

去年夏天,机缘凑巧,在天津古玩市场的旧书摊上看到了一本《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作品集》,是年出版的。据“出版说明”记载,年5月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在沈阳展出,应读者要求结集出版,总计收录书法件,篆刻方。其中不乏当代名家早期作品。

俗语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见“三十年”就足够让世间事物发生变化,甚至会有“天翻地覆”的大变化。所以,我们经常回顾一下三十年前的事情是很有必要滴。第一可使我们不忘本。第二或许能让我们从中看出个事物发展变化的真道理来。第三满足自己一下的“窥密欲”,看看那些大人物也不过是从“小屁孩”长起来的,他们曾经也幼稚,也“尿过床”不是吗?呵呵

沈鹏

目前书坛享誉极高的沈老,三十年前还在做“编辑”,这个书法集的责任编辑之一就是他。看到沈老三十年前的作品是很有幸的,我们看到先生那时的书作中“王铎”的影子还不少,当然无法和现在“流转华变”诗书浓郁的沈鹏大草相提并论了。然而,早在三十年前,先生的遒劲笔力和造线能力就已经展露出来了,虽然还有些“生硬”,有点点造作。三十年前,我刚刚十四五岁——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屁孩,三十年后竟敢妄加评论起来了,真是岂有此理?然而,再过三十年后又将会有谁在我们背后“指点江山”呢?所以,不管我们目前处在何种境遇,搞艺术就要按照艺术本身的规律去搞,艺术之外的东西时过境迁之后一钱不值。如果谁妄图依靠身份地位强加给艺术些什么,那最多就是遗后人以笑柄而已。

(编者:沈鹏,斋名介居。年9月出生于江苏江阴,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以及《中国书画》主编等职。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先生书法擅长行草,并兼及隶、楷多种书体。行草以帖派风格为主,对汉魏碑刻,米芾等宋代书家作品都有较深的研究,论其草书主要得笔于怀素《大草千文》并柔和自家隶书的笔法,形成自己草书特色,有强烈的时代风貌与个人风格。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达到相当高度的草书家之一。沈鹏先生在北京按排名除了启功之外,应排名第一)

刘炳森

(编者:刘炳森先生属于英年早逝的书家,(60岁病逝)生前为书协常务副主席,掌握着书协大权。且不论其书艺如何,就凭其名气也追者如云。况且先生隶书确实很有功力。)

王学仲

三十年前王学仲先生的书法竟然有些稚嫩,----貌似苍茫实则“捉襟见肘”,与其后来的书法风格相去甚远。

(编者:王学仲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天津书协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但王先生在中国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北京,天津,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区,有喜爱收藏王先生书法作品的很大群体。)

邵宇

做为新中国书协第三任主席的邵宇先生果然不同凡响,这样的作品放在今天也是很有“爆破”力的,可见邵先生的才识过人之处了。当然,在这里谈传统或现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书法本身并不就是传统或现代,它是超越时空的艺术形式。看一看三十年前的书坛,的确被个性纷呈自抒性情的书家抢占主导了。

孙其峰

刘正成

曾因引导中国上世纪末书风——“流行书风”而名噪书坛的刘先生,三十年前就热爱大草了,中锋直下浑圆流畅,确实洒脱不凡。谁能想到他在后来的修习中忽然“剑走偏锋”,以长锋侧刷的大草“横行”书坛,一心一意‘独持偏见’。十年前他说,“如果你的书法还没有流行书风那就是还不入流”。可惜,流行书风现在也不流行了,他自己也因某些莫名奇妙的事件而退出书协“浪迹江湖”了——谁能说这对一个书法艺术家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呢?自古大师在民间嘛,呵呵。真正的艺术家还是远离政治远离热闹的更好些。

王澄

何应辉

周志高

韩羽

郭子绪

哈哈,三十年前郭子绪先生的书法竟学习了潘天寿的体势,奇哉。好在这两位“大师”性情很相近,“后果”也都很严重!

(编者:郭子绪,年生于河北省乐亭县。曾任辽宁省书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中青展评委。辽宁画院专职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早在八十年代就被喻为“中国书坛个性化书法变革家”。他的书法大量融人日本书法特色,形成自己独特风格,风靡书坛。)

聂成文

那个时候聂主席还没敢“狂草”,规规距距的行书,看样子也学了点点王铎,字正腔圆,与现在的草书判若两人呀。

(编者:聂成文,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从文俊

(编者:丛文俊先生,吉林大学教授,吉林省书协副主席)

段成桂

看,段先生当时的书法受黄庭坚祝枝山影响很大,后来为什么又改往张瑞图的书路了呢?

