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研学去大峰山
大峰山·研学·旅游
红色精神永放光芒
大峰山,坐落在长清县境的南部,为长(清)肥(城)平(阴)3县边沿中心,距3县县城均为35公里,与肥城山区相连,也称长肥山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同泰(安)肥(城)山区、平(阴)阿(东阿)山区相呼应,是泰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清人民革命的摇篮,被称为“长清的延安”。
创建党组织年11月,日军步步向济南逼近,济南危在旦夕。国民党长清县县长李起元逃跑后,韩复榘的第三路军驻长清的一个旅和一个团亦仓皇南逃,引得全县人心惶惶,土匪蜂起,局势动荡不安。12月27日,日军占领济南后,即分两路侵入长清县境。30日,占领长清城。
在民族危难之际,共产党员魏金三、夏页文等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在长清积极发动开展抗日斗争。年7月,魏金三带领进步青年在黑峪、苾村、庄家庄等村的集市上张贴标语,向群众讲演,揭露日本灭亡中国的阴谋和日军侵占中国的种种罪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在长清县城与长清县一小校长张耀南和“民先”队员组成抗日宣传队,教唱抗日歌曲,教排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组织到街头及县城附近村庄演唱,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热情。为联络青年进行抗日救亡活动,8月,夏页文根据党组织的指示,组织成立了“民先”县队部,在全县积极发展“民先”队员。10月,魏金三、夏页文在县城南门外小学发动组织了长清县各界人民抗敌后援会,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和抗日募捐,联络、争取、团结各界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夏页文、杜镜秋等人还组织起了70余人的宣传队,在街头大唱抗日歌曲,演出抗日活报剧,张贴抗日标语。群众踊跃观看,争相传诵,使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深入人心,为全县的抗战做了思想、组织上的准备。
在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济南、长清即将沦陷的紧张形势下,魏金三等共产党员决定将长清县的抗日领导核心从县城向农村转移,首先到达县城南部山区的南坦山阎楼村。阎楼村多户,地处贫困山区,是魏金三的家乡。魏金三与这里的群众有密切联系,为抗日斗争活动深入迅速地开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年1月初,共产党员万晓塘等在南坦山阎楼村魏立政家的地窖内举行会议,成立了中共长清临时支部。
忆一段红色历史
受一段红色教育
为使文明薪火代代相传
现推出红色研学游
传承革命精神
听抗战红色革命史
踏响红色之旅
缅怀丰功伟绩
传承红色精神
增强爱国情感
跨越时空隧道
寻找历史足迹
大峰山红色热土等您来
联系-
赞赏