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日上午,长清区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展示课在长清区石麟小学阶梯教室如期举行。长清区教研室李全红主任及各个街道、乡镇教研员和左岸工作室成员、语文骨干教师参会。
三堂优质课的精彩呈现让活动充实而有探究的意味,课后由三个团队的老师交流课例打磨的过程,最后区教研室李主任的细致点评让本次活动更具有研究性,也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位老师更深刻地去体悟语文的课程价值,以及德育渗透的巧妙艺术。
第一堂展示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石麟小学的张娟老师精心设计,让孩子们通过文本的阅读走进小兴安岭,感受美、欣赏美。张老师亲切的话语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将课堂还给了学生。通过“赏”字的书写感受汉字魅力的同时,领悟汉字构造的和谐之美;一字多义的拓展,更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体悟了语言文字的奥秘,将语言文字的运用、积累落到了实处,让德育的渗透于无声之处。
第二堂课,归德李官小学的朱继玲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称赞》一课,灵活、跃动的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展示的舞台,朱老师以读代讲、大胆取舍,通过小刺猬和小獾的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到了称赞的力量。课堂尾声时的称赞卡更是将本课的德育渗透扎到了孩子们心中,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毫不吝啬的将赞美送给他人,你会发现彼此都很快乐。
实验小学的甄玲老师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抓住“了不起”这条主线展开全文的教学,不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中,珍视学生独特体验,感受信任的力量,父爱的伟大。
三位教师精彩的课堂背后总是有许多默默奉献的智囊团队,展示课后分别有石麟小学袁金花主任、归德镇国庄小学刘晓主任、实验小学鞠华老师就课例的打磨交流了自己的感受。
最后由区教研室李全红主任认真点评了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并谈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她指出:“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善于在语文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捕捉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种教育是润物无声的,但却可以影响孩子的心灵。”李主任的点评,让人深思,受益匪浅。
每一次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都凝聚着授课教师的智慧和汗水;每一个课例的打磨,都饱含着备课团队的用心与专注;每一堂课的呈现,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课堂中那些精彩的引导,精妙的设计,更值得感谢的是每一堂课里能带给我们的关于语文教育的思索,并激起的对今后课堂教学不断改进的一些决心与信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