(编者:段成桂先生,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魏启后

一看就是年轻的“魏老”,个性,夸张,有激情。“米书”的笔法在这里还不够圆通浑熟。象一个胸怀大志的毛头小伙,风风火火雷厉风行而又不乏“漏洞”——大家的成功之道大凡如此吧。

(编者:魏启后,年出生于山东济南,曾任书协山东书协副主席等职,现为书协山东书协名誉主席。魏先生书学二王、初唐及北宋诸家,真书多隶意,草书多章草法,行书近米元章。所作书画以灵动飘逸,清新飘洒见称于世。当前在山东要按健在的书法家排名魏先生应该是第一。)

武中奇

(编者:武中奇,年生于山东省长清县。他曾任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武先生幼年起就酷爱书法,因家境清贫,买不起文房四宝,他就用麻扎成毛笔,清水代墨,方砖当纸,坚持走自学之路。武先生勤奋临摹《九成宫醴泉铭》、《郑文公碑》及《泰山经石峪》等拓本,并兼攻金石,后逐渐形成个人风格,屹立书坛。武中奇先生是位长寿书法家,(于年去世)他戎马一生,在中国影响很大。)

尉天池

(编者:尉天池,年生,安徽砀山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常务理事、江苏省书协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中国草书协会会长等职务。尉先生在江苏被称为“第一把刷子”。也就是说在江苏健在的书法家中尉先生第一。或者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健在的书法家中尉先生的榜书第——特别是题写牌匾无人能敌。尉先生书法传统功力深厚,早年书路很宽,曾受二王、米芾、甚至现代××、林散之等书体的影响。但,后来亲睐于晚明一路的书风,最中意徐渭、陈献章尚意重势的书法。这在尉先生后来书法创作中淋漓尽的显现出来,并有过之而无不及,尉先生的书法气势逼人,当激情宣泄到极致时甚至忘乎技法。尉先生善书行草,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在书坛独树一帜。尉先生是学者型书家,他长期职教南师大,可谓桃李满天下。尉先生的书法特别是在江苏几乎影响了一代书家,不久的将来,尉先生又是江苏的一位书法大家。)

马世晓

王冬龄

这时候还丝毫没有“林散之式”的长线草的痕迹。隶书简洁华丽,落款的行书就很“勉强”了,说不准出自哪里,类似钢笔字耶。

陶博吾

一代书法“大隐”,那时候也还在扭捏作态讨人喜欢,看看那些刻意为之的笔画,让人相信即便圣人也不是天生的,而是修炼出来的,是生活之后彻悟出来的。

赵冷月

以“大智若愚”般的书法艺术触摸着大师高峰的赵老先生,三十年前传统得一塌糊涂,除落款小字中偶现“狰狞”外,简直就是一大俗客。

邱振中

(编者:邱振中,年生。江西南昌人。~年任教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年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潘天寿研究会副会长等职。邱振中先生在当今书坛争议是最大的。他首先引入西方美学与中国书法相结合的观点并付之实践。他创造的“待考文字”也遭到了众多人的排异,由于邱氏在书法艺术思考上的匠心独运,以及学科思维的超前,早已为当代书坛所瞩目是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台胞刘艺

刘云泉

韩天衡

石开

现在“大师自居”的石开先生,那时候还是“小石头”。看看那时的小石头多么精明会安排呀,把自己“装饰”的很装饰,很美很自信!

(编者:石开,别名吉舟。年生,福建福州市人。可以这样说:石开先生是中国印坛顶尖人物。其印风影响当代印坛。早在80年代中期,印坛被称做“三足鼎立”即曰:王镛高步京华;韩天衡雄居海上;石开领风骚于闽南。石开先生也是“流行书风”的领袖人物之一,当今书坛石开更是颇具争议的人物。石开先生书法带有孤峭奇逸的强烈个性色彩,有人说石开书法如鬼画符一般,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因他的书法个性太强烈,以至与当代任何一位书家都拉开距离。其实解析石开先生书法也是很传统的,特别是早期作品不难看出。他受明清书家影响更大一些,在他书法里随处可见深受黄道周和傅山的影响。石开工篆刻,书法,绘画,诗文皆达上乘。)

刘一闻

熊伯齐

王胜泉

越来越疯狂——看看我给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作品评的奖好不好

十位全国一等奖作品(三十年前的大师之作)

李一氓

此书高古灵动,取法何绍基,大有不让前贤的气概。学何书者多如牛毛,能达此境界者未偿见过。阔绰自在,悠游沉者,大家风范!

郝世襄

骨力洞达,真力弥满,人书具老之境。正所谓天机迸现,不可多得的真艺术!

施展

洒脱老到,韵清骨奇。寥寥数字尽得风流!

吴丈蜀

空灵疏旷,稚拙天真,元气淋漓。非高士大德不能为也!

周齐

此小楷筋力通达,结体高古活泼,韵味绵长当非凡品。自古习楷者以得“筋力”为胜,今观佳作果然古语不虚。

徐纯原

浑然流畅,质清韵长。章草,行草,行书并肩作战且配合得当得心应手,实在难能可贵。

余任天

高古简洁的章草在这里被“汪洋恣肆”了一下。率真圆熟的笔意之下不乏精到使转的体现,真书家手段!

陆抑非

这里是线的世界,长线的纵横盘旋,短线的铿锵节奏,汇合谱写了一曲宏大丰富,奇崛华滋的交响乐。艺术的魅力一览无余。

周昌毂

以八大山人的书法为基调,彰显着神秘莫测的宗教气息和佛禅精神,这种人文思想境界的追寻,必将历久弥新!

张邯

此作境高质实,线性已入化境。三十年前有此印作,乃印坛一大幸事也!

作者:苏鼎,署大鼎,老鼎,书画家、美术书法评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美术书法艺委会理事,人民日报社人民文摘专辑《翰墨风》编委。

搜画艺术业务合作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xs/1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