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报国光照日月
——第一任平阴县委书记熊善隆烈士
他是万里委员长在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曲阜)的同窗,经万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革命工作,先后担任中共平阴县委书记、县长职务,是平阿山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年10月,在开展秘密斗争时,遭敌人包围,他饮弹自尽,以身殉国。在他牺牲50周年之际,万里委员长为他题写了碑名,他的名字叫熊善隆。
★万里委员长亲笔题写“熊善隆烈士碑”★
熊善隆,平阴县孔村镇胡坡村人。年冬,考入平阴云门高等学堂(平阴县实验小学前身)。年底,升入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曲阜)。在校期间,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年毕业后,到黄河北岸的牛角店高等小学任教。年底日军占领济南后,其所在的学校被迫解散。
★学生时期的熊善隆★
★熊善隆烈士故居★
年12月初,中共泰西特委、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进入平阿山区,先后在罗圈崖、薄庄和东平二区的西柿子园举办了两期训练班。经中共泰西特委宣传部长万里、保卫部长袁振介绍,熊善隆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熊善隆到黄河北毕庄一带开展活动,先后介绍张常试、赵玉庆、孙泽生等人入党。年2月1日,中共平阴县委在王楼村成立,熊善隆任书记。10月,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选举他为县长。
熊善隆坚持党的原则,执行党的纪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教育大家。县抗日基干大队组建初期,战士多数赤手空拳,需要武器来武装。县政府决定可用钱收买地富护院枪支,要多做工作,不准强迫。但由于地富们害怕刘绪安,尽管再三动员,还是不敢把枪卖给抗日政府。有的同志弄枪心切,采取了逼迫买枪的办法。有一次,县大队几个队员到白云峪村找到一个枪主,因不同意卖枪就抓起来吊打,逼他交出枪支。熊善隆闻讯赶到,严肃批评了这种违犯政策的行为,亲自为枪主解缚释放。在生活上,熊善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想着群众的利益,从不搞特殊。每次队伍行军、机关转移,怕惊动群众,常常在村外扎营。抗日根据地初创时期,生活十分困难,缺吃少穿。一次有个战士因鞋子破了,跟抗日村长吵着要鞋。熊善隆知道后,抬起自己的脚让战士看,他脚上的鞋子早就“张嘴”了。看到县长的鞋子破得比自己的还厉害,那个战士羞愧的低下了头。为了培养抗日干部,熊善隆积极地选派干部到上级党委学习,对派去的同志谆谆教导,提出殷切希望。学习归来,他总是热情询问情况,介绍斗争形势,鼓励他们到群众中去做好工作。每当夜晚行军或转移时,他都亲自深入到战士中去,检查准备情况,帮助照顾体弱的同志。行军中从不惊动和干扰群众,同志们都是在村外露营,拂晓之后才进村。
★熊善隆★
年,日伪军数次对平阿山区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清剿”,熊善隆带领全县军民,与之进行了顽强斗争。6月18日,日伪军纠集泰安、肥城、长清、平阴、东阿、东平、汶上七县之敌五千余人,“清剿”平阿山区,妄图一举消灭抗日武装力量和党政机关。此时,平阴、东平两县机关、部队住在湿口山、罗圈崖、陈庄一带。按照部署,熊善隆带领县大队、政府机关,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胜利地冲出了包围圈,保存了抗日力量。8月,熊善隆带领人员转移到毛铺村一带,筹集粮款,坚持斗争,后被敌人发觉。10月5日(农历八月十五)凌晨,日寇纠集了肥城、长清、平阴等县余名敌人,合围毛铺。面对强敌,我部队、机关分三路突围,突围中损失很大,被迫撤离平阿山区,转移到黄河西进行整训。平阿山区抗日根据地进入到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
年3月,日寇推行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实施所谓“治安肃正”“总力战”“囚笼政策”和“保甲制度”,抗日根据地的形势不断恶化,平阴抗日力量只能通过派遣小分队夜间到黄河南开展活动等举措,坚持根据地的抗日斗争。10月7日,为建立联络站点,熊善隆带领一区区长朱大全等6名同志,将罪恶累累的伪乡长卢绪汉处决之后,准备到平、肥接壤的三台山隐藏,当夜住在钱官庄(今安城乡大官庄村),由于坏人告密,夜里被毛铺据点的伪军和平阴城的日本特务包围。熊善隆等奋起抵抗,激战两小时,终因寡不敌众,弹尽援绝。熊善隆当场饮弹自尽,以身殉国,时年31岁。
★熊善隆烈士牺牲地★
实验小学溯源于年明万历元年参政孙珫捐款创办的兴文馆。年改建为县立云门高等小学堂,抗日时期,学校被迫停办。年8月,在共产党人和抗日政府的积极筹备下,平阴县抗日高小重建。年9月,成立了支部委员会。所招学生全部参加革命工作,以平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熊善隆为代表的人物既是我校的英模典范,他们为党、为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受到人民的尊敬。学校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和建设人才,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
扫
码
关
注
来源:掌上平阴编辑:周长孟审核:汝